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乳腺的防御机制与乳腺炎病理学

来源 :中国奶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sby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乳头管的结构和内衬的角质蛋白是乳腺抵御微生物侵入的物理性屏障,角蛋白中的低级脂肪酸、阳离子蛋白质对侵入的痛原微生物具有抗性;环境性致病茵是引起机体免疫应答的主要因子,巨噬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之间的相互协调组成了自然的免疫系统,它们通过分泌细胞因子、抗体和吞噬作用等活动来灭杀、清除侵入机体的痛原体;乳中的可溶性因子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对细菌的结构具有破坏性;妊娠期及围产期奶牛由于内分泌的变化而导致免疫抑制,结果造成临床型和亚临床型乳腺炎的发病率相对较高。
其他文献
对23例贫血的真胃移位奶牛进行手术治疗并用新生犊牛全血输血一次后.经过一周左右的住院治疗和3个月临床观察,病牛痊愈,乳产量基本恢复正常。
采用超数排卵法生产体内胚胎是否会影响到供体牛以后的繁殖性能,一直是业内人士关心的问题。为此我们对经超数排卵处理的供体牛的继后发情、配种和受胎情况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
通过评定不同冷冻温度条件下生产的公牛细管冻精活力,来确定高原低气压条件下较为理想的牛细管冷冻精液生产的冷冻温度,生产优质细管冻精。
本文报告了2002年8月至10月,合肥市某奶牛场牛流行热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介绍了该场所采取的防制措施,对如何防制牛流行热病进行了讨论。
随着人们对药物残留危害性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动物性食品中药物残留问题日益引起关注。兽药残留超标不仅危害人体健康,而且直接影响我国动物性食品走向国际市场。20世纪90年代以
奶牛繁殖疾病是造成母牛不孕的主要原因.直接影响奶牛群的繁殖力和生产力的正常发挥.给奶牛场(户)造成重大经济损失。2002年3月。2006年2月根据笔者在陕西重点养奶牛大县(泾阳、临
随着全国奶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双城市的奶牛业有了快速发展,到目前为止全市奶牛存栏15.3万头,平均单产4 000kg.部分奶牛单产水平仍然较低,致使该地区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