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樊篱 成就自我

来源 :教师·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yi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篇 踏着名师的脚印
  1994年4月9日 星期六 雨过天晴
  坐在窗前的我,就如这雨后的睛天,开朗而兴奋。最近这几天一直为参加学校的赛课而发愁。精心设计了《寒号鸟》,唉!一试教竟糟糕透了。今天上午,一筹莫展的我一头扎进图书馆用功,没想到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我居然找到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的一篇教学实录——《壁虎》!而《壁虎》这一课又恰巧是我所教的这一册书的课文!最妙的是,此课编排靠后,还未进行教学!哈哈!真是怎一个“巧”字了得!若不是顾及图书馆的安静,我准会笑出声来。如获至宝!我喜眉笑目地把书捧回了家……
  1994年4月10日 星期日 晴
  今天是周末,我坐在书桌旁,一边放着于永正老师的《壁虎》教学实录,一边摊着备课纸,开始认真地拷贝。
  第一步便是把学生的话去掉,将教学实录还原為教学设计,我抄了整整九大页呢!
  第二步最关键,我得把于老师的原话一字不漏地背下来!不管是开头设疑导入,中间画图学文,还是结尾课外拓展,都得一招一式地学,逐字逐句地记,真是忙煞我也!你别说,于老师的课堂语言还真是幽默:“嗬!这壁虎别看小,视力好。”“它的尾巴细而长,爬行的时候左右摆动,壁虎是跳迪斯科的大专家!”“你们说,小飞虫难道没长眼吗?怎么竟然落到壁虎的嘴边送死呢?”“你们听谁说过壁虎的‘坏话’吗?”……这样的语言怎么会不激起课堂的高潮呢?
  第三步较特别,是学画画,练动作。于老师在这课中最令我佩服的是采用“画壁虎”方式学第二段——壁虎的外形,再用手势做壁虎状学第三段——壁虎捉虫。设计巧妙极了,我得好好练习。
  假日就在一天的忙碌中过去了,但我过得很充实,从于老师身上真的学了不少呢!尤其想到明天下午的赛课,定会出彩,我心里踏实极了!
  1994年4月11日 星期一 晴
  今天是赛课的日子,听说湖南省长沙市教科所的几位领导都会来听课,我一大早就醒了,又捧着教案默记了一遍,思索了一会儿。
  突然,想到于永正老师好几处经典的教学语言都是顺着学生的话抖出来的,万一我们班学生不这样讲,我怎样接?不行,关键处得找几位学生备备底。尤其是最后的拓展部分,一定要记住:中午布置学生回家问家长有关壁虎的“坏话”!
  【后记】
  再看到这组教学日记,已经是20年后的今天了。但或许是因为那是第一次copy名师的课吧,至今我还能清楚地忆起那天上完课后听着满场赞扬,带着满脸笑容的那份得意。
  但今天再来审视这段历程,心中竟生出一些寒意,齐白石老人那句“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的名言赫然出现在眼前。从这组日记中,我一眼看到了自己的错误:盲目模仿名师,却忽略了自身的创新。尤其是《壁虎》一课的模仿,纯粹就是“鹦鹉学舌”,在课堂上,我言语着名师的言语,板书着名师的板书,悲伤着名师的悲伤,快乐着名师的快乐,表面上看这一课我成功了,可离了这一课,我又收获几许呢?
  名师是要学的,他们的教学经验与教学智慧给我们以启迪,以影响,他们是教育史上的重要营养。但学名师绝不可如此踏着名师的脚印机械地学,而一定要深入地学,“自我”地学,要将名师身上最深刻的东西理解消化,找到适合自己的东西然后加以“改装”,让它发生能释放新能量、产生新风格的“化学反应”。
  2013年8月10日于湖南大学家中
  中篇 随着理念的春风
  2004年10月13日 星期三 多云
  星期三下午向来是语文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日子,今天也不例外,我带着听课本去邻校听课。
  返校后,那位年轻的执教老师的课未在我心中留下太多痕迹。倒是听课席上几位老师的戏谑让我感慨万千:“教法一年一个样,怎么学也不像,刚刚学的有点像,谁知来年又变样。”
  是啊,从教十多年了,从旧大纲→新大纲→新课标,从“应试教育”抓分数→“素质教育”学汩罗→“快乐教学”学长沙→“情境教学”学李吉林→……→“新课标,新理念”。各种教育理念的春风不停地吹拂着我的心头,改造着我的课堂。
  还记得刚毕业时正是盛行“考考考,教师的法宝”的年代,小学升初中是要经历残酷的升学考试的,教育局更是每年不忘组织全市会考,分数排队。于是,在应试教育的要求下,我“和知识结了过深的缘”。我仔细分析了《教学大纲》《教师用书》,把所有的知识点一一罗列在每一篇课文中。每一次语文课堂都被分解成背景介绍、听写生字、解释词语、分段概括大意、总结中心思想、归纳写作特点……一课上罢,学生的脑中没有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没有优美动人的文学语言,唯独堆砌了许多知识的零部件……
  接着,是大肆批判“填鸭式”教学、弘扬“素质教育”的日子。此时的我又“和情境攀上最近的亲”:音乐、美术、表演被我引入了语文课堂,幻灯、音响、多媒体开始满堂飞。备课成了写剧本,上课如同是演戏。一切都为了创设情境,展示课文情境。我的课堂确实生动极了,热闹极了,但“闹”过之后呢?学生不会读意境优美的文字,不会品其间精美的诗句,更不会把积累已久的语言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可惜可叹!
  2002年,新课标开始实施了。捧着新课标,我的心为之一震,许多曾被我忽略的字眼跳入眼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于是,我在懵懂、兴奋、诚惶诚恐中开始了我的新课改。在我的课堂上常听到这样的语言:“请用你喜欢的方式去读课文。”“你喜欢哪一段就学哪一段。”“请同学们先小组讨论,待会儿再汇报。”“你真棒,你真了不起!用掌声向她表示祝贺!”……新理念似乎体现了,学生也成为“主人”了,可作为教师的我呢?在哪里?乱花渐欲迷人眼,我只顾随着理念的春风摇摆,却迷失了自我,迷失了方向……
  【后记】   看到这篇日记,我便看到了前几年的摇摆与迷茫。确实,正是对层出不穷的教育新理念的浅薄认知造成了我的迷航,使我不知不觉走进了语文教学的误区。
  邹韬奋曾说过:“无所不能的人实在是一无所能,无所不专的专家实在是一无所专。”每位教师都应该千万次地追问自己:自己的优势在哪里?自己的方向在哪里?自己的突破口在哪里?自己的创新在哪里?语文的特点在哪里?学生的需求在哪里?
  只有将自身个性、教学底蕴与教育理念融合成自然体,只有坐下来静静地研究语文、贴心地了解学生,只有坚持自己的独立思想,才能在潮流中坚守并优化自身的教学品质,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2013年8月10日于湖南大学家中
  下篇 触摸学生的心灵
  2013年3月23日 星期日 小雨
  真是应了那句歌词,“三月里的小雨淅沥沥、淅沥沥下个不停”。天地间的雨丝织就了一张迷蒙的大网,网住了远处的青山,网住了近处的绿树,也网住了浮躁的我,让我能静静地坐下来对这段时间的教学作一番梳理。
  十多年的教学经验与不断反思让我日渐成熟起来,不觉中,竟也成长为同事口中的“专家”了。细细想来,最深的一条经验便是:教师不管研究什么理论,更新什么理念,改进什么方法,其核心永远是一条——关注学生需求,触摸学生心灵。这一条说来容易,做起来真难。如何解决?只有一个办法——将关注学生变成自己的生命本能。因为,教师的意义在课堂,如果离开了学生,那么,一切所谓的“诗”与“思”便都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
  但是,如何将触摸学生心灵落到实处呢?我给自己定下了“备课追问原则”。即备课前,备课后乃至上完课后都提醒自己务必要追问自己:
  这篇课文何处能激起学生的共鸣,何处是学生无法理解的?哪里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哪里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学生到底需要什么?我该以怎样的方式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学生能否接受你的设计,能否适应你的设计?假如是学生,安排自由读两分钟够不?多长时间才是全体学生都适应的?怎么样安排读书才会让每一个学生各有所读,时间又绝不浪费?哪些问题,学生会有和伙伴合作学习的需要?哪种小组合作的方式,学生会充满热情地献智出力?什么方式汇报交流,会让学生有倾听欲望和分享成果的快乐?
  课这样上,我能否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否引发学生对文本的深层思考?能否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学习方法?能否提高学生某方面的语文素养……
  有了这样切实的追问,有了這样深入地关注,我想,我们的课堂自然会像成尚荣先生所说的:“教室中的儿童要与文本中的儿童联结,教师的精神状态也要和孩子一样,三个儿童走在一起进行沟通,那是诗意的欢聚。”
  【后记】
  翻开这篇日记,满纸的清新便扑面而来。从教二十多年,我曾踏着名师的脚印亦步亦趋,我曾随着理念的春风左摇右摆。而今我终于有了自己的教学理念。是呀,只有保持个性,只有坚持自己的追求,只有不停地反思,方能跳出樊篱成就自我!
  2013年8月10日于湖南大学家中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子弟小学)
其他文献
“建构式生态课堂”所涉及的教学模块,是在静态上的研究和分析。在动态的课堂上,“各教学模块”是相互交融的一体。本文结合本校(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导学实验,对“矫正反馈”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与学中的运用策略,谈谈具体的做法。  一、教师在“教”的过程中,矫正反馈的运用策略  1.备课中的预测  (1)新课程要求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教学的预设关注学生自身的身心发展规律,贴近学生、生活。教师要充分运用情
与学生处久了,学生就发现了我的弱点:温柔似水,很好说话,更好欺负。于是,他们开始在我的课堂上放肆起来,讲闲话,动手脚,挤眉弄眼,嬉皮笑脸。我这个人不发脾气时是个淑女,发起脾气来也能让人吓得发抖。这群家伙着实让我气得脸红脖子粗,于是我在班上大发雷霆了一番。当时全班同学都吓傻了,那几个家伙更是“连屁都不敢放一个”。哈哈!我还暗自得意了一番。没想到这一招没用几次就不灵了。不就是发一顿火吗?又不能把我们怎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信息技术教师在不断提升自身教学专业的同时还要兼顾自身学科专业能力的提高。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认知水平、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成为学校的重点工作之一,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更要走在时代的前沿,不仅在课堂上,而且在学校各项工作中都要展现自己独特的魅力。这就需要我们积极发展专业水平,自我提高,让学生因为我们而爱上信息技术这门课。  关键词:专业发展;网络学习;反思实践  在
伯特兰·罗素(1872~1970)是20世纪享誉世界的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但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个教育家,他的著作《教育与美好生活》从他自己养育两个孩子的经验出发,结合他通过教育改革社会的思想和当时英国及世界各国教育体制中的种种情况,提出了许多对我们今天的教育依然有启示的观点。  罗素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活力、勇敢、敏感和智慧等特性的人,
学校作为师生活动和休息的场所,对校园景观的配置要求较高。校园文化景观的选择和设计,是评判校园景观效果的重要指标。为此,笔者着眼营造最美、最具文化内涵、最适宜师生观赏和休憩的文化环境,为甘肃省会宁县郭城初级中学设计了几处文化景观小品,创造了优美的景观效果。    一、校园文化景观设计原则  1.功能性原则  学校主要包括校前区、教学区、生活区、课外活动区等功能区,设计时应根据各功能区的不同特点进行布
地理作为中学阶段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在帮助学生认识客观世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地理课堂是学生在校获取地理知识的关键场所。如何教才能让学生学得轻松高效,是我们地理教学者必须不断思考的问题。  上好地理课,教学策略最为重要。教学策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教学手段可分为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化教学手段。传统教学手段就是利用传统教具来教学;现代教学手段
片段教学是一种不同于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往往被广泛运用于教师竞聘和教学比武活动中。它与课堂教学的主要区别在于:首先,时间短。片段教学往往规定时长在10~20分钟之间,时长的大幅缩减对于平时习惯了45分钟教学的教师们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考验。我们必须放弃45分钟内可以做的许多事情,而去追求一种在10分钟内、20分钟内将一个知识点讲全讲透的更精练的模式。其次,授课环境不同。片段教学比武的过程是一个模拟课堂
摘要:班主任应用循循善诱的良药去医治学生受创的心灵,并且从他们身上发现薄弱点、闪光点,家校合作,多鼓励,注重在爱心前提下的“问题点”教育,以点带面,促进“双困生”的成长。  关键词:新时期;班级管理;爱心;耐心;有效性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好的教师,首先意味着是一个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
张利萍,女,中共党员。湖南省教师队伍建设专家库成员,“国培计划”2012年湖南省农村小学数学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项目首席专家,全国义务教育语文教学研究中心湖南中心第一届理事会理事,湖南省小学管理协会理事,湖南省教育学会小学品德课程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研究会班主任工作专业委员会首届理事会理事,湘潭市小学高级教师职称评定委员会评委,湘潭市教育學会会员,湘潭市第十
据统计,全国约有上千万的单亲孩子,并且每年都在大幅递增,逐渐增多的单亲孩子,在社会上形成了特殊的弱势群体。这些单亲孩子过早地失去了正常的父母之爱,在智力、性格、情绪、思想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和良好的发展方面都受到了压制或扭曲,行为异常和心理偏差成为了他们当中大多数人存在的问题。那么,如何对这样一批单亲孩子进行教育呢?  一、释放学生的心情,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爱、表达爱  美好的家庭突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