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规划、巧思辨、亲体验:打造适宜的班级区域环境

来源 :儿童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yshish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班级是孩子们共同生活、游戏和学习的地方,按照惯例,学期初教师就会围绕本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目标规划区域布置环境、投放材料,因而区域环境是教师“有准备的环境”.但教师花费了很多的时间、精力、财力和物力打造的区域环境是否都是孩子想要的?教室的区域布局是否都能与孩子产生互动?提前预设好的班级区域环境能否有效支持幼儿的发展?
其他文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幼儿一日生活,要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幼儿正处于习惯的养成期,怎样才能培养幼儿良好常规呢?下面我将结合工作中的小案例从四个方面谈谈良好常规的培养.
期刊
中班幼儿的情感发展正随着年龄的增长由自己的“小家”向幼儿园的“大家”过渡,并逐渐对养育自己的一方水土——家乡产生兴趣.因此,幼儿园的园本课程若纳入大量与幼儿生活相关的民俗文化内容,便可有效利用幼儿从小耳濡目染的环境与材料,通过认识、了解自己家乡的传统文化明确自己的文化归属,从而增强个体对民族、对国家的认同感.rn教师可以在园本课程的开展过程中采用多种形式来关注生活中的风土人情,积极提升自己的知识素养,调动家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形成家园合力,通过实践体验活动先让幼儿萌发对集体的归属感,进而产生对家乡地域的归
期刊
自主是为了独立、为了成长,自主让幼儿多了一种成长和交往的方式.蒙台梭利说过:“教育就是激发生命、充实生命,协助孩子们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并帮助他们发展这种精神.”自主入园课程的实施就是让孩子们在自主解决入园时遇到的种种问题中提高他们的自主生活能力.让孩子自主入园,家长们难免会战战兢兢、思前想后,担心孩子会不会哭?会不会找不到教室?孩子的大包小包怎么拿?我们的老师可以吗?我们的孩子愿意吗?那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期刊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下称《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共同进行的.要珍惜游戏与生活的特殊性和价值.”教师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游戏之中”,以实现游戏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教师应从现实生活中寻找并发现有益的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游戏的吸引力,将知识、技能及道德素养还原成为游戏的经验,让幼儿充分感受世界的趣味.教师要依据幼儿的生活经验来制定和实施课程,课程所要展开的整个过程就是幼儿对于生活的理解.
秋天是庄稼成熟的季节,幼儿园里的藤蔓爬满了沙水区的栅栏,藤蔓上还挂着了一个个圆滚滚的佛手瓜.你们知道吗?一根根挂满果实的藤蔓,一群果实下的孩子们,他们之间将发生一场生动有趣的课程故事.rn1 快看,这是什么瓜rn升旗仪式前,孩子们提前来到了操场,两位宝贝发现了藤蔓上挂的佛手瓜,瞬间被吸引过去,叽叽喳喳地讨论着.rn辰辰问:“这是什么瓜,你知道吗?”rn果儿说:“它好像是南瓜还是黄瓜?”rn辰辰说:“不是,南瓜更圆,黄瓜更长.”rn果儿提议:“我们问问其他小朋友吧!”
期刊
今天吃什么?rn开学第一天,有好几个孩子问我:“老师,我们今天中午吃什么呀?”我说:“休息了这么长时间,你们是不是很想念幼儿园的午餐呀?但是我也不知道今天中午吃什么,你们知道哪里可以看到今天吃什么吗?”孩子们有的说要问园长,有的说去问食堂的阿姨就知道了.这时,站在一旁的轩轩说:“我们可以看楼下的菜单呀,早上妈妈送我入园的时候我还看到了呢!”轩轩口中的菜单正是一楼大厅的每周食谱.
期刊
野探区中的一切,对于小班孩子来说都是新鲜有趣的.这天,孩子们正在玩寻宝游戏,突然泽泽发现了几个黑黑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孩子们展开了探索.rn小小核桃把门儿开rn核桃是可以吃的,但是这么硬的壳怎么打开呢?心心想到了一个好办法——用石头砸.他找到一块石头,把核桃放在假山上敲了起来,“咚咚咚”的声音让孩子越敲越起劲.无奈石头太小,加上力量不够,孩子们并没有将核桃敲开.浩浩又找来一块大一点的石头,结果也没有敲开.野探区中孩子们把能用的石头都看了,大的根本搬不动,小的又敲不开.
期刊
幼儿园里的花儿谢了又开,树木一圈一圈地刻画着自己的年轮,眨眼间,蝉鸣声又唤醒了一个夏天.当大班的孩子在阳光下宣誓成为一名“预备小学生”时,毕业就真的离他们不远了.rn毕业之前,孩子们参观了小学,了解了即将迎来的人生新阶段——小学生跳绳厉害吗?小学是不是有很多作业?诸多问题诉说着他们对小学生活的渴望与疑惑.直到孩子们问到:“我们上了小学是不是就不能回幼儿园了?”“小学是不是没有\'丛林野战\'和滑滑梯?”“我想老师和小朋友了怎么办?”……我才意识到孩子们对幼儿园多么留恋与不舍.rn在这段告别的日子里
期刊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幼儿园的工作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只有家园密切合作,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提高幼儿园的保教质量,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的能动作用.rn为了相对全面地了解家长对幼儿园保教质量总体满意度的情况,我园通过调查问卷发现:中班家长对幼儿园总体满意度的均值低于大班家长和小班家长.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中班家长对幼儿园总体满意度偏低呢?
玩沙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之一,在一方小天地里,孩子们可以尽情地释放天性.玩沙初期,孩子们挖地道、寻宝,以挖沙、装沙为主.到了小班下学期,孩子们对玩沙游戏己经积累了一定经验,他们开始尝试在与同伴的交往和互动中获取经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