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甘油如何吃疗效最佳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m5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硝酸甘油是常用的“救心药”“救命药”,2009年12月本刊谈了它的保管,而它的使用其实也是很有讲究的。
  
  硝酸甘油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最有效的短效抗心绞痛药物,适用于急性发作的患者。它可缓解各类心绞痛,如劳累诱发的典型心绞痛、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变异型心绞痛以及不稳定型心绞痛等,舌下含服1分钟后即可起效。虽然硝酸甘油很常用,但使用硝酸甘油却大有学问。每个冠心病患者都应该正确掌握硝酸甘油的使用方法。
  
  必须将硝酸甘油含于舌下
  
  舌下含化硝酸甘油为缓解心绞痛的最佳给药途径。心绞痛急性发作时,患者应立即将硝酸甘油含于舌下。硝酸甘油稍带甜味并有刺激性,含在舌下有烧灼感,这也是药物有效的标志之一。硝酸甘油不能吞服,这是因为吞服的硝酸甘油在吸收过程中必须通过肝脏,在肝脏中绝大部分的硝酸甘油被灭活,使药效大大降低。而把硝酸甘油含在舌下,舌头下面有许多血管,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不但起效快,而且药效不会降低,生物利用度可高达80%。若将药物迅速嚼碎后含于舌下,吸收会更快,作用也更迅速。
  心绞痛发作时,应立即舌下含化硝酸甘油1片。如不见效,隔5分钟再含化1片,可以连续应用3次。需要注意的是:一般不超过3次,若15分钟后仍无明显效果,应立即将患者送往医院救治。
  
  用硝酸甘油需防低血压
  
  舌下含化硝酸甘油应采取坐位,最好是靠坐在沙发、藤椅或其他宽大的椅子上。不主张躺着、站着含药,这是因为硝酸甘油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平卧位时会因回心血量增加而加重心脏负担,影响疗效。站位时由于心脑供血不足易出现晕厥。
  硝酸甘油能使脑压和眼压升高,青光眼、脑出血患者应谨慎使用。
  
  提前半小时服硝酸甘油
  
  硝酸甘油可以预防性使用。冠心病患者在预知肯定会用力或参加大活动前,可先含硝酸甘油以避免心绞痛发作。例如,在餐后、大便时,患者很容易出现心绞痛,可在进餐时和大便前先含硝酸甘油以预防发作。
  编辑/于嘉男 yujianan@jtyy.com
  
  >>小贴士
  
  硝酸甘油4大使用误区
  误区一:吃药用水吞由于舌下含化硝酸甘油,会产生一定的烧灼感,所以有些患者便采取用水吞服药物的方法。需要指出的是,用水吞服硝酸甘油不但起效慢,并且由于肝脏对其有降解作用,只有约8%的药物成分被吸收,所以根本起不到应有的治疗效果。
  误区二:忽视不良反应硝酸甘油的不良反应主要有体位性低血压和颅压、眼压升高等,所以青光眼、脑出血患者应当慎用。另外,含服硝酸甘油时,应从小剂量(0.3毫克)开始,并且尽量采用坐卧位来含药。
  误区三:保存不得当硝酸甘油的挥发性很强,遇光后药性也不稳定,所以应放在棕色的毛玻璃瓶内存放,并旋紧盖子密闭保存。患者携带硝酸甘油外出时,应注意避免放在贴身的衣服兜里,以免时间长了,药物受体温的影响而降低药效。
  误区四:忽视有效期国产的硝酸甘油,有效期一般为1年时间,而进口的硝酸甘油,有效期则为2年,但是,如果病人经常反复打开药瓶的盖子,则会影响有效期,让有效期变短,可能只有3~6个月。同时,每次取药时,应快开快盖,用后盖子一定要盖紧。
其他文献
我叫红细胞,也叫红血球,是主人血液中数量最多、存活最久、行程最长、工作最忙的成员。
提起阑尾,人们首先会想到阑尾炎。急性阑尾炎是最为常见的急腹症,约占外科住院患者的10%~15%。因此,人们对它的印象可不怎么样——对人体而言好像没什么功用,却总是“惹麻烦”。那么,阑尾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它完全是个多余的器官吗?  “麻烦制造者”    阑尾是位于盲肠末端的一段细长盲管,长约5~7厘米。它状似蚯蚓,突出于肠子外边,可自由活动,就像一条小尾巴。  阑尾实际上是人体的一个退化器官。由于是
胡大妈是某中学的退休教师,患骨质疏松症已多年,常年腰腿痛,还曾经两次骨折。50多岁的人,背就驼了。医生告诉她要长期补钙,所以每天都按时服用钙片,从未间断过。  前些日子,胡大妈因为头晕、头痛反复出现,便去医院看病检查,结果是血压出了问题,收缩压是180毫米汞柱,舒张压也达100毫米汞柱,必须马上降压。医生开的处方是硝苯地平等降压药,还让她定期测量血压。  回到家里后,胡大妈认真地阅读药品说明书,看
流鼻血,又名鼻衄、鼻出血,是指由于鼻孔内的毛细血管脆弱,血管受到破坏后,血液从鼻孔里流出的现象。很多人对流鼻血不加重视,每次都是草草止住出血了事。可是您是否知道,流鼻血不是简单的“鼻子出点血”,它还可能是一些全身疾病的征兆。如果鼻出血反复出现,您可就要仔细辨一辨它的原因了。    >> 就诊指南  科室选择耳鼻喉科  诊疗提示流鼻血时,一般人都习惯于将头向后仰,鼻孔朝上,然而这样不但不易止血,后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