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题解决为中心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

来源 :历史教学·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j123z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史料实证,问题解决,收复台湾,康熙帝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9)23-0040-06
   不久前,笔者在一所中学听课时课堂上突发了一点儿小状况。这节课讲的是高二历史选修模块“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中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老师在讲完康熙帝任用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一举攻占澎湖之后,在课件上出示了一则材料:
   (清军攻入台湾时)百姓壶浆相继于路,海兵皆预制清朝旗号以迎王师。
   ——《靖海志》
   没想到,有一个男生突然举手质疑道:“不会吧!欢迎敌对方?这是真的么?”由于这意外的刺激,许多学生也恍然大悟一般,纷纷加入进来,对材料的真实性提出疑问。
   在课后的交流中,笔者和这位老师进行了细致的交流。老师们总是想方设法地设置各种问题,精心准备许多史料,但由于被动接受,学生对史料实证的感受和理解总会大打折扣。而这个问题由学生主动提出,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这时如果能教给他们思考的方法和搜索的路径,最终寻找到答案,在自我内趋力的作用下经历一个小小的研究过程,他们对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史料作用的理解一定会非常深刻。
   对教师而言,这种尝试对于破解目前“三新一旧”过渡阶段的教学困局,研究如何利用旧教材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以应对新高考,尤其具有探索和实践的重要价值。同时,新课标要求学生“通过了解明清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知道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一部分”。①这表明康熙帝收复台湾仍然是未来高中阶段学习的重要内容。
   下面,笔者将结合与这位老师的现场交流以及自己试图从“学生认知”角度出发进行的问题思考和考辨过程做一梳理,以期对同行共同探讨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路径和方法有所启发。
   第一步:分析问题,提供思路
   教师的引导作用正体现在面对问题时的思维方法。在面对学生的质疑时,首先,应该肯定学生的提问:在只有一则史料的情况下,根据孤证不立的史学原则,质疑是非常有科学精神的;另外,台湾海兵与清朝军队属于敌对双方,如此欢迎确实可疑。其次,在上课的情况下,老师不太可能立刻给出全面的论证,但是,我们可以教会学生遇到问题怎样思考。换句话说,如果要想弄清真相,我们应该怎么做?
   思维过程应该分成两方面:(1)如果为假,怎样去分辨?——我们需要调查出处,以了解作者是否有立场倾向;或者出处的史料价值如何。(2)如果为真,可能的原因?——可能是台湾统治不得民心;又或者是清军的策略得当。
   那么,我们的猜想哪一种是正确的呢?给出思考路径之后,教师就可以让感兴趣的同学在课下去查找相关的资料了。
   第二步:查找资料,验证猜想
   这则史料的出处《靖海志》共四卷,用编年体记台湾郑氏四世之事,起明天启七年,讫清康熙二十二年,凡五十七载。前三卷为彭孙贻撰,后一卷由李延昰补编。彭孙贻于1673年去世,因此记录1683年清军入台的只能是李延昰。他生于明崇祯元年(1628年),卒于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曾在桂林参加抗清斗争,明亡后隐居为道士。从其身份和经历来看,他应该没有美化清军的理由。
   学生只要查询《靖海志》一书,就不难发现该书“后记”中写道:“自崇祯十七年三月迄康熙二十二年之文字,又多与阮旻锡‘海上见闻录’相同”,“‘见闻录’之作在前而‘靖海志’则就‘见闻录’加以增订而成者也”。①以此为线索,可继续查找《海上见闻录》中的记载。其文曰:“八月十五日,施将军统率大师至台湾,百姓壶浆相继于路;海兵皆预制清朝旗号,以迎王师”。文字完全相同。那么,其作者是谁?是否有可能受作者主观立场的影响呢?
   经查,“阮氏为郑成功之故吏”,《海上见闻录》“虽撰于清初,然称成功曰‘赐姓’,称其子经曰‘世藩’,称南明诸王及台湾郑氏曰‘海上’,称郑氏抗清之师曰‘海兵’,绝不用‘伪’、‘逆’诸字样”。②从个人经历和行文用语来看,他同样也没有美化清军的理由和迹象。
   “两书虽多相同,而又不全同”。③我们再来对照二人有关此记录的上下文,看看是否可以相互补充以印证此前的猜想:
   从中可以看出,史料与我们的分析路径基本一致:台湾郑氏因郑经死,子克塽继位,因其年幼,政权不稳,其统治下米价极高,人民苦不堪言,民心尽失;另外,清军采取了剿抚并用的政策,一方面海上作战取得大捷,另一方面大力实行厚抚诱降,最终民心散尽的郑氏举国归降。
   问题1:看到这里,不仅是笔者,大概学生也会产生疑问:既然是受降,清军会“攻入”台湾吗?
   我们可以继续查找,根据《台湾府志》所记:“辛酉,经死,子克塽嗣;幼冲在位,政出多门,人心已涣。康熙二十一年,总督姚探知虚实,阴赍札付到台,离散其左右;结傅为霖为内应,垂成事泄,为霖遇害。越癸亥,靖海将军侯施统率舟师进征。六月,由铜山直抵澎湖八罩澚,取虎井、桶盘屿克之。克塽识天命有歸,遂籍府库纳地输诚。”①另外,《清史稿》列传十一中也记载:“八月,琅督兵至鹿耳门,水浅不得入,泊十有二日,潮骤长高丈馀,群舟平入。台湾人咸惊,谓无异成功初至时也。克塽及国轩、锡范率诸将吏出降。”看来,清军当时并非如这位老师所讲的“攻入台湾”,而只是“进入”台湾。②因此,综合当时情境来看,出现材料中的场景应该是可能的。
   第三步:精确锁定,聚焦查询
   以上探究只能推测出现此场景为合理,却仍没有找到更直接的证明材料。因此,在此过程中需要教师进一步给予引导。如:这两本书的作者都不是材料所述事件的当事人。能否找到此事件的直接当事人——施琅的相关史料文献呢?
   施琅撰有《靖海纪事》二卷,按时间先后顺序集中收录了其进军台湾、澎湖及善后措施的奏疏、告示等,另有序、赋、跋、传等,是研究清政府统一台湾的重要著作,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他在《舟师抵台湾疏》中写道:“臣于本月十三日到台湾鹿耳门,伪藩郑克塽遣小船前来接引入港,伪侯刘国轩、伪伯冯锡范率领各伪文武官员到军前迎接。悉于本月十八日削发。臣逐一分发袍、帽、外套、靴全副。其各乡社百姓以及土番,壶浆迎师,接踵而至。臣宣布皇仁,酌量给赏银牌、袍、帽、靴、烟、布匹,咸皆欣欢踊跃。”③从这段描述来看,他当时率军入台湾的确受到了“壶浆迎师”的礼遇。在《靖海纪事》里还有其他材料可作辅证,在此不再赘述。而之所以有此看似匪夷所思的现象出现,除了前述的理由之外,从《靖海纪事·襄壮公传》中还能看到另外两点原因:    其一,收复台湾过程中清军作战非常英勇,过程也极其惨烈:“贼舟大小数百,四出迎敌,炮矢纷纷雨集,烟焰蔽天,咫尺莫辨。我师奋力致命,呼声震天地,无不一当十、百当千。自辰至申,鏖战几尽晷。贼焚杀死亡殆尽,浮尸蔽海,波面皆为之赤。贼帅势穷,夺小舟遁去。遂平三十六岛”。④
   其二,在入台之前施琅已经采取了安定台湾民心的举措:“澎湖既清,居民多惊窜。公急令招徕,戒诸军无秋毫犯。……悉放所获卒归台湾,带伤者济以医药而口粮给之。敌众闻之,皆私相告曰:‘公、仁人也!’莫不感泣,愿内向”。正是有了这些铺垫,才出现了入台时的这番情景:“八月统帅入台湾,市肆不惊,耕耘如故,士民壶浆箪食以迎,皆遮道泣数行下,谓‘我等见公如见父母,但恨晚耳!’”⑤
   问题2:施琅在奏疏中称入台时间为“八月十三日”,而《海上见闻录》中却是“八月十五日”。哪个才是正确的呢?
   通常来讲,作为当事人的施琅所述更为可靠。这与《大清圣祖仁(康熙)皇帝实录》也相吻合:“(戊辰)福建水师提督施琅题报:‘臣于八月十一日率领官兵,自澎湖进发。十三日,入鹿耳门,至台湾。十八日,郑克塽及伪文武官俱已薙发;宣读赦诏,郑克塽等欢呼踊跃,望阙叩头谢恩。……’”⑥
   可作辅证的是,阮旻锡在晚年曾对《海上见闻录》进行过重新修订和补充,在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完稿,并定书名为《海上见闻录定本》,纠正了原稿中的不少错误。比较两个版本就会发现,有些时间已做了修正,比如“原本”上写:六月诸将进攻澎湖;六月十八日,舟次于八罩;二十日早,稳至虎井;二十三日巳刻,南风大发。而在“定本”里却分别为:六月十六日,进攻澎湖;十八日早,舟次于八罩;十八日,移至虎井;二十二日巳刻,南风大发。而“八月十五日”却未改,笔者深疑此为未勘之误。
   为何这个错误未能纠正?这是否与“八月十五日”在清朝收复台湾的史料中曾多次出现有关?比如老师们最常用的康熙帝的诗作《中秋日闻海上捷音》:“万里扶桑早挂弓,水犀军指岛门空。来庭岂为修文德,柔远初非黩武功。牙帐受降秋色外,羽林奏捷月明中。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①为了让学生能对一手史料有比较直观的了解,可以出示此诗所在的目录以及相对应的连续三页的原件。对其进行分析不难看出:康熙二十二年中秋节康熙帝因收到“捷音”,兴奋之余当天曾作两首诗②——除了《中秋日闻海上捷音》,这天夜里他兴奋得难以入眠因而“對月再成绝句”。因为“捷音到阙,时值中秋,对此佳辰,欣闻凯奏”,皇帝高兴得“解是日所御之衣驰赐。”
   问题3:联系上一个问题,既然清军入台时间为八月十三日,这个消息不可能两天就到达京师。那么八月十五日康熙帝赋诗纪念的“捷音”又是什么呢?
   《靖海纪事》中收录了施琅给康熙帝前后所上奏疏19封。其中康熙二十二年即有:
   (1)海逆形势疏(正月二十一日)
   (2)海逆日蹙疏(四月十六日)
   (3)飞报大捷疏(六月二十六日)
   (4)赉书求抚疏(闰六月十一日)
   (5)台湾就抚疏(七月二十四日)
   (6)赉缴册印疏(七月二十九日)
   (7)报入台湾疏(八月初九日)
   (8)舟师抵台湾(疏)(八月十九日)
   (9)恭陈台湾弃留疏(十二月二十二日)
   从内容来看,施琅于八月初九日所奏的《报入台湾疏》可能性最大。在此疏中,施琅明确表示他将“统率水陆官兵船只,拟于十一日开驾(台湾)”。由于有了此前郑克塽先于闰六月初八送降表“虑其诡谲缓兵,难以遽信”后,又于七月十五日再次差人送降书,“是台湾南北地方,俱已效顺”,“此番澎湖克捷,台湾就抚”,③至此时只差一步——入台——即可完成复台大业。这样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想来会以最快的速度送至皇帝手中,当此中秋之日,康熙帝得此音讯,估算时间清军应已入台,心情定是无比畅快,遂赋诗感怀更是情理之中的事。《康熙起居注》中的记载也可以印证这一点。二十二年八月十六日乙卯,谕曰:“施琅独力肩任直入海岛,使年久贼寇顿致穷蹙,其功甚大,应封以侯伯之爵,以昭劳绩。尔等亦与九卿、詹事、科、道会议具奏。”④这俨然已是大局已定,要论功行赏了。
   那么,在当时的条件下,施琅八月初九日的奏疏是否能够在八月十五日抵京呢?对此,笔者查到了三条材料可作为重要证据:
   其一,据学者研究,“清朝通信的时限达到了历史上最快的速度。……康熙派施琅收复台湾,从福建报捷到京师,路程4800多里,也是九天内消息便可递到。”⑤
   其二,陶元藻《全浙诗话》中写道:“迨台湾之乱,冲锋陷阵虽施烺⑥功,然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应时以输军饷,重犒以收士心,俾烺用兵多寡、出师缓急靡不如意者,皆少保(即姚启圣)之力也。刘国轩败,澎湖凯旋,烺于海道奏捷,七日而抵京师,少保遣飞骑,由内地驰报,迟烺二日,烺先封靖海侯矣,岂非命哉?”⑦
   其三,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中记《姚熙之尚书事略》:“八月癸亥,⑧克塽以台湾降。自康熙十三年用兵,至二十二年,福建平,时北风正利,施由海道奏捷,七日抵京师。公由驿驰报,后施二日。圣祖得施疏,大喜,策勋在平滇诸将上,封施公靖海侯。”⑨
   陶、李二人所述抵达京师的消息有所不同,陶元藻所记为“澎湖凯旋”,而李元度则为“克塽以台湾降”。康熙帝起居注中,二十二年七月初七中已记有“施琅奏报郑克塽进投诚表事”,①因此陶元藻所记必有误;如前述八月十三日台湾降,此消息不可能在两天内抵京,因此李元度所记亦有误。而从报讯时效来看,三则材料却是完全吻合的。(姚启圣)从陆上驿传报捷大概九天可到,而施琅从海道报捷却七日可至。其所奏《报入台湾疏》在时间上也对得上。因此,康熙帝八月十五中秋节所得的“捷音”很有可能正是此奏疏。
   第四步:按图索骥,延展思路    问题4:不仅是上述材料,在《靖海志》中也曾多次提及姚启圣。姚启圣是何许人也?他对清军收复台湾有何贡献?为什么说“然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应时以输军饷,重犒以收士心……皆少保(即姚启圣)之力也”?
   围绕这个问题,不难查到《清史稿》卷二百二十四“列传十一”中所载:“诏用施琅为水师提督,与启圣规取台湾。”姚启圣于康熙十七年至二十二年(1678—1683)任职福建总督。2004年出版的《台湾文献汇刊》收录的《忧畏轩奏疏》和《忧畏轩文告》保存了姚启圣在福建总督任上施政的大量档案资料,是研究其治理福建和准备统一台湾的一手史料。
   他“首倡剿灭台湾之议,坚任荡平海贼之事,设间设谋,用剿用抚,数载苦心。”②他还三次保举施琅,并多方查证洗脱其遭廷臣怀疑的把柄,③使其终被康熙帝起用。在施琅大军出征之时,姚启圣负责在后勤上积极筹集军饷、筹办军需。施琅在《飞报大捷疏》中说姚启圣“捐造船只,捐养水兵,与臣共勷大举,仍又亲来厦门弹压,殚心催缵粮饷,挽运不匮,加以厚资犒赏将弁,三军莫不激励思奋。今日克取澎湖之大捷,皆督臣赏赉鼓舞之功,乃有此成效也”。④
   《清史稿》卷二百六十“列传四十七”中记载:“及锦死,子克塽仍其爵……(启圣)多以金帛间其党与。……二十二年六月,琅进攻台湾,取澎湖。启圣驻厦门督馈运,以大舟载金、缯、货、米至军,大赉降卒,遣之归。”可见,姚启圣还采取了一系列离间和招抚等措施,对郑军进行政治瓦解,而且成效显著。被放回台湾的官兵“展转相告,欢声动地。诸伪将伪兵闻之,争欲自投来归,禁之不能止。刘国轩自澎湖败还,固已胆落;至是,见人情大率已解散,始决计劝克塽归附矣。”⑤因此,《八旗通志初集》中评述说:“战功属靖逆侯施琅,而平日招携设间,以离贼心,则启圣之力为多”。⑥
   正是由于有了姚启圣尽心尽力地招抚纳降、筹集粮饷,“八月十三日,施琅率军自澎湖进发台湾,不费一枪一弹,顺利收取台湾。”⑦通过姚启圣的相关史料,学生对于清军的攻心战术、清军取胜以及台湾降清的原因将会形成更深刻、细致的理解。
   第五步:综合对比,揭示真相
   问题5:郑克塽的降书中是否有线索,能够解答为何会“海兵皆预制清朝旗号,以迎王师”?
   在其第二次所上降书中写道:“箪壶缓迎于周旅,干羽烦舞于虞阶。”其中提到的“箪壶缓迎于周旅”应与下文缴纳册印,“謹籍土地人民,待命境上”一样,为的是表示自己“倾心而向化”的态度,以期获得“圣恩”,能够“独念臣全家骨肉,强半孺呱;木系南人,不谙北土。合无乞就近闽地方,拨赐田庄、庐屋,俾免流移之苦,且获养赡之资。”⑧值得注意的是,降书全篇依然没有提到“海兵皆预制清朝旗号”。
   那么,《海上见闻录》所记这一幕,到底从可而来呢?阮旻锡在“定本”自序里说:“曰见,则目所亲睹,曰闻,则就其人目所亲睹者而闻之,或得诸退将宿卒,或得诸故老遗民。”①但是,作为此事件的直接当事人和目击者的郑克塽和施琅竟然都未提及,那么“海兵皆预制清朝旗号”显得颇为可疑。
   关于当时的情形,江日昇《台湾外志》中写道:郑克塽得知施琅将到,“仍差仕隆同礼官郑斌暨父老彩旗鼓乐,坐小船出鹿耳门迎接。克塽率国轩、锡范……文武俱列队,并(土)番人民等齐集海埏,恭迎王师。琅等诸船因风轻微,至十三日方到。”②江日昇在此事件之后仅二十一年就完成书稿,他也只提及“彩旗鼓乐”,同样也没有记“预制清朝旗号”事。看来这只是孤证,不足采信。考证至此,清军入台的场景已经比较清晰了。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指出,“史料实证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必要途径”。③而所谓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④
   前文所述的史料搜集和解读基本沿着“发现问题——搜索史料——在比较中发现新问题——继续搜索——综合分析——问题解决”的路径进行,大体呈现了笔者对一则可疑史料的考辨过程,其间自然生成了几个小问题。只要教师点拨到位,让学生看到相应的史料,相信其中的大多数问题学生都能想到,甚至可能会有其他更有意思的问题产生。在受到问题驱动进行主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将会有多方面的收获与成长:其一,历史知识层面,他们能够对清朝收复台湾的相关史实有更丰富、立体的了解。其二,史料素养层面,学生学会了区分史料的不同类型,尝试了从多种渠道获取相关史料(层次1);认识了不同类型史料的不同价值,对史料在历史叙述中的作用有所体会(层次2);能够对与此问题相关的史料进行整理和辨析,并进行互证(层次3);尝试在辨别作者意图的基础上利用史料,在梳理和解答相关问题时,有助于训练和达成“能够恰当地运用史料对所探究问题进行论述”(层次4)的素养层次。其三,理解认识方面,他们将会理解清政府收复台湾是历史合力的结果,从人物角度来说,“以圣祖之神武,辅以姚启圣之谋、施琅之勇,竭智尽锐,仅而克之”,⑤康熙帝、姚启圣和施琅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等。
   笔者认为,教师与其一厢情愿地设置情境,远不如抓住学生自然生发的问题进行引导和探究更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在探究的开始要帮助学生明确思考的起点和路径,在学生行动的同时甚至之前教师应进行先行研究(本文前述考证过程正是在这一点上的尝试),这样才能在学生需要帮助时给予恰当和适时的指导。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应注意指导学生充分运用好网络资源,前文所述的许多史料都可以在网上找到。因为写作之需,笔者经常到国家图书馆查阅、核对文献,在不断接近真相时即使身为成年人也深感探索之喜悦。笔者坚信,有了内在生发的问题作指引,在不断地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会被大大激发,他们的史料实证素养也必定能潜移默化地得到提升。
  【作者简介】贾海燕,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历史教研员。
  【实习编辑:金达】
其他文献
?眼关键词?演历史细节,兴趣,华盛顿,《独立宣言》  ?眼中图分类号?演G63 ?眼文献标识码?演B ?眼文章编号?演0457-6241(2014)03-0042-03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听到学生类似的抱怨:“老师,历史知识离我们好远啊,总也记不住,如果历史知识有生命力就好了。”很多教师的回答是:“记不住就反复背,多背几次就记住了。”其实,曾是学生的我们自己也知道,这种回答苍白无力,无法让学生
刘俊利老师曾倡导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把五类意识作为主要目标,其中主要包括现实意识、证据意识、融合意识、问题意识、分层意识等。①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一课,笔者经过多次磨合,觉得探究的空间较大。为此,力求在教学中稳扎稳打,创设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凸显“三维”目标,切实实施五类意识,以确保课堂教学的实效。  一、教材分析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是人教版高中历史战争模块单元一的最后一课,起到了承
[关键词]美苏争锋,批判思维,用教材教  新课程改革主张以“用教材教”取代“教教材”,认为这是“区分新旧教学的分水岭”。所谓“用教材教”,就是把教材当做对话的媒介,其目的不是“要学生记住一些事实性知识”,而是“获得提问与反思的能力”。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老师认为引入史料来印证教材的观点就是“用教材教”。其实,这依然是盲目地信奉教材,并没有理性地反思教材中的问题及相关证据。之所以如此,并非教师不想
只有在实现自身近代化的过程中,中国才能真正抵抗一个近代化了的侵略者。这是历史着意赋予近代中国反侵略和反封建的同一性。先进的人们之所以为先进,就因为他们深浅不同地体会和理解了这一历史趋势,所以,力求用自觉的改革来实现中国的自强,并以此阻止来自外国的进逼;顽固的人们之所以为顽固,就因为他们抱残守缺,一厢情愿地指望用封建主义来打败资本主义。这种改革和反改革曾经形成争论冲突,并贯穿于近代史的每一环节而构成
关键词 中山装,政治意义,历史真实,史料实证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演0457-6241(2018)11-0067-06  2004年版岳麓高中历史新课标教材必修二第13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在有关中山装的小字部分是这样描述的:“中山装造型的含义:前襟四只口袋代表立国之四维:礼、义、廉、耻;袋盖为倒笔架形,寓为以文治国;依据国民党的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督五权分立的理念
[摘 要]抗战爆发后,大批战区学生失学,国民政府为帮助战区学生继续学习,专门设立了各种救济机构。随着战区流亡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国民政府又内迁各校并设置各种临时学校。与此同时,为保证流亡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国民政府还实行贷金政策。抗战时期正值国家多难时期,国民政府仍然能够最大限度地救济战区学生,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保留了火种。  [关键词]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学生,贷金政策,失学救济  [中图分类号]
关键词 历史学,历史观,提出问题,史料分析,解释历史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20)13-0003-09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使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并把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划分为唯物史观、时空观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1)09—0071—02    1954年,《历史教学》发行量增加到4万多份,在国内外史学界产生了较大影响。自这年第9期起,社务并入天津通俗出版社(后改称天津人民出版社),对外仍沿用《历史教学》编辑部的名义,行政由出版社领导,业务仍由编委会领导。  《历史教学》1954年第9期刊登了编委会“给本刊读者”的一封信。文中说:
[关键词]史学意识,教学设计,有效教学,命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c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2)07—0032—05  一个合格的历史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历史教学素养,这种教学素养以教学基本功的形式外显出来,它是教师的教学能力的体现。探讨历史教师的素养发展和提高,关注历史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发展的策略,应是历史教学的核心内容,也是历史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201
[关键词]改革,阻力,现实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1B[文章编号]0457—6241(2009)13—0060—03    1978年后中国的改革开放在初高中课本中均有涉及,但内容大同小异。听了几节课后,笔者认为许多老师的教学都存在一些问题:要么照本宣科,要么空谈措施,更多的是将改革开放前后对比一番,以说明改革开放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这样简单化的处理。没有展现这一伟大的历史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