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转型困境再思考——以改革议程与转型结果为视角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yali5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针对1985-1991年的苏联改革过程和结果,沿着改革议程如何影响转型结果这一思路,探讨苏联末期的转型为何与成功的转型背道而驰,指出改革的议程范围会极大影响转型结果。苏联末期改革的历史经验表明,改革政策议程迅速扩大,将导致改革落入旧制度陷阱中,使得新创设的制度质量无法保证,进而引发国内的整体性政策冲突。当国家无力解决这些系统性冲突时,改革极有可能脱离发起者的控制,甚至以失败告终。
其他文献
一、新农村建设没有根本改变农村落后面貌 2006年,新农村建设变成了国家意志,各地的新农村建设蓬勃开展,农村面貌开始改观,农业生产力强劲发展,粮食和农民收入持续8年增长,使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然而,8年的新农村建设没有根本改变农村落后面貌,许多深层次问题不断出现,有些问题甚至很难解决。
书法家吴奎仕先生,从事书法艺术五十余年,虽已八十高龄,仍笔耕不辍。 奎仕先生的书法艺术造诣,为他的篆刻艺术创作拓展了广阔的空间。他的篆刻作品多以小篆入印,注重刀法节奏,从不墨守成规,具有刚柔相济、巧拙相补的金石气韵,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
在当代关于平等主义的争论中,问题的焦点集中于“什么的平等”。对此有三种基本的观点,即“福利平等”、“资源平等”和“能力平等”。广义上的资源平等实际上包含了很多种类的平等观念,如罗尔斯的“基本善的平等”和柯亨的“优势平等”,但最有代表性的是德沃金的“资源平等”。我们将从三个层面来检验德沃金的资源平等观念:第一个层面涉及的问题是福利主义与资源主义的争论,第二个层面涉及的问题是德沃金与其他资源主义者(如罗尔斯)的争论,第三个层面涉及的问题是结果平等与机会平等的争论。
分离主义是当下许多国家面临的棘手问题,它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政治整合和主权统一。从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文化因素、民族因素和外部支持等方面对分离主义问题进行发生学分析,可以知道,分离主义常常是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现代国家要维护国家统一,必须从经济、政治、文化、民族等方面加强国家的政治整合建设,同时警惕和防范外部势力对国内分离主义势力的支持。
中国是一个重视文化的国度,但对如何发展文化有着艰难曲折的认识过程。从“师夷长技”到“师法苏联”,从单纯竞争一对抗性的超赶,到今天致力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国的文化策略在反思中进行不断的调整。文化看似有一种独立的形态演进,但背后一直有着对政治的关照。对文化策略进行历史性反思,有利于扫清认识上的混乱,走上健康、开放、自主的发展道路。
文章在界定汽车生产种群内涵的基础上,采用Logistic生物学种群增长模型,分别对吉林省汽车生产种群增长趋势以及吉林省和上海市汽车生产种群的种间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发现,吉林省汽车生产种群增长缺乏动力,已显现退化趋势。同时,吉林省和上海市的汽车生产种群存在协同演化关系,但由于二者在技术、功能、市场等方面不存在明显的互补关系,因而二者的协同演化将被竞争演化所取代。
画家赵健先生笔下的墨竹,挺拔清秀,笔法爽利,虚实相生,潇洒自如。他善用浓墨粗笔画竹,竿、节、枝、叶笔触逼真,而竹梢则有“萧然拂云之气”,给人一种“清姿挺节,秋色野兴”之感。
赵朴初,1907年11月5日生于安徽省太湖县,病逝于2000年5月21日,享年93岁。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创始人之一,并长期担任该会中央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学院院长,是德高望重的领导人、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著名社会活动家。
霍辉民.生于1958年11月,甘肃省兰州市人,1982年至1983年在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进修,1984年至1986年就读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2014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杜大恺教授书画高级研修班结业。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甘肃美术家协会理事、甘肃画院院聘画家、兰州画院院聘画家、民革中山画院甘肃画院理事。
摘要:近代以前,东北西部大部分地区是原生态的蒙古王公的荒原,水肥苹美,杳无人烟。进入20世纪,蒙古王公的招垦开禁活动与清政府系列新政中的移民实边政策,共同推动了向关内的移民趋势,致使移民数量激增,东北西部蒙荒逐渐得到开发。民国后,大部分区域划归奉天省的洮昌道管辖。为加快蒙荒的开发速度和农救业资源的输出,南满铁路公司与奉天省公署等部门相继在该地铺设了铁路网。由于地理条件相似,政令统一,东北西部地区的铁路建设和管理比较顺畅,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加速了东北西部地区的城镇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