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商业建筑防火疏散与防火构造设计探讨

来源 :房地产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yt17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大型商业建筑的持续发展,大型商业建筑防火疏散与防火构造设计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从阐述大型商业建筑防火疏散设计入手,对大型商业建筑防火构造设计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大型商业建筑;防火疏散;防火构造
  在我国大型商业建筑中防火问题一直是影响其安全性的重要因素。而防火工作的进行离不开防火疏散设计和防火构造设计的有效支持。因此在这一前提下对于大型商业建筑防火疏散與防火构造设计进行研究与探讨就具有极为重要的安全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大型商业建筑防火疏散设计
  大型商业建筑防火疏散设计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这主要体现在根据商业建筑特点疏散、根据时间与距离疏散、根据人数进行疏散、安全出口的合理设置等环节。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大型商业建筑防火疏散设计。
  1.根据商业建筑特点疏散
  根据商业建筑特点疏散是安全疏散设计的根本内容之一。即设计人员在进行安全疏散设计的过程中应当注重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和人们在火灾事故时的心理状态与其自身的行动特点来对于安全疏散进行设计。例如可以首先假设火灾危险性大小和大型商业建筑的容纳人数以及面积大小合理布置为前提来进行安全疏散的模拟工作,从而能够为人员的安全疏散设计一条安全路线。除此之外,在根据商业建筑特点进行疏散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根据大型商业建筑房间、走廊、前室、楼梯间等不同的结构特点来进行设计,从而能够有效保障人员的疏散安全。
  2.根据时间与距离疏散
  根据时间与距离进行疏散是疏散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通常来说在大型商业建筑物发生火灾时,无论是工作人员还是客户能够疏散到安全场所的时间都是非常有限的,这一时间通常也被称为允许疏散时间。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建筑物中具体的疏散设施存在很大的区别,因此其具体的疏散时间和疏散距离也应当不同,而不是应当根据某一规则来硬性的决定。除此之外,在根据时间与距离疏散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确保楼梯间应靠外墙设置,有利于楼梯间的直接采光和自然通风,并且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垃圾道与此同时楼梯间内不应有影响疏散的突出物或其他障碍物,即在遵循这些原则的前提下促进安全疏散的时间和距离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3.根据人数进行疏散
  根据大型商业建筑自身具体的人数进行设计是安全疏散设计的重要因素。因此设计人员应当准确的计算商业建筑日常营业时的具体疏散人数,这也是是计算疏散走道宽度的前提。除此之外,在根据人数进行疏散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注重根据《商店建筑设计规范》的的规定来合理的计算出商店的各部分面枳。并且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的内容,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乘以面积折算值和疏散人数换算系数计算。
  4.安全出口的合理设置
  安全出口的合理设置对于安全疏散设计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如果安全出口的宽度不够、安全程度不足、位置偏僻则会导致人员较难疏散并且会很大程度上延误灭火扑救工作。因此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过程中应当根据疏散楼梯宽度的计算规范来进行安全出口位置的合理设计。除此之外,在安全出口的合理设计过程中,由于封闭楼梯因安全性较低,因此根据规范中的规定其只能用于32m以下的二类商业建筑并且且应靠外墙布置,以而一类高层建筑及高度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由于性质重要,体量巨大和人员众多,必须设置防烟楼梯间。并且疏散楼梯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1.1m,营业厅部分的室内公用楼梯最小宽度不应该小于1.4m,安全门净宽度不应小于1.4m,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人员疏散效率的有效提升。
  二、大型商业建筑防火构造设计
  大型商业建筑防火构造设计包括了诸多内容,其主要内容包括了防火墙设计、混凝土设计、防火门窗设计、防火卷帘设计等内容。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大型商业建筑防火构造设计进行了分析。
  1.防火墙设计
  防火墙设计是大型商业建筑防火构造设计的基础和前提。通常来说防火墙主要是指用自身具备3小时以上耐火极限的非燃烧材料,并且以这些材料为基础砌筑在独立的基础或框架结构的梁上的墙面。在大型商业建筑中防火墙的存在主要是用以形成防火分区并且更加有效的控制火灾范围的部件,这意味着防火墙自身的特性应当是不燃烧体。除此之外,在防火墙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确保防火墙的耐火极限应当高于4,并且当违筑物的外墙出现燃烧体时,防火墙应当凸出墙的外表面0.4m以上,从而能够起到良好的防火和阻挡火势的效果。
  2.混凝土设计
  混凝土设计对于大型商业建筑防火构造设计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混凝土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了解混凝土在火灾中如果受到高温作用则自身强度会降低的特性。因此在防火构造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可以根据受力钢筋保护层为10mm时其耐火极限只有0.5小时或者不到0.5小时的数据来对于混凝土的具体强度进行设计,从而能够使其在火灾真正发生时能够坚持更长的时间。例如可以使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楼板,由于这一楼板的构造基层是采用不燃烧材料料,因此在具备很高经济意义的同时还具备了很强的安全意义。
  3.防火门窗设计
  防火门窗设计是大型商业建筑防火构造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在防火门窗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优先选择在火灾时能够优先满足耐火稳定性,与此同时具有隔热、隔烟作用的门窗。众所周知防火门窗是大型商业建筑重要的防火分隔设施,并且防火门窗通常会安装在有防火要求的墙上以及楼梯间入口或者是管道井的开口处。由于这些位置在人员疏散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这些位置进行防火门窗的设计就有着非常良好的效果。除此之外,根据耐火极限的要求防火门窗通常还会分为甲、乙、丙三级,甲级的坚持时间为1.2h,乙级则是0.9h,丙级仅仅有0.6h,因此在防火结构进行设计时设计人员应当根据具体的防火要求来选择不同等级的防火门窗。
  4.防火卷帘设计
  防火卷帘设计是大型商业建筑防火构造设计的重中之重。在防火卷帘的设计过程中由于其自身不具备隔热性能,因此设计人员在对其进行设计时应当注重将其与水幕系统或者是喷淋系统进行结合来共同使用。除此之外,在防火卷帘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确保当起火时卷帘可以立刻放下,从而能够起到较好的阻档火势的作用,并且延缓火灾的蔓延速度,最终更加利于人员的安全疏散和消防工作。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提升和大型商业建筑的快速发展,大型商业建筑防火疏散与防火构造设计工作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设计人员在进行大型商业建筑的防火设计过程中应当对于疏散工作和具体的构造有着清晰的了解,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通过设计实践的进行来促进我国防火水平的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黄镇梁.陈远博.超大规模商业建筑的防火设计[N].建筑学报2006 (7)
  [2]方正.王平.程彩霞.大型建筑防火分区问题的性能化设计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4
  [3]李钰.大型商业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5
  [4]杨毅.商业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的研宄[J].《天津大学硕士论文》.2007
  [5]王晓华.超高层建筑防火疏散设计的探讨[J].《天津大学硕士论文》.2007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民生活需求水平不断地提升,使我国的广播电视行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由于目前社会中的竞争日益激烈,广播电视行业要想在未来获取更好的发展,就
【摘要】民用建筑属于一种建筑产品,所以民用建筑设计不仅要具有技术性,同时也需要具有一定的艺术性,除了要满足人们的各种物质需求植物,而且还需要满足人们的美观需求以及精神需求,所以在对民用建筑进行设计时,需注重各影响因素对设计结果的影响。本文主要探究分析了民用建筑设计环节各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字】民用建筑;设计;因素;自然  1、前言:  随着社会经濟的不断发展,民用建筑前进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建设
美术是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社会现象,它折射着人类意识及科技的各个方面.学生通过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能够更好地学习,认识客观世界,发现生活中的美.
期刊
【摘要】随着中国老龄化趋势的加快,我国的老年人的数量将继续增加,在面对庞大的老年人口,适合老年人居住的建筑设计极其重要。老年人住宅建筑设计应结合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特性为目标。本文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仅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老年人住宅建筑设计  目前,老年人住宅在我国城市建筑设计中出现了很多安全隐患,其中不遵循老年人生活习惯的设计在建筑设计中表露得非常不科学不合理,因此,适合老年人
2015年4月25日,中国新闻史学会常务理事会年度会议在湖北大学召开,32位常务理事参加了会议,会议讨论并表决同意增设二级学会公共关系史研究委员会(PRSC),由陈先红任会长。这
期刊
物资采购在整个现代企业的运作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与控制就会对企业的全套的物资采购进行有效的监控与评论.这样既可以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又能保证
如何在有关篇章节目中记述在世人物事迹,方志界进行了研讨,创新实践有“以事系人”、设立“人物简介”、在人物志之外专设章节目记述人物事迹和在相关篇章节后附记人物事迹等
近几年,伴随着教育的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落后,并逐渐被新课程标准要求所代替,新的教学模式正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其中,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就是教师们
今年以来,三门峡市公关协会在推动公关事业稳步发展的基础上,注意培育协会内部兴趣活动,品茗、郊游、运动、朗诵、戏剧、歌曲等各种活动蓬勃发展。通过这些活动,既强化了协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