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贫何必去纽约

来源 :同舟共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syche_run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亿万富翁陈光标先前在《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登大幅广告,称“寻找1000名美国穷人及流浪汉,餐后每人领取300美元”,但在纽约中央公园船屋饭店举行慈善午宴却只招待了200多名流浪汉,且多数流浪汉未领到300美元现金,因未兑现承诺而引起现场混乱。此事被海内外媒体炒得沸沸扬扬。
  海内外的受众反应如何?我最近在美国旅游、探亲近三个月,就此事向在美的中外各界人士征询意见,他们众口一词,认为这是一场愚昧而滑稽的作秀。
  他们认为,首先要弄清美国的流浪汉状况及政府的态度。美国有失业救济、年老无生活来源救济制度。美国的流浪汉总数并不多,而且政府一律采取安置政策,此项工作有宽裕的资金支持,保证他们衣、食、住、医无忧。问题的症结在于,仍有小部分流浪汉过惯了流浪生活,认为像吉卜赛人一样自由,所以不安于政府安置,重新过上流浪生活。对这些人,美国政府认为不能违背其个人意愿强制安置。
  其次,应弄清纽约中央公园是个什么场合。它是位于纽约曼哈顿中心城区的一座大型公园,在1962年被认定为国家历史名胜。1960年代至1980年代,是中央公园的“大时代”,它反映着当时的文化及政治潮流。在此地济贫,不免有弦外之音:你们美国政府管不了自己的流浪汉,由我来管;你们没钱,我有。这难道要做当代唐·吉訶德吗?
  与此同时,人家还说,中国的流浪汉并不少见,而且还有需要帮助的残障人士,为什么陈光标不去赈济呢?舍弃国内的穷人,而越洋万里去周济世界第一富国的穷人,犹如自家的老娘在家挨饿,自己却外出远道为富人家里的穷人送面包。
  我对陈光标以前的一些义举一直关注并深表敬重,但对这次中央公园济贫活动既不理解,也不敢苟同。有媒体给他算了一笔账:“高调行善”获得海量新闻报道,对应价值远超慈善成本。或许这才是他的内在驱动力吧。
其他文献
西汉初年,娄敬曾向刘邦建议,匈奴离长安不过七百里,骑兵一天一夜就能赶到,万一发生战事,长安堪危。既然关中地区战后少人,土地肥沃,“臣愿陛下徙齐诸田,楚昭、屈、景、燕、赵、韩、魏后,及豪杰名家”充实关中,无事时备战,有事时出征。刘邦采纳之,从上述地区迁移了十万余人到关中。到了明朝,新贵朱元璋也来了这么一招,迁移成千上万的富户到首都南京及自己故乡凤阳。  先看看数据。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命手下调查百姓
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在“四大公开”中,中国共产党把自身的党务公开名列首位,足见
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具有宣传阅读作用。展示服务内容与方法,使受众了解图书馆,是组织社会读者利用图书馆,提高办馆效益的基础。着力宣传公益、开放、公平、共享的服务原则并加以具体诠释,是非常必要的。但笔者也看到不少宣传脱离实际,似是而非,忽悠公众,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笔者属图书馆常客,不时走动各地图书馆,习惯由表入里,从图书馆各种宣传品的指引进入它的服务,难免对其中宣传文字提出疑问或建言。
从我们对粤东和粤北农村的调研看,首先,山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要解决的问题是:学生人均经费太少,按目前的标准,农村小学100人以下的学校,每学期总经费2.75万元;旧校改造基金申请成功能
目的研究护理记录电子模板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为提高护理文书质量提供保证。方法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的要求,计算机上开发护理记录模板,套入“军字1号”病程记录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