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俑:见证文物外交

来源 :党员生活·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p541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半个世纪的兵马俑国外展览,见证了中国文物外交,而作为中国文化的一张名片,如何利用文物展览,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兵马俑依然在路上。
  近八千个兵马俑组成完美的阵型,占地面积近3个足球场,每个兵马俑皆手工制作,跨越2200年历史,出现在大洋彼岸的英国利物浦博物馆,数十万英国人被眼前的庞大壮观气势震撼!
  距离上一次英国人近距离接触兵马俑,要追溯到11年前——2007年中国兵马俑在大英博物馆,这一时隔11年的再度展出在英国掀起了热潮。
  2018年2月8日,“秦始皇与兵马俑”展在利物浦国家博物馆旗下世界博物馆正式开幕。特蕾莎·梅首相在贺信中表示:“很高兴看到兵马俑能够在利物浦这个伟大的城市展出,这个展览展示了人类历史上最为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是英中两国和两国人民持久友谊的美好象征。”
  “可以说成功开启了全球范围内新一轮兵马俑展览热潮。”——孔达,英国莱斯特大学博物馆学博士,现任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讲师。亲眼见证了兵马俑五次到英国展出,她告诉记者。
  “进军”利物浦世界博物馆
  相隔11年后,再度登陆英国的兵马俑选择了一个让人有点略微意外的地方展出:利物浦世界博物馆。
  “英国文化界一直在讨论伦敦与其他地区的文化资源分布问题。”孔达向记者分析,在伦敦之外举办兵马俑展览,对于伦敦之外地区博物馆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這对普及兵马俑、秦文化也更有意义。
  令利物浦国家博物馆没有想到的是,竟然预售票阶段,就已经卖出了总额超过100万英镑的门票!
  本次展览囊括180件来自中国东周至两汉时期的珍贵文物,包括陶器、青铜器、金银器和玉器等。在120件形态各异的兵马俑中,一大半都从未在英国展出过。
  “兵马俑们‘就像活过来了一样’”,一位观展的英国女士回忆自己多年在中国参观过兵马俑,现在再次看到它们,还是一样的激动。
  大约有45万人参观了此次展览,该展有超过10万张票被学校团体预订,使其成为博物馆最成功的预售。
  从2016年开始至今,中英双方历时3年精心筹划、准备,一次漂洋过海的文物展览背后,有着不为人知中英两国的辛劳。
  孔达向记者透露,国际展览的策划与实施,一般是由一方提出展览意向,双方进行协商,确定展品清单,以及展览主题和呈现方式。然后围绕展览相关事宜展开谈判,包括最终展品清单、展期、保险、运输、安保等相关事宜,签订展览合同。之后进行展品运输、布展,开幕式后就是展厅的日常开放、管理,最终撤展并将展品安全运回国内。
  “兵马俑不可能是展览的全部”,孔达说,国家对出境展览中的兵马俑数量有限制,必须把兵马俑放在一定的展览故事主线之中。秦文化历史较短,展览主题创新难度大。另外,兵马俑展览,对于文物安全有很高的要求,包括运输条件、展厅环境和安保设施等。
  见证“文物外交”
  “要看千年的中国去西安”,习近平主席2015年9月在参观美国塔科马市林肯中学时候说,陕西文物展览作为中国外交的“国家名片”,改革开放以来承担数不清的文化交流重任。外展最多的明星文物首推“兵马俑”,早已成为世界品牌,蜚声海外。
  秦兵马俑,见证了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文物外交。
  1976年,就在秦兵马俑出土后仅两年,就随“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土文物展”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进行了首次展出。当时虽只送去了一件陶俑,但立刻就引起舆论轰动,许多外国人第一次见到如此高大的秦俑。
  40多年来,秦兵马俑已在美国多个州展出过,每隔几年就举行一次,仅在2017年就在美国举行了4次展出,所到之处,盛况空前,观者如潮。
  半个世纪以来,各国政要也纷纷飞抵西安,一睹兵马俑风采。
  1976年5月14日,新加坡前总统李光耀是首位参观兵马俑的外国领导人。参观结束后,李光耀题字留言:“这一伟大的历史文物,寓意着伟大的未来。”
  自1979年以来,已有200多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参观过中国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
  讲好中国故事
  利物浦国家博物馆为了此次更好地展示兵马俑,还特意邀请到了剑桥菲茨威廉博物馆亚洲部负责人林政升博士作为策展人之一。
  林政升说:“我们从秦始皇的祖先开始讲起,向公众解释秦代为什么会从一个边远地区发展成为一个大帝国。整个展览贯穿了春秋时期、秦代统一天下和汉代3个时期。”
  实际上,英国对兵马俑的展览并没有止步于向观众展现兵马俑的艺术价值,而是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向观众系统讲解了秦汉时期中国社会的发展、审美以及给当代中国留下的文化印记,有助于参观者理解中国历史对现代社会文化的深刻影响。
  随着中国文物援交的发展,类似兵马俑一类的出国展览,在给中国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巨大挑战。
  孔达告诉记者,如何利用文物展览,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掌握展览话语权,用当地观众能理解的展览语言讲述中国文化的精彩故事,这对博物馆和文物工作者是巨大的挑战。
  她建议,如何透过兵马俑这一文化符号,更好地展现秦汉文化和中华文明的多样面貌,这也是今后兵马俑展览需要努力的方向。“英国博物馆在选择讲故事的角度以及讲故事的能力方面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英国博物馆在国际展览运作方面,从展览概念形成之初,专业展览策划团队、媒体公关团队、教育活动及拓展服务团队等各个相关团队,就紧密合作,甚至是相关政府部门,包括外交部门、国际商业部门等也会提供必要支持。这也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展览的完整呈现和传播效果。
  摘自《人民周刊》
其他文献
自来水作为城市公用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出现是人类用水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自来水的出现提高了居民的饮用水质量,同时也改善了居民饮水卫生,而且在疾病预防控制、城市
本文从太平天国的宗教、军政二元化体制上来考察太平天国的悲剧,以二元化体制的形成、表现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力求创新,主要探讨了二元化体制对天国命运的影响。
“改订新约运动”是南京国民政府在外交领域所进行的最主要的外交实践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它取消了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的一些特权,实现了关税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