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冬油菜高效种植模式及栽培技术研究

来源 :种子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m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西藏高寒地区种植农作物时,要考虑到作物对西藏气候环境的适应性。而油菜是西藏地区三大农业产业之一,对促进西藏农业经济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根据西藏冬油菜种植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探讨冬油菜高产种植模式以及栽培技术,对提高冬油菜的产量以及质量积极作用。
  关键词:冬油菜;西藏地区;高效种植模式;栽培技术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13-0114-01       中图分类号: S965.25       文献标志码: B
  1   西藏冬油菜种植研究背景
  西藏地区的气候条件比较恶劣,属于一年一季农业生产区,大部农业耕作区种植农作物是两季不足、一季有余。尤其是早春和冬季有大量耕地被闲置,并且这一时期西藏地区的降水较少,空气比较干燥,土壤的表面比较疏松,会形成覆土层,容易导致土壤风蚀情况加重,对生态环境产生极大的破坏作用。而冬油菜在西藏地区种植时,在头年的8月下旬至9月上旬播种到次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即可成熟,收获后可以在冬油菜种植地上复种马铃薯、荞麦、箭舌豌豆以及青饲玉米等农作物,并且复种的农作物产量以及质量与正茬种植的产品标准相一致。因此,对冬油菜后茬复种的苦荞、箭舌豌豆、马铃薯等作物的种植模式进行研究和分析,对探索冬油菜在西藏地区进行种植的高效模式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有利于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高效的农业经济产业链,对促进西藏地区农业经济结构的改善有重要意义[1]。
  2   西藏冬油菜高效种植模式
  2.1   西藏冬油菜种植模式
  在西藏种植冬油菜是一般是前一年8月下旬播种到次年6月中旬到下旬收获,然后在油菜种植地上复种马铃薯、苦荞、箭舌豌豆、早熟青稞等农作物。利用这种种植方式,可以形成高效种植模式,主要包括冬油菜—荞麦、冬油菜—早熟青稞、冬油菜—马铃薯、冬油菜—箭舌豌豆等种植模式,这些种植模式都是一年两熟的栽培模式,可以大大提高西藏地区耕地的利用率,提高耕地的经济效益。并且这些复种的农作物产量与正茬相比相当:马铃薯平均产量达到1 410 kg/667 m2,苦荞的平均产量达到250 kg/667 m2,青饲玉米平均产量达到3 134 kg/667 m2,而早熟青稞的平均产量达到65 kg/667 m2,箭舌豌豆的平均产量达到2 665 kg/667 m2。因此,冬油菜高效种植模式可以确保后茬种植产量以及品质,有利于发展西藏地区的农业经济[2]。
  2.2   西藏冬油菜栽培技术
  在对西藏冬油菜进行种植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高效高产的栽培技术开展种植过程,才能够保证油菜的产量,确保地块的土壤肥力,为后茬作物提供良好的种植基础。
  首先,在选择品种的过程中,必须选择与西藏地区气候条件相适应的优良品种,增强油菜品种的抗病能力以及环境适应能力,这样才能够为冬油菜的产量以及质量做好基础保障。
  其次,在对地块进行选择的过程中,要选择肥力条件比较好、排灌设施齐全的地块。集中连片的地块是种植油菜的首要选择,并且在种植区域内不能种植十字花科作物。在一个在耕作区内最好只种植一个油菜品种,这样可以防止异花授粉,影响冬油菜的品质。
  再次,在播种的过程中使用播种机进行播种,具有排量稳定、下种均匀的特性,可以对株距进行准确控制,并且能够保证播种的深度相一致。一般情况下,在3月底至4月中旬即可播种,每667 m2地的种子量为1.5~2 kg。在播种的过程中,还要将油菜种子与肥料按照科学的比例进行配比,种子、肥料的比例为1∶5,这样能够保证油菜的出苗率。
  最后,对冬油菜的后茬作物进行播种时,要根据不同的作物类型采取合适的播种方式:①马铃薯主要采取的是切块点播,株距要控制在30 cm左右,垄距为40 cm;②苦荞采用的是条播方式,深度要控制在4~6 cm,行距控制在20 cm左右;③早熟青稞采用的是条播方式,深度在3~4 cm,行距为35 cm;④对青饲玉米主要采取的是拉线开沟进行定位穴播的方式。每穴种子为2粒,深度控制在4~5 cm,株距为20 cm,行距为40 cm,这样能够保证青饲玉米的出苗率;⑤对箭舌豌豆进行播种时,采用的是条播方式,深度为4~6 cm,行距为30 cm,在播种后要及时覆土并且要保证覆土的均匀性[3-5]。
  3   西藏冬油菜高效田间管理
  对冬油菜进行田间管理的过程中,主要是进行越冬前管理、越冬期管理以及越冬后管理。首先,在越冬期管理时,要控制种植密度,油菜出苗3~5片真叶时就要进行间苗,保证留下的油菜苗的质量。油菜苗要控制在6万株/667 m2左右,同时要进行除草以及灌溉工作。其次,对越冬期油菜进行管理时,要防止油菜幼苗受到牲畜危害。在这期间,严禁采摘叶片,禁止在田间放牧牛羊。最后,对越冬后油菜进行管理时,主要是进行除草,并适当灌溉以及追肥。追肥以尿素为主,肥量为5 kg/667 m2。在出花期,可以外喷磷酸二氢钾水溶液,浓度在2%~3%,而在油菜生育期间,要根据田间的病虫害情况进行及时防治工作[6]。
  对冬油菜的后茬作物进行管理时,主要是对苗期进行管理,出苗后要及时做好查苗和补苗工作,防止出现缺苗断垄的情况,同时要做好除草工作,确保土壤肥力,同时防止病虫害侵害后茬作物。
  4   结语
  总而言之,为了确保西藏冬油菜高效种植模式的发展与完善,最好根据种植地块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適的后茬作物,确保后茬作物的产量以及品质,才能充分发挥一年两熟耕作模式的优势,促进西藏地区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 1 ] 尼玛卓玛,袁玉婷,唐琳,等.西藏冬油菜引种观察试验初报[J].西藏农业科技,2012,34(1):7-9.
  [ 2 ] 杨涛,米玛次仁,任伟,等.西藏山南地区冬油菜引种观察试验初报[J].西藏农业科技,2014,36(4):13-16.
  [ 3 ] 鲁剑巍,任涛,丛日环,等.我国油菜施肥状况及施肥技术研究展望[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8,40(5):712-720.
  [ 4 ] 高书凤.冬油菜—下茬不同作物高效种植模式[J].中国园艺文摘,2011,27(6):18-20.
  [ 5 ] 罗春华,梁开祥,邹文华.春播四季豆—秋播四季豆—冬油菜高效种植模式[J].中国农技推广,2017,33(2):38-39.
  [ 6 ] 李林.夏花生—冬油菜高效种植模式[J].湖南农业,2015(4):12-13.
  (收稿日期:2019-09-23)
其他文献
摘 要:刺槐适宜生长在海拔较高的地区,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和生命力。为了尽快将这一优良品种进行推广,为生产提供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育苗技术,该试验在研究和借鉴省内外先进实用技术的基础上,从苗圃地选择、苗木培育、整地施肥建园、种子处理整形修剪、播种方法、肥水管理、松土除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入手,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刺槐育苗技术。  关键词:刺槐;育苗;技术  1 圃地选择  选择水源充足且排水条件
摘 要:水稻是云南地区广泛种植的作物,是云南省的主要粮食产业。云南省选育了一些优良的水稻品种,积极推广和发展优质水稻的种植。种植水稻可以提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对于优质水稻的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受到广泛重视。  关键词:水稻;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8)02-0067-02 中图分类号: S435.11;S511 文献标志码: B  1 选用适宜的品种
摘 要:以江西省为例,简述了水稻病虫害的规律,对如何利用绿色健康的防控技术减少甚至消灭水稻病虫害作出了探讨。  关键词:水稻种植;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应用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16-0085-01 中图分类号: S435.11 文献标志码: B  水稻高產栽培技术是一项复杂性的技术,包括选种、育苗、移植、施肥、防治病虫害等主要环节。在过去,我国常采用化学技术来
摘 要:在近些年,由于气候多样性变化以及环境污染等,对于森林生态系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生物的多样性降低,使得林业发生生物灾害的情况逐年上升,林业发生生物灾害的面积越来越扩大,影响林业生态稳定的生物灾害种类也在逐渐递增。为了有效地遏制当前的情况,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在林业有害生物的基础上探讨了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防治措施,并论述其防治方法的应用。  关键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法;应用  在人们发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09-0127-02 中图分类号: S435.11 文献标志码: A  摘 要: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也是人民群众的重要主食来源之一,为了提高水稻的质量和产量,保证我国粮食的正常供应,对水稻病虫害的农业防治尤为重要。通过分析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现状和水稻病虫害研究面临的新问题,以此为未来水稻病虫害的农业防治研究发展方向提供借鉴作用。  
背景:过强的创伤应激能引起免疫调节失衡,导致免疫抑制.补益类中药复方可通过对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减轻创伤早期过强的应激性损伤,控制伤后早期炎性细胞的过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不断加快,使生态环境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而在生态环境的发展过程中,营造林技术已经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优质高效的营造林技术不仅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还利于带动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主要就优质高效营造林技术进行了分析,对其应用实践进行了一些解读。  关键词:营造林技术;优质高效;应用实践  文章编号: 1005-2690(20
摘 要:榛子是辽宁省丘陵山区的宝贵资源特产,是发展山区经济的重要途径。但目前榛林管理还多处于粗放经营状态,缺乏除杂补植、防虫施药、施肥等科学管理措施,产量与先进地区相比还很低。因此,加强榛林管理很有必要。  关键词:野生;平榛;园艺;栽培技术  1 野生平榛园艺化栽培简介  平榛主要分布在开原市、铁岭县、西丰县、昌图县等(市)县。区域内资源蕴藏量最大,平榛的品质好,具有本地品牌优势。作为优良野生干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林业资源的需求也在逐渐提高,林业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在我国林业发展的过程中,森林经营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森林培育也有助于促进我国林业的生产和发展。因此,要了解森林经营分类的基本原则,而且还要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森林培育,这样有助于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介绍了森林经营分类的基本原则,并针对森林培育提出了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森林经营分类;
摘 要:云杉作为西北地区造林的重要树种,其对于城乡绿化、防护林营造以及农民创收等均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由于云杉自身出苗率低、早期封顶以及生长缓慢等特征,导致云杉整体的种植效果不够理想。针对上述问题,此次研究以青海地区为例,系统阐述了云杉播种育苗管理技术,旨在通过播种育苗管理技术的优化,提高云杉种植质量。  关键词:云杉;播种育苗管理;青海地区  云杉作为西北地区极为常见的一种树种,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