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引入小学音乐教育的实践研究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教育与文化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oa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社会正在飞速发展着,社会各界对于教育也是越发关注,对学生的各方面发展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音乐也是之中之一。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音乐的传承是能提升艺术修养与审美品位的,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能够对学生的艺术素养进行启蒙,音乐教学可以让学生感悟音乐、把握音律,教学目的也是为了能让学生了解音乐,提升个人品位修养,在音乐的优美旋律中,体会音乐之美,感悟哲理,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中国传统节日是文化的结晶,古人的智慧,因此,将传统节日文化引入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之中,是可行的教育方式,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小学音乐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音乐教学 有效方法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06.038
  现在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中,包含了许多的传统文化内容,因此,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也要合理地对学生民族意识进行培养与提升,让学生可以拥有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观念。在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精彩,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立国家文明的整体框架。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缩影,能体现出国家实力,对国家的整体经济发展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引入传统节日文化,不但可以促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与传承,也能提升音乐教学质量与效率。
  一、挖掘中国传统节日当中的音乐内涵
  中国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载体,用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来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让人们在节日之中,感受道德的力量,净化心灵,升华思想。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思想体现与重要标志,其延伸与发展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表现,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之中,教师应当深入地挖掘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音乐内涵,并且有效地将其应用在实际教学之中。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传承了几千年的文化,不论是在音乐还是美术上,都可以在排在世界前列。音乐与历史的关系,是发展与包含的關系,传统节日与历史的关系也相当于音乐与历史的关系,而历史重要节点就包括传统节日,也就是音乐的文化内涵体现在传统节日与历史的结合基础之上,因此,音乐与传统节日之间是有必然联系的。
  二、挖掘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音乐感知
  在过去,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得是音乐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对音乐文化的感知与认知能力,音乐学科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小学生在这个时期正是处于成长的阶段,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都在发展之中,也有比较强的接受能力,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导入对传统节日音乐的感知能力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音乐深层的鉴赏能力与艺术修养。
  三、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导入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是在历史长河中慢慢演变过来的,中华民族的灵魂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在社会经济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生活节奏逐渐加快,人们开始遗忘传统节日与传统文化,导致许多传统文化慢慢消失。所以,小学音乐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音乐素养培养的时候,要在教学内容中融入传统节日文化元素,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有效地提高学生自身文化水平,也能给学生传递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民族力量。
  四、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好处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小学音乐教师在对学生的教学方案进行规划的时候,可以把教材内容与传统节日文化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这样的方式不但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音乐培养教育,还能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知,倘若在教学中,教师只是简单地给学生讲解理论知识,学生看到的、接收到的也只是课本上的枯燥知识,那么,学生就会对音乐学习逐渐失去兴趣。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应当在教学中把传统节日文化引入教学内容之中,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能激发出学习兴趣与热情,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2.提高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效果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充分利用教学优势,有效地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认知。在中国历史中,有很多民族选择通过歌曲的形式,来记录生活中发生的事,还有很多民族在举行祭祀活动时,同样会选择通过歌曲来进行活动,总体说来,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形式就是通过歌曲来进行的。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含有民族特色的歌曲,让学生感受民族歌曲的独特之处,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认知,有效地提升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效果。
  五、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有效方法
  1.通过歌曲传承传统文化
  在我国古代,有许多节日或者活动中,都会伴随着歌曲,像是宴会、庆祝的时候,又或者是人们劳作的时候,就是通过歌曲来表现气氛的。可以从中看出,歌曲与我国的传统节日以及文化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现代,人们依然会用歌曲来表达心情或是氛围,也能通过歌曲,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挑选一些带有古风元素的歌曲或是有关传统节日文化的影视作品当中的主题曲,让学生可以透过优美的歌曲,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对传统节日文化有更深层的认知,有效地提升学习效率。
  2.通过乐器传承传统文化
  我国向来是礼乐大邦,从古至今的乐器更是多不胜数,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选择我国传统乐器来进行教学,不仅能让学生看到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也能让学生感受到传统乐器的魅力,更能有效地向学生传播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根据历史记载,在秦国初期,就已经出现了三十多种乐器,现在的学生知道或者能够学习的乐器才不过十来种,还主要是以西方乐器为主,像是吉他或者钢琴。所以,小学音乐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选择我国自己的乐器来当作教学乐器使用,多注重选择民族乐器,利用课堂时间,每次进行三到五分钟的演示和讲解,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再私下询问教师,用此等方式来提升学生对于历史的了解,对传统乐器以及文化的认知。   3.通过多媒体传承传统文化
  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教师在规划教学方案时,要合理地把多媒体技术融入教学之中,通过这样的形式,多角度地向学生展现传统节日文化,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传统舞台剧、音乐剧的视频,让学生可以好好地感受一下音乐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教师也可以给学生选择一些戏剧视频,让学生看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与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这样的教学形式,不仅能让学生收获知识,还能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4.把传统节日与音乐结合
  在过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音乐表现形式汇集了歌曲、舞蹈表演、乐器演奏,以及曲艺等,我们的传统音乐文化是璀璨绚丽的,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特色。在实际教学中,音乐教师应当利用不同渠道,把传统节日与音乐相结合,发展学生对音乐文化的基础认知与鉴赏能力,让传统节日与音乐课堂教学能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例如,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不要只是简单地给学生讲解音乐知识,要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等多方面因素,采用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在了解了学生的实际情况之后,教师可以选择和研究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可以在音乐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提高音乐素养,获得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小学音乐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地域特色来进行教學,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节日文化,结合地域特色教学,可以增加音乐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让学生在学习不同地域民族传统音乐的同时,激发出更高的学习热情与兴趣,更能明白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价值。优秀的师资力量是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条件之一。在小学音乐课堂上,音乐教师的示范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很大作用,教师精彩的演奏或者歌唱表演能够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学生参与其中,切身感受,会获得更多的情感体会。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是为了能够让学生提升音乐素养,在教学之中引入传统节日文化,不仅能让学生提升音乐素养,还能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历史与传统节日文化。音乐的力量是伟大的,可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融合了传统节日文化的音乐更是能引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与民族气节。
  参考文献:
  [1] 焦萍萍《刍议中国传统文化与小学音乐教学的融合》,《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第31期。
  [2] 薛媛《浅议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北方音乐》2018年第9期。
  [3] 林云霏《刍议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评鉴》2018年第1期。
  [4] 孙亚《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与小学音乐课堂的融合》,《江苏教育研究》2014年第29期。
其他文献
摘 要:中华文化是我国先辈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地实践和思考得来的,不仅是中国宝贵的财富,也是世界的文化宝藏,因此传承中华文化是每个人的责任。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教育部制定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所有教学科目在教学过程中都要涉猎中华文化,这不仅是对学生的挑战,对于许多初中教师更是挑战。尤其是对初中地理教师来说,这是一场创新性的教学方式。本文将试论初中地理课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意义,以
摘 要:我国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不仅能够丰富高中生的思想,同时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形成更加完整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生物科学虽然属于自然科学,但生物科目中仍然含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在高中生物教学活动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有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因此在开展生物学科教学活动中,需要生物科目与文化内容有效融合,全面提升生物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高中生物 教材 传统文
摘 要: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渗透可以增加美术教学的内涵,对学生的美术素养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教师可以采取教学语言渗透、欣赏渗透、扩展渗透等多种渗透方式,将优秀传统文化有机地融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与品格,同时也强化他们的美术素养。  关键词:小学美术 传统文化 教学渗透 方式研究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06.034  我国文
摘 要:剪纸艺术是最古老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一,是中国民间历史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艺术形态之一。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艺术素养,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承这一技艺,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我校積极开展美术剪纸课教学研究,深度挖掘教学素材,将中国传统剪纸艺术融入课堂教学中,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关键词:美术 剪纸 课堂 传统 传承 DOI:10.12278/j.issn.1009-72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智慧结晶,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位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指出: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选择学习生物的学生而言,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积极寻求有效的教育途径,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进中学生物学教学,让学生在接受生物学教育的同时能学习有关的传统文化知识。充分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小班化教学随之逐渐兴起,由于我国受到人口较多的因素影响,小班化教学的开展一直不太理想。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笔者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体育素材,将传统体育武术套路融入小班化教学中,结合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创设情景等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果,为小班化教学的实施提供了基础和保障。  关键词:传统文化 小学体育 小班化 策略 DOI:10.12278/j.iss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关于学生的素质教育成为一线教师和教学辅助行业不断重视并加强与巩固教学成果的重要教研阵地。根据教育部的指导意见,要全面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平衡发展。为了能够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美术课堂教育需要进一步强化其“美”学教学理念和学科功能。本文从传统文化对小学美术教育的影响问题的讨论着手,深入分析传统文化对美术教学的意义,提出具有建设性和实用性
摘 要:生物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其主要以探究地球上的生命为主要的探索内容,其中包括万象,包含了对人体的探索,也涵盖了对于其他生物的探索,而其宗旨就是强调事物的发展,并尊重生命。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理念不谋而合,传统文化中也强调对于生命的尊重,乃至于诞生了兼爱、非攻的理念,并且强调事物的发展,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哲学领域范畴的重要研究内容。这种情况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充分地融入传统文化成为关键,而
摘 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对向幼儿介绍我国各民族文化、让他们感受到祖国文化的丰富及多样性提出了明确要求,体现出幼儿园教育对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视,需要幼儿园教师们通过合理的方式将传统文化渗透到教育中,以不断丰富幼儿的文化素养,从小就开始培养他们的民族文化自信。本文分析传统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探讨如何有效将其融入教育活动中。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幼儿教育活动 价值 思考 DOI:10.1
摘 要:在幼儿园教育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学,不仅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资源,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核心素养。本文对优秀传统文化与幼儿园教育的融合进行了深度探讨,论述了幼儿园教育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并提出了如何提升优秀传统文化与幼儿教育相融合的有关建议,希望能够为促进幼儿教育的良好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 优秀传统文化 融合 实践 DOI:10.12278/j.issn.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