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注工作中的若干问题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sbz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混凝土浇注工作是混凝土施工的关键性环节,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特别是混凝土表面不允许饰面时,浇注工作就更为重要。
  关键词:混凝土;浇注;施工
  Abstract: The concrete pouring work is a critical part of concrete construction; it is directly impact on the quality of the project. In particular, the concrete surface does not allow finishes, casting even more important.Key words: concrete; casting;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U755.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在建筑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还有许多细节问题需要注意,最主要的就是要保证混凝土的配比要符合浇筑的要求,现场浇注过程要保证质量,浇筑后的养护也要细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建筑的质量与品质。
   1.建筑混凝土施工准备工作
   1.1施工准备
   1.1.1所有机具均应在浇筑混凝土前进行检查,同时配备专职技工,随时检修。
   1.1.2检查墙、柱插筋位置、数量,预埋件的位置、数量,预留洞的位置、数量,及模板接缝是否严密,支撑系统强度、刚度是否满足要求。
   1.1.3混凝土申请:浇筑混凝土前,预先与搅拌站办理商品混凝土委托及申请,委托单的内容包括:混凝土强度等级、方量、坍落度、初凝终凝时间、是否加抗冻剂以及浇筑时间等。
   1.1.4在混凝土浇筑期间,要保证水、电、照明不中断。为了防备临时停水停电,事先应在现场准备一定数量的人工拌和捣固用工具,以防出现意外施工缝。
  1.1.5根据施工方案准备必要的塑料布保温材料及测温用具等。
  1.2施工条件
   1.2.1各专业管线已埋设完毕,钢筋隐蔽、模板预检已通过。
   1.2.2施工人员的通道架设、泵管的架子已搭设完毕。
   1.2.3振动棒调试正常及备有一定的振捣棒。
   1.2.4放料处与浇注点的联络信号已准备就绪。
   1.2.5劳动力安排已妥当,名单已上报。
   1.2.6与城管部门协调好,确保混凝土的顺利浇筑。
   1.2.7检查墙、柱插筋位置、数量,预埋件的位置、数量,预留洞的位置、数量,及模版接缝是否严密,支撑系统强度、刚度是否满足要求。
  1.2.8板内是否清理干净,如铁丝、冷挤压套管、木屑、铁钉、焊渣等。
   2.建筑混凝土浇注时需注意的问题
   2.1现场搅拌混凝土时砂、石料中若含泥量超标,应在混凝土浇筑前三天冲洗完毕,并在施工前按照规范要求取样和准确测定砂、石的实际含水率,调整配合比从用水量中扣除含水量,准确增加哦砂、石料的用量,严禁边冲洗边拌制混凝土。
  2.2大体积混凝土要注意控制施工冷缝的产生以及浇筑后的养护措施。控制内外温差在25度以内,冬天保温措施要跟上,可以覆盖麻袋片、草栅等然后覆盖塑料薄膜;夏天要及时养护防止混凝土失水过快产生裂缝,同时要进行测温工作,可以埋测温计。如果通过计算水化热导致内外温差肯定超过25度,可以通过埋设冷凝水管采取水循环的方式进行降温。
   2.3混凝土振捣采用低噪音振捣棒,振捣时不得碰到钢筋或模板;罐车在等候进场时必须熄火,以减少噪音扰民。夜间施工时,要严格控制噪音作业,对强噪音设备(如混凝土地泵),加设隔音棚遮挡。
  2.4现场设置洗车池和沉淀池、污水井,罐车在出场前均要用水冲洗,以保证市政交通道路的清洁,减少粉尘得污染。沉淀后得清水需重复使用。
   2.5注意天气预报,不宜在雨天浇筑混凝土。在天气多变的季节施工为防不测应有足够的抽水设备和防雨物质。
   2.6施工现场注意事项
   2.6.1振捣工须戴绝缘手套,穿胶鞋等防护用品。
   2.6.2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派2—3人看模、看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6.3在混凝土泵送过程中,泵管架子的搭设要与钢筋分开,保证泵管的原地动不会使钢筋移位。
   2.6.4当混凝土浇筑后,将表面的浆抹平压实。
   2.6.5在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mPa以前,不允许上人进行下道工序施工作业。
  2.6.6在混凝土放料、浇筑过程中,特别注意混凝土强度的变化,严禁混合泵送。
   2.6.7导墙混凝土可采用汽车泵浇筑。
   2.6.8混凝土测温管,孔深1/2板厚。具体测温按以下要求实施。
   3.建筑混凝土浇筑方法
   3.1梁板混凝土浇筑
   肋形楼板的梁板应同时浇筑,浇筑方法应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推进,即先浇筑梁,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楼板板底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随着阶梯型不断延伸梁板混凝土连续向前进行。
   在浇筑与柱、墙连成整体的梁和板时,应在柱和墙浇筑完毕后停歇1~1.5小时,使其获得初步沉实再继续浇筑。
   3.2柱混凝土浇筑
  柱子混凝土应一次浇筑完毕,如需留施工缝时应留在主梁下面。无梁楼板应留在柱帽下面。柱高3米以内可在柱顶直接下灰浇筑,超过3米时应采用串桶或在模板侧面开门子洞安装斜溜槽分段浇筑,每段高度不得超过2米,每段混凝土浇筑后将门子洞模板封闭严密,并用箍箍劳。
   构造柱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得超过300mm。
   3.3剪力墙混凝土浇筑
   剪力墙混凝土浇筑应在底面上均匀浇筑50mm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水泥砂浆,砂浆应用铁铲入模,不应用料斗直接倒入模内。
   3.4楼梯混凝土浇筑
  楼梯段混凝土自上而下浇筑,先振实底板混凝土,达到踏步位置与踏步混凝土一起浇筑,不断连续向上推进,并随时用木抹子(木磨板)将踏步上表面磨平。
   4.建筑混凝土施工工艺
   4.1混凝土浇注量大时,板及墙厚度较厚,为了防止温度裂缝及收缩裂缝出现,除了设计上采取措施外,在施工才做上控制浇筑层厚度,并通过测温记录与保温覆盖使内外温差控制在25℃以内。
   4.2由于混凝土坍落度为18~20cm,采用的澆筑坡度为1:6,泵车同时向后退着浇筑,泵口之间的距离保证接软管后能左右交合。
   4.3根据泵送浇筑时,自然形成一个坡度的实际情况,在每道浇筑带前后布置三道振捣棒,前道振捣棒布置在底排钢筋处和混凝土坡脚处,确保下部混凝土密实,后道振捣棒布置在混凝土卸料点,解决上部混凝土的捣实。
   4.4除了钢筋稠密处,采用斜向振捣外,其他部位均采用垂直振捣,振捣点的距离为300~400mm,插点距模版不大于200mm。
   4.5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为了使上下层不产生冷缝,上层混凝土振实,应根据混凝土公司提供的混凝土初凝时间,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完成,且振捣棒下插5cm。
   4.6振捣要采取快插慢拔的原则,防止先将上层混凝土振实,而下层混凝土气泡无法排出,且振捣棒略上下抽动,使振捣密实。
   4.7振捣时间不要过长,一般控制在表面出浮浆且不再下沉为止。
   4.8在浇筑和振捣过程中,上浮的泌水和浮浆顺混凝土面流到坑底,随混凝土向前推进,由集水坑或后浇带处抽排。
  4.9泵送混凝土排除泌水和浮浆后,表面仍有较厚的水泥浆,在混凝土浇筑后一定要认真处理,按标高用长刮杆刮平,用木抹子搓压、拍实,在混凝土终凝前,用木抹子压光,使收缩裂缝闭合,然后覆盖保温材料,保温材料厚度根据混凝土温差值而定。
   5.质量标准
   5.1对于到场的混凝土应进行抽检,坍落度过大过小拒收,一般到场混凝土坍落试控制在19±1cm。
   5.2混凝土浇筑面的标高,严格按放线人员测定的标高线来控制。
   5.3混凝土不应有过振、漏振现象。
  5.4在浇筑导墙混凝土时,确保墙体混凝土高度,到达钢板止水带的一半位置。
   6.结束语
   住宅工程与其他厂房、商厦相比科技含量较低,最大限度发挥工程经验、带动技术创新是优质住宅建设的必要途径。经验,这里就是在科技为先导的条件下总结出最朴素的操作工艺;技术,这里就是在最朴素的施工经验下进行的总结和升华、并对事物的发展予以预知和控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切实结合现有工程特点,不断提高我们的施工质量,努力消除建筑质量通病,创优质工程,提高企业的声誉和品牌。
其他文献
在各种企业价值评估工具中,基于现金流量的评估模型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而目前基于现金流量的评估模型很难反映企业经营动态性特点。本文对原来基于现金流量的评估模型加以改进
摘要:本文通过对公路隧道机电安装的特点分析,提出了做好隧道机电安装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隧道;机电安装;看法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oad tunnel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installation, it raised a few comments do a good
期刊
近年来,我国对营运资金管理的探讨逐渐深入,很多研究加入了对供应链、渠道营销以及客户、供应商管理的探讨,推动了营运资金管理理论的内容创新和管理模式的创新。与之相对应
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今天,人才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最关键资源之一,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激励人才已经成为各个企业公认的难题。人才犹如土地、资金一样已经成为
远程医疗是目前世界上发展十分迅速的高新技术应用领域,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在我国医疗资源呈现地域性和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深的背景下,“远程医疗”满足了人们
美女文化中的女性形象是受到超现实的完美再现的。美丽是她的惟一属性。她没有皱纹疤痕和瑕疵。的确,她连毛孔都没有。她苗条,通常很高又有一双长腿,而且年轻。无论产品和观众是谁,所有电视中的美女都遵循这一标准。  如今,电视媒介制造了无懈可击却绝不真实的新闻女主播形象,这使得很多女性拼命摆弄和改变她们的脸和身体,绝望地想与完美的不可能的标准保持一致。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历史上每个社会都有关于‘美’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