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如何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果浅谈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rymatti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标颁布之后,课堂效率就成了评价教师的重要标准。如何提高教学效率,是每一个老师必须思考的问题。教师应该转变角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手段要丰富,要合理运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只有从多个角度切入,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生物;问题情境;提问;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课程改革渗入开展以来,如何使教师拥有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念,掌握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有效教学也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确定这一教学理念就是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减少无用功,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策略性。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参与心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获取知识的过程。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必须创设有吸引力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参与心理,从而唤起学生的思维,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真正进入学习活动。高中生物新课程的每一节内容都有一个“问题探讨”来引入新课,但是,并非每一个“问题探讨”都设置得很理想,有些问题就流于形式和机械,甚至有点牵强。例如《DNA 的复制》这一节的问题探讨中举奥运会会徽印章的制作为例,它的问题是“想一想,如何才能将两个印章做得一模一样?做成后又怎样验证这两个印章的相似程度?”它的目的是想要引起学生思考全保留和半保留复制的不同?可是,我发现这种问题情境对于引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和参于程度都极为不够。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一定要合理利用好教材中的“问题探讨”,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心理特点来创设问题情境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二、课堂提问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的提问,教师富有趣味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最佳心理状态,以愉悦的心情积极思维,直至问题得到圆满解答。问题的有效创设,是突破教学难点的最有效策略。教师所提的问题不能太难,否则,学生难以直接回答,造成冷场的现象。当然,问题也不能够太简单,只要求学生回答“是或不是”的问题就不能够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思考空间。问题的指向性越具体,学生思考就越明确,教学效果就越好。例如,在讲授必修 2《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我是利用学生已有知识设置了具有一定难度梯度的问题串,把难点分散,逐个突破。当我讲完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后,我设置了以下问题串:①为什么子一代都是高茎而没有矮茎呢?(引出显隐性性状概念);②为什么子二代中矮茎性状又出现了呢?(引出性状分离概念);③ F2 中出现 3:1 的性状分离比是偶然的吗?(引出规律性遗传现象及其实质)这些问题串能够使学生更好理解孟德尔的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发散思维。其实,教师提问的关键在于思考性,并对全班学生要有吸引力,让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开动脑筋,积极去思考问题、钻研问题,从而且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千万不要追求表面上、形式上的活跃。
  三、有效教学需要优化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有效教学需要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实现。但是,每种教学方法既有优点又有缺点,某种教学方法有效地解决了某些问题,但解决另一问题则无效。例如,以探究活动为主的引导发现法,在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形成科学研究方法等方面有优势,但难以保证学生在短时间获得最多的知识,而且对于陈述性的知识,也没有探究的必要。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就必须发挥每一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克服其劣势,实现教学方法的优化与组合。例如,对于伴性遗传的学习,可以有两种基本的方法:一是先给出学生伴性遗传的具体实例,让学生结合遗传规律的相关知识,分析其可能的原因,揭示其本质;二是先给出性染色体及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然后要求学生分析这些基因是怎样传递,基因的这种传递可能使后代的性状遗传表现出什么样的特点和规律。第一种方法采用的是分析归纳的思路,第二种方法采用的是演绎推理的思路,两种方法都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对学生能力的发展各有侧重。因此,有效教学应该是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化与有效组合,必须与特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师个性特点以及具体的教学环境相适合。有效的教学方法还应该有学生思维的积极参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论采用什么教学方法,都应该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有些课堂教学看似热闹非凡,学生个个参与,如果学生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参与,思维活动停留在浅层次上,这样的课堂教学就不会是有效的。
  四、有效教学需要合理使用教学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化教学手段已走进课堂,这些手段使得宏观与微观、静态与动态、抽象与直观能够轻易地实现相互转化,通过声音、图画、视频等多种刺激,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落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例如细胞分裂、蛋白质合成等微观世界的生命活动,基因工程、克隆等生物技术,借助于多媒体的手段,可使这些生物学过程直观明了。但是,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并不意味着课堂教学的高效,合理的使用才能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首先需要解决怎么用的问题。例如,对于一些平常的课,教师通常会运用 PPT 来制作课件,成本虽然比较低,但这种课件往往只能够替代板书与挂图,而且既定的程序限定了教师课堂教学机智的发挥,当学生的思维与教师的设计不一致时,教师就必须强行将学生拉回到既定设计中来,否则教学就无法进行下去。鲜活的课堂教学也就因此变得机械刻板,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就无从谈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当然也就难以得到落实。
  教学手段的合理使用还要把握好使用的时机。例如,对于一些生理过程的教学,如果我们一开始就出示动画进行讲解,对于学生的理解来说无疑是高效的,但学生同时也就失去了抽象思维的过程和机会。对于实验性的内容,如果我们一开始就将操作过程及结果进行清晰的展示,这对实验的顺利完成无疑是十分有帮助的,但学生却失去了在实验过程中进行尝试,在观察结果中进行真伪辨别的机会。学生的实验也就成了照方抓药,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就成了一种形式。
  总之,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牢牢把握好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落实好三个维度,不断改革课堂教学,使全体学生都获得一定的进步和发展。
其他文献
新《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知识学习与能力目标中确提出“高中教学阶段的历史教学中,要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近年来,高考试题越来越突出材料类试题的比重,运用大量的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考查学生从史料中获取信息,准确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为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选取的史料,结合教学重点,精心编排、适当补充,把史料与思考题有机结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期刊
摘 要:高中数学的内容多,使一些初中数学学得还不错的同学不能很快地适应而感到困难,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从改变观念是基础、提高听课的效率是关键、做好复习和总结工作等方面阐述了高中数学学习的策略。  关键词:数学;策略;观念;效率  和初中数学相比,抽象的集合语言、逻辑运算语言以及以后要学习到的函数语言、空间立体几何等代替了初中形象、通俗的语言表达方式。思维方式也从经验型抽象思维向理论型抽象思维过
目前,青岛市城阳区依法进行初始登记的事业单位有125个,符合法定条件的事业单位登记率达到100%,各项工作得到服务对象和上级领导的肯定.rn再造工作流程,提高服务效能rn有一家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莘县编办主任周兆金:rn一、工作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rn制定完善了《莘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工作规范》,对1982年以来的机构编制文件资料全部整理归卷,并能够进行电子检索.县
党中央、国务院就基础教育问题专门发出号召“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实现素质教育就是要求我们的中学生全面发展。针对高中化学这门功课而言,提高高中学生的化学素质关键要抓着化
在教学中,班上有一小部分学习、纪律、行为习惯较散慢,我们习惯称之为“学困生”。经过笔者长期教学实践,对于转化学困生,应当在教学中切实做到:正确认识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明
为了丰富“师旅团政治工作”栏目内容。使其更贴近部队、贴近师旅团政治工作创新发展需求,从本期开始。我们推出“我当师旅团政委”专题征文,以帮助曾任和现任师旅团政委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