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教学与科研的再平衡

来源 :产业与科技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lu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平衡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是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发展面临的一道难题,“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长期且普遍存在。具体表现为高校对教师评价考核体系的不一致、教学与科研的断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进阶的背反性。而鉴于新时代我国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新要求,该现象必须破除。追溯教学与科研失衡的制度性根源,具体可以通过统一高校及高校青年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对高校青年教师分类管理、改进评价体系,以弥合科研与教学之间的断裂;针对教师职业发展规律,通过分阶段动态管理和考核,以充分、有效发挥高校教师的综合效益这三条
其他文献
为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价值作用,从而促进高职院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拟从高职院校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概念及原则入手,结合高职院校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存在价值与意义来剖析高职院校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探究了基于教师需求的高职院校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建设策略。
202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旅游消费人群不断扩大。2019年,旅游经济保持较快增速,国内旅游市场和出境旅游市场稳步增长,入境旅游市场基础更加稳固。2019年国内旅游人数60.06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4%;入出境旅游总人数3亿人次,同比增长3.1%,旅游市场的发展使得旅游业更加重视旅游服务质量的提升,但从实际情况看仍有部分问题影响了旅游服务的整体质量,不利于当地旅游业发展。解决竝问题有利于健全旅游市场,促进旅游业合理发展。
“双高计划”是指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旨在打造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高地,创新技术服务平台,引领我国职业教育致力服务于国家战略计划,积极融入地区发展、促进产业快速升级。高职院校是社会技术人才培养的主力军,承担着为国育人、为党育才的重大使命。国家“双高计划”的重要定位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要自觉加强国家和党的领导方针,正确把握住新时期党建工作要求,完善落实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积极发挥职业院校党组织的教育功能,将院校党建工作的重点立足于殳德树人的根本之上,培养党建和学术的“双带头人”,致力于提高
职业院校应立足于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于高素质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依据自身特色和人才培养需求,依托职教集团平台的校企间统筹规划和协调融合作用,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打破传统偏重技能速成的订单培养和实习指导合作模式,转向构建集文化素养提升、人格晶德塑造、职业能力培养于一体“全人培育”模式。文章从人才培养与质量评价、课程建设与实施、文化传承与品格塑造、就业创业引导四个维度探讨了高职院校校企深度合作实施“全人培育”的方法和路径。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已经步入了大数据时代,对于高校的毕业生,利用数据分析就可以根据社会需要来指导学生的就业情况。但是今年的毕业生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大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就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因此,利用大数据技术在大学生找工作的途径方面发挥优势,让各个高校的毕业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因此本文主要探究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方面遇到的困难,同时分析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为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方面进行指导,进而来增加毕业生的就业率。
高等学校学生干部是各高校、院系、班级的学生骨干力量群体,是辅导员和教师们的良好助手,是学生中的模范带头群体,是教师和学生间最为重要的桥梁纽带。学生干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竝需要培养学生干部非认知能力,以提高学生干部的情动力、注意力、意志力、自评力、调控力等能力。对学生干部非认知能力的提升进行讨论,提升学生干部个人能力,实现促进高校各项学生工作的开展,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优秀、高行动力,高情商的学生干部。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建设以及会计人才培养工作,对于会计行业发展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在对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现状作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从人才培养理念、校企合作以及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三个方面,对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以期能够在推进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得以与时俱进发展的基础上,有效提升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水平。
在湖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教学基地的发展过程中,院校以数控技术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为桥梁,无缝对接江南工业集团、江麓机器集团等军工制造企业,校企共生共赢、共建共管,积极落实学校“立足军工,服务社会”的办学目标,并通过基地的辐射作用,推动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军工行业技能人才队伍素质。
森林生态研学旅行可以培养大学生对生态景观的兴趣和对大自然的探索能力,提升大学生对全球森林生态环境保护的认知,又可以拉动我国生态旅游发展,弘扬和传承森林生态科普教育。本文通过文献法梳理了大学生研学旅行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现状;运用问卷法及个别访谈法调查了西安文理学院在校大学生的森林生态研学旅行行为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高校学生管理现代化就是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改变部分高校学生管理的法制意识不足、管理模式较为陈旧、管理理念不够创新、管理技术过于传统等问题。本文将学生管理现代化的基本观点与辅导员工作职责相结合,从辅导员思想理论教育、日常学生事务管理、辅导员科学研究三个方面分析辅导员在学生管理现代化进程中的主体担当,探索辅导员融入学生管理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意义和基本途径,探寻学生管理机制的新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