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PLC-Q-Exactive-MS和HPLC-MS/MS技术的小儿解感颗粒定性与定量分析

来源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lofl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小儿解感颗粒化学成分快速鉴定及定量分析方法。方法:定性分析采用Agilent ZORBAX SB - Aq色谱柱(4.6 mm×1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A)-0.1%甲酸水(B),流速为0.30 mL·min-1,柱温40 ℃,进样量5 μL,质谱采用正、负离子扫描,扫描范围m/z 110~1 200。定量分析采用Shim-pack GIST-HP C18色谱柱(2.1 mm×100 mm,3 μm),流动相为甲醇(A)-0.1%甲酸水(B),流速0.25 mL·min-1,柱温35 ℃,进样量为3 μL,多反应监测(MRM)正、负离子切换监测模式。结果:在小儿解感颗粒中鉴别出63个成分,包括40个黄酮类、9个三萜类、7个有机酸类、4个脂肪酸类和3个氨基酸类成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柴胡皂苷a、黄芩苷、柴胡皂苷d、黄芩素、芦丁、甘草苷在线性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1),加样回收率范围在100.2%~104.9%。3批解感颗粒中6个成分的质量分数范围分别为0.062~0.068、15.144~16.245、0.306~0.336、0.658~0.694、0.013~0.014、0.449~0.475 mg·g-1。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小儿解感颗粒的质量控制。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上皮样肉瘤(epithelioid sarcoma, E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E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60和39岁,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无痛性肿物。例1曾误诊为非典型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及腱鞘巨细胞瘤,例2误诊为血管球瘤。镜下肿瘤细胞结节状浸润性生长,例1可见单核组织样细胞及散在破骨样多核巨细胞伴软骨化
我国医学伦理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理论认识失准、实践操作失范、伦理决策失效等问题。从医学伦理教育的视角来分析,主要原因包括医学伦理教育目标重理论轻实践、教育理念重技能轻素养、课程设置重模块轻整合、教学方式重灌输轻探究。应创新医学伦理教育目标、教育理念、课程模式和教学方式,建立医学伦理教育协同机制、知识整合机制、精神涵养机制和知识探究机制,提升医学伦理素养和医学伦理决策能力。
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公共意识,必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既要从大处着眼分析整体课程内容,又要从小处着手落实课堂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公共生活,为培养学生的公共意识奠定基础。
目的 全面系统地探究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GAD)之上热下寒证的症状特点。方法 使用广泛性焦虑障碍中医证候调查表评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门诊收治的168例GAD患者的中医四诊信息与西医精神症状信息。专家判定其中100例为上热下寒证患者,68例为非上热下寒证患者。通过频数分析研究上热下寒证的常见寒、热症状分布特点。通过层次聚类分析GAD之
报纸
目的 构建和验证基于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及影像学指标的脑卒中后的认知功能障碍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及患者随访完善资料收集,发病后3个月进行认知功能检测,以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评分≤26分定义为认知功能障碍。采用最优子集回归分析筛选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认知障碍预测模型的构建,使用C-指数、校准图和临床决策曲线分析评价模型的区分度、一致性和临床可用性,并绘制列线图。结果 筛选
目的:建立HPLC-MS/MS同时测定心脑静片中10个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18(50 mm×2.1 mm,1.8μm)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4 mL·min-1,柱温为30℃,进样量为1μL;质谱采用负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10个成分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
<正>学校秉持"活动促成长"的教育理念,为学生搭建发展阶梯。实践育人,提升学生道德素养。一是积极开展"童心唱响新时代""启梦远航""我和小树有约"等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关心身边的事物,帮助学生逐步社会化;二是开展"童心慧梦""欢乐元宵""国旗下成长"等对外展示活动,促进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
期刊
我国公路工程正处于高速、高质量发展时期,但随着内外部环境变化影响,如征地拆迁的不确定性、材料价格上涨等不确定因素,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建设投资超估、资金不到位等风险,且不能有效解决。文章主要从技术管理角度结合实际情况,对公路工程项目设计优化管理进行探讨,并提出了公路工程设计优化管理路径和措施,为类似项目顺利实施及实现多方效益提供一定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