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现代教育技术教师该怎样当

来源 :教育与职业·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pomo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世纪是高科技、强竞争的时代,它要求学生具有信息的组织、获取、操作和评价技能、解决问题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能力。要实现这个目标,除了改革教育内容,重新编写教材,注重课程设计,发展学生能力外,还要将现代教育技术引入教学当中,这就要求教师转变观念,转换角色,才能适应这场变革。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基础》,对这个问题的论述,引起了老师的关注。
  什么是现代教育技术呢?本书归纳了五个方面:一是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为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首先要分析学生的特征、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优化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媒体、教学程序、呈现方式、人机交互作用等,合理制定教学策略;二是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开发。将电声、电视等音像技术、电子出版技术、计算机辅助技术(CAI和ICAI)以及综合技术应用于教育与教学过程的开发研究;三是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利用。对新型媒体和各种最新的信息技术的利用与传播,使之制度化和法规化,保证教育技术的不断革新;四是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管理。对教学系统、教育信息、教育资源和教育研究等进行科学管理;五是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评价。注重对教育教学系统的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参照规范要求进行定量的测量与比较,以此作为质量监控的主要措施。
  信息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挑战,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适应这种要求,肩负起推动教育改革、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历史重任,要清醒地认识到除了掌握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外,必須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和使用方法。这里首先就有一个观念和角色转换的问题。那么老师应该在哪些方面转变观念呢?
  有老师认为,正像其他领域一样,科学技术的革命必然带来观念的巨大变革。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在教育领域的引入,在要求教师掌握这些新技术、新理论的同时,更要注意教育观念的转变,这种新观念,即新的人才观、新的教学观和新的学校观。传统的教学观是教师教书本知识,学生学书本知识,教学功能单一,而现代教学观则认为,教学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它既要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开发智力,又要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要达到这个目的,需要调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计算机、音像、课件、远程教育技术等等。传统的学生观把学生看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教师是教学的主体,而现代教学观认为学生既是教学对象,又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主、客体的统一,现代教育技术为增强师生互动、突出学生主体提供了条件。传统的学校观认为,只有全日制课堂教学、有围墙的学校才是正规的学校,计算机、远程教育技术的发展,改变了这种状况,使现代学校不受时空限制,因而带来了学校观的改变。由此可见,现代的教学观、学生观和学校观的形成与教育技术的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不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就不能对它有更深刻的理解。
其他文献
市场经济条件下,相对于城市公共产品而言,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更容易市场失灵。基于此,本文构建了城乡公共产品有效均衡模型、借助蒂布特的“以足投票”理论和公共部门改革对农村
全面预算管理是将企业的经营目标、战略目标及其资源配置以预算的方式加以量化,并使之得以实现的企业价值活动或过程的总称。燃气企业的发展与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联。推
针对光纤通信中泵浦源故障引起的时续时断问题,采用矩形脉冲进行处理。基于速率方程,分析了不同脉宽泵浦下,Er^3+/Yb^3+共掺晶系中Er^3+、Yb^3+上能级粒子数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的脉
基于Biot动力固结方程和Kelvin模型,考虑了土体三维波动效应及土塞与管桩之间的小变形相对滑移,研究了饱和土中非完全黏结管桩的纵向振动特性.首先,引入势函数,结合桩侧土及
据统计,至2006年3月,全国邮政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48万亿元,市场占有率升至9.7%,存款余额居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及中国银行之后,列第五位。全国办理邮政储蓄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