枕颈CD内固定系统在枕颈融合术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uuhh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枕颈CD内固定系统在枕颈融合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例因先天性发育畸形、陈旧性骨折脱位及肿瘤所致的上颈椎不稳者在行枕颈融合术的同时应用枕颈CD内固定系统行枕颈部内固定术.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6个月).结果:术后症状缓解,神经功能改善者占91%(10/11),术后9个月植骨融合率达到100%.无内固定棒、钉断裂及脱钩现象,1例术后3个月出现枕骨部螺钉松动.结论:在行枕颈融合时应用枕颈CD内固定可获得术后枕颈部即刻稳定,防止植骨块移位,术后无需卧石膏床,植骨融合率高.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Cα(PKCα)在门静脉高压患者肝内外血管的表达,探讨其在门静脉高压形成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对34例门静脉高压患者的肝内外血管与30例对照组织行PKCα免疫组织
微阵列技术 (microarray)又常称为微排列或微点阵 ,目前新兴的DNA芯片 (DNAchip)即是微阵列中最主要的一种 ,微阵列与DNA芯片二者的名词常混用。微阵列根据其在固相载体上排列的探针不同 ,可大致分为
目的 检测骨桥蛋白mRNA在大肠癌及其肝转移灶中的表达差异和蛋白定位 ,并探讨其在大肠癌肝转移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提取 4 4例大肠癌及癌旁正常组织及 2 0例大肠癌肝转
目的应用Sysmex UF-100全自动尿液沉渣分析仪(UF-100)检测结果的评价与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Sysmex UF-100尿沉渣分析仪机内质控体系L-J质控法;病人数据浮动均值法;尿干化学法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 (sentinellymphnode,SLN)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71例经细针穿刺或术中冰冻切片诊断为乳腺癌而临床无腋窝淋巴结肿大的女
目的 探讨γ 谷氨酰转移酶 (GGT)mRNA亚型的转化与原发性肝癌 (HCC)发生的关系 ,寻找肝癌早期诊断的新方法。方法 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正常对照组、非癌肝病组、
目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对全国疟疾流行区分布态势进行预测.方法在ArcView 3.0a软件及spatial analyst模块的支持下,分别对疟原虫年生长发育累积度日(TGDD)、降雨、相对湿
目的探讨划分心传导系统(CCS)形态变异与发育异常(畸形)的界线. 方法用我们建立的CCS检查法,即窦房结和房室结沿其长轴切1~2块,房室束沿长轴垂直切2~4块,连续切片,间断取片,每
目的 观察克拉霉素 (CAM)对人小细胞肺癌细胞表达VEGF其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迁移的影响 ,探讨CAM抗血管生成的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和图象分析技术 ,观察不同浓度的CAM作用
目的 观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GL)患者树突状细胞 (DC)对自身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CIK)细胞毒的影响。方法 从CGL患者和正常人末梢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 (PBMC) ,用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