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FC-Sigma固定平台和PFC-Sigma旋转平台人工膝关节应用的早期临床疗效

来源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iaowan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固定平台膝关节假体和旋转平台膝关节假体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10年1月~2011年3月,分别接受PFC-Sigma固定平台假体和PFC-Sigma旋转假体置换的患者共66例(83膝),其中男13例、女53例,年龄27~89岁,平均64岁。术后随访并根据HSS评分、生存质量评分系统、关节活动度、最大屈膝度数评价临床效果,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影像学评估采用Centricity Enterprise Web V.30专业图像分析软件。

结果:

6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个月。疼痛评分由术前(7.19±2.21)分提高至(26.25±2.68)分(P<0.05),HSS评分由术前(43.28±6.72)分提高至(87.50±5.00)分(P<0.05),活动度由术前(74.26±19.32)°提高至(115.74±11.44)°(P<0.05),最大屈膝度数由术前(111.40±10.22)°提高至(115.7±11.44)°(P<0.05),生存质量评分由术前(44.63±7.30)分提高至(83.99±4.36)分(P<0.05)。影像学评估假体对位、对线良好,无假体松动。

结论:

合理选择膝关节假体,熟练运用TKA技巧及早期康复功能训练,可使患者获得较好的早期临床效果。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通过三维重建髋臼,对髋臼位相参数和形态参数进行定量研究,为设计符合国人特征的髋臼假体提供数据。方法:收集278例髋关节CT图像,利用自主设计软件对髋臼进行识别处理,拟合出髋臼骨形态,测量髋臼位相和形态参数。结果:髋臼前倾角(AVA)男性(14.76±5.86)°、女性(14.04±5.62)°,外展角(ABA)男性(43.27±4.52)°、女性(43.81±4.79)°,两组数据性别间比较
目的:建立并评价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粒诱导的小鼠air-pouch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模型,并且分析核激活因子受体配体(RANKL)与EphB4-EphrinB2在此模型中表达及意义。方法:在10周大小的雌性近交系BALB/c小鼠背部皮下单点注射无菌空气形成气囊,后将气囊中植入同种系小鼠颅骨骨片。术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气囊内分别注射PMMA微粒溶液和生理盐水,15 d后处死小鼠,将气囊和植
目的:通过检测早期膝关节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血清和关节液中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artilage oligomeric matrix protein,COMP)含量并对比正常人血清COMP含量来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1年11月间在我院门诊因早期膝关节OA首次行关节腔玻璃酸钠注射患者37例,其中男21例,女16例,平均年龄(61.70±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