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旁的服装店

来源 :故事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xulong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巴尔的摩有一个裁缝,他靠自己的手艺经营着一家服装店。
  这天,一个中年人穿着非常陈旧的衣服,在服装店门口徘徊。裁缝问他有什么事,中年人吞吞吐吐地说,他刚从监狱里出来,想去应聘一份工作,可是他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裁缝觉得眼前这个人非常需要帮助,便为他挑选了一套笔挺的西装。中年人穿上后顿时精神焕发,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裁缝拍拍他的肩膀说:“去吧,穿一套新衣服去改变你的人生吧!”
  后来,这个中年人被一家公司录用了,他将衣服的钱还给了裁缝。
  经过这件事,裁缝发现,很多囚犯出狱后想重新做人,却可能因为没有钱吃一顿饱饭、买一件像样的新衣服去应聘,再次走上歪路。裁缝顿时有了一个主意:为什么不去监狱附近开一家服装店呢?他的主意很受巴尔的摩监狱方面的欢迎,监狱很快就为他在附近盖了一个店面,裁缝在店门口立上一块招牌:“去吧,穿一套新衣服去改变人生吧!”
  五年下来,裁缝帮助数百人重新回归社会,获得新生活。值得一提的是,监狱还把囚服、被褥甚至国旗的缝制业务全都交给了他,裁缝赚得比以前更多了。裁缝说:“只要每个人都稍微友善一点点,世界就会大不同,你也一定会收到更多回报。”
  (作者:陈亦权;推荐者:竹之语)
  朱熹收礼
  南宋理学家朱熹曾出任江西南康知府,在任期间,朱熹清正有为,很受百姓爱戴。
  有一次,朱熹寿辰,书院的很多书生和百姓得知,都自发前来祝贺。朱熹很欣慰,不过,他婉拒了大家送来的贺礼,耐心解释说这是他一贯的原则。
  百姓们听了朱熹的解释,都纷纷带着贺礼回去了,一个菜贩却不肯走,执意要把一筐蔬菜留下,他说:“天气太热了,我的这筐菜没卖掉,如果你也不要,拿回去就只能喂猪了。”
  菜贩的话让朱熹的手下们很生气:怎么这么说话?这礼物送得也太没诚意了,不料朱熹却对菜贩拱了拱手说:“谢谢你的心意,这礼物我收下了。”
  事后手下问朱熹为什么要收这礼物,朱熹笑了笑说:“收了别人的礼物,会坏了我的名节,可如果不收菜贩的礼物,那就是浪费了,浪费才是对名节最大的损害。”
  一个真正拥有高尚情怀的人,往往不拘泥于外在形式,而以真诚待人。
  (作者:张君燕;推荐者:风吹麦浪)
  13元『遗产』
  有一家人,父亲身患绝症过世了,母亲在夜市摆小摊,女儿还不到13岁。也正是从那时开始,母亲发现女儿忽然长大了,开始真正懂得了什么是生活。
  一天晚上,女儿病倒了,母亲赶紧把她送到了医院。
  夜深了,病房里就剩下母女俩。女儿突然示意母亲靠近她,说:“妈,我感觉很难受,浑身都痛,我怕是不行了……”
  “别瞎想,到了医院咱就不怕了。”
  “妈,你听我说……”女儿严肃起来,很认真地说,“你记住了,家里床头柜的下层有一个小布包,里面装有一些钱,那是我攒下的,留给妈妈。”猛地,母亲的心头一阵酸楚,她的眼泪禁不住扑簌而下。
  第二天上午,经过检查,确诊女儿得的是一般性肺炎。当母亲把这个结果告诉女儿时,女儿一下就搂紧了母亲的脖子,母女俩都哭了。
  回家后,母亲打开了女儿的床头柜,那里果然有一个小布包,里面是13元钱,全是角票。捧著那个小布包,母亲的眼泪又流了下来。
  事情已经过去了好多年,现在,女儿已经成了一名军医大学的学生。这些年来,母亲始终保存着女儿的那个布包,那是她郑重留下的“遗产”——13元,母亲将永久地珍藏着。
  (作者:凤仙草;推荐者:潘光贤)
  孔子墓碑前的供台
  山东曲阜孔子墓前的石碑上有一行篆书:“大成至圣文宣王墓”,墓前建了一个供台,将墓碑遮去了一小部分,只露出“大成至圣文宣干”几个字,“王”字的底下一横看不见了。
  为什么要在孔子墓前建上那么一个供台?为什么要让墓碑上的字遮去一小部分、而让“王”字的底下一横看不见呢?
  事情是这样的:清康熙二十三年,康熙皇帝南巡到曲阜,准备朝拜至圣先师孔子墓。猪、牛、羊三牲供品已摆好,地上的黄毡也已铺就,香雾袅袅,烛光摇曳,一切都已准备停当。这时皇帝在前,文武百官在后,准备行跪拜礼。当康熙走到孔子墓前准备跪拜时,发现墓碑上的字是“大成至圣文宣王墓”,便尴尬地站在那里没有下跪。接着,祭祀的鼓乐奏起,康熙帝皱了皱眉,依旧站着不拜,众人全都愣住了。
  原来,皇帝是拜师不拜王的,就在这时,孔家人赶紧拿来一匹黄绸,把碑文中的“文宣王”盖住,并添上“先师”两字,墓碑上的字就成了“大成至圣先师”。康熙帝一看,马上开始祭拜。
  孔家人的一遮一添,给皇帝打了圆场,让孔子由“王”成了“师”。此后,孔子的后人为了避免两“王”相遇而建了这么一个供台,挡住了“王”字的最后一横,就成了现在看到的“大成至圣文宣干”的碑文。
  聪明的人总是能够理解别人不便言说的意思,采用恰当的办法予以巧妙化解。
  (作者:赵元波)
其他文献
汤姆有个情人,每隔一段日子,他都会去和情人约会。情人告诉他,自己的丈夫每周上一天班,接着休息六天。她给汤姆配了一把家门钥匙,让他记好时间,每隔六天可来家相会一次。情人担心事情败露,叮嘱汤姆千万别用电话联系。  汤姆是个懒得记事的人,他怕自己记错了日子,这可怎么办呢?还是情人给他想出个办法,她对汤姆说:“这样吧,每次约会完,你就去买七双袜子,回去后放到一个盒子里,每天穿一双后就扔掉,什么时候看到盒子
小天在楼下玩耍,张阿姨发现小天脚上的鞋子不一样,一只脚上是黑色的,另一只脚上是白色的。张阿姨不解地问:“哟,小天,这么小就学会赶潮流了呀?”小天摇摇头说:“阿姨,不是这样的,我爸爸妈妈吵架了,什么东西都要对半用,连我也是,左半边是我爸爸的,右半边是我妈妈的,爸爸觉得我穿黑鞋好看,而妈妈觉得我穿白鞋好看,所以就成这样了。”张阿姨一听,有些哭笑不得,她觉得这样不是个办法,便想了想,对小天说:“你可以让
老张住在燕华小区,是三号楼的楼长,他家楼下是一户姓李的人家。李家的李老太养了一条狗,当亲骨肉一样宝贝着。  这天,老张送孙子去幼儿园,正好遇见李老太出门遛狗。那条狗见到老张的孙子,猛地向前一扑,又“汪汪”叫了几声,把老张的孙子吓得哇哇大哭起来。  李老太连忙“嘘”了几声,细声细气地开始教育她的狗:“宝宝,你怎么这么淘气!你看,把小弟弟吓哭了吧,快跟小弟弟道歉!”  老张一听这话,就老大不乐意了:“
这天晚上,大强去一家面馆吃面,店里只有他一个顾客。大强发现,老板娘长得不错,含笑间风情万种,他不禁多看了几眼。很快,老板娘端着面走了过来。大强是真饿了,拿起筷子“呼啦啦”地吃了起来。眨眼间,半碗面条就下了肚。这时,老板娘走了过来,轻声说:“吃慢一点,不急……”说完,她朝大强笑了笑,掀开帘子,走进了里屋。大强心里“咯噔”了一下:咦?让我吃慢一点?这是啥意思?老板娘不会看上我了吧?想让我在店里多待一会
凤欣最近迷上了拍照上传朋友圈,自己拍还不算,逮着熟人就不放过,往往折腾半天才罢休。这天,邻居温大妈要过70岁生日,左邻右舍一合计,大家乘车去郊区的采摘园,中午就在那儿为温大娘祝寿。凤欣自然也掏出手机来拍个不停,张大哥往左边点,李二叔把拐棍拿走,陈婶快笑笑……好不容易等菜上齐了,邻居们纷纷祝福温大妈健康长寿。这下凤欣更兴奋了,点开了视频,一边录一边对着手机大喊:“我们在给温大妈过生日,现在发言的是…
王大爷家养了一只会啄人的大红公鸡,它把村里的孩子啄了个遍,害得王大爷赔了好多钱。  王大爷很生气,吩咐王大娘把这鸡宰了,可王大娘不忍心,就偷偷跑去集市上卖鸡。王大爷知道后,赶紧跑去一把拉住王大娘,嚷道:“这鸡啄人,你卖给别人,出了事咋办?”  这时一旁来了个小伙子,插嘴说:“这鸡啄人?我要了,说个价吧!”  王大爷一愣,想了想才说:“要是杀了吃六十元,要是养着就一百元,还必须签个免责字据。”  小
小张长相帅气,妻子林雨担心他在外拈花惹草,经常变着法子进行试探。但是,小张从未上过当。这天,突然有人要加小张微信好友。对方的头像是个美女,而且网名叫“缠绵”。小张无奈道:“又来这一套!”以往他都置之不理,可今天忽然灵机一动,心说:林雨啊林雨,既然你还跟我玩这一套,那我就陪你玩玩!于是他通过了好友验证。两人聊了起来,刚开始“缠绵”还比较矜持,后来就渐渐暧昧起来。转眼过了一周,“缠绵”开始主动约会,小
张强和小丽曾在同一家工厂打工,两人结婚后相亲相爱,真是幸福的一对。可谁知就在婚后第二年,小丽突然得了一种罕见的肌肉萎缩症。为了给小丽治病,张强辞了工作,带着小丽辗转各家医院,花光了所有积蓄,可小丽这病还是不见好转。为了方便小丽治病,张强干脆在镇医院边上租了间即将拆迁的房子,有空时,张强就到附近工地寻点零工做做。  可最近,无论白天黑夜,老是有“喵呜喵呜”的猫叫声从窗外传来,吵得张强夫妇心神不宁。有
在论坛上看到一个有趣的帖子,讨论老师在课堂上讲过哪些效果很好的故事,众多回帖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大学生选修了一门世界历史课。开学第一堂课上,老师正在介绍课程内容,教室里突然冲进来四个人,他们直接走上讲台,把老师打倒在地,拿起他的公文包就跑。学生们都傻眼了,反应过来后,有人想要追出去,有人拿出手机打算报警,就在这时候,老师站了起来,说:“我没事,大家都还好吗?现在请你们拿出一
民国时候,在北京有一家药店,这药店可不完全做合法的生意,它主要靠卖什么挣钱?卖“鬼药”!什么是“鬼药”?就是堕胎的药。这个怎么违法呢?原来,民国的法律规定,私自堕胎是非法的。谁要是怀孕了,不想要这个孩子,怎么办呢?她会对外说:“我鬼上身,怀了鬼胎,老道给我算命,说我这是邪胎,不能留。”所以当时民间隐晦地管堕胎的药叫“鬼药”,打鬼胎嘛。这家药店的老板姓胡。有一天,黄昏五六点钟,太阳西下,伙计出来,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