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水景与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关联与共生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xtry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在国际设计界掀起了一股潮流新趋势,水作为装饰因素被广泛运用于城市环境建设中,突显其本身所具有的象征性。本文从水景这条生命轴线进行延伸与扩展,根据当下发展局势来详细论述水景与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关联与共生的神秘关系,站在城市公园——合肥市瑶海公园景观生态环境建设的角度探讨。运用艺术化的设计手法创造出贯通整体环境的公共开敞空间,达到人水和谐、山水相伴的境界,满足不同群体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对水体系统循环设计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努力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的综合效益,完成将自然、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重大任务。
  关键词:水景观;关联与共生;瑶海公园
  0 绪论
  第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状况快速发展、政治格局迅速转变,信息化、科技化、知识化的进程大幅度提高,大众的审美价值观和对现代科学内涵的认知要求也在提高,他们追求更高层次、更高品位的生活。学科并无国界,景观设计是技术造诣与社会功能相结合的高度综合性过程。城市景观设计在古往今来的造景中处处可见,如今更是大势所趋,成为当下的热点项目,一改以往的平面水景,转向立体水景的新态势。水域孕育城市,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深受大众青睐,也成为城市发展的特定性因素。近年来在各大城市大兴水景观,设计师运用艺术化的处理手段传达出大众的意愿,善用更加精妙的环境艺术语言去创造人性化的共享空间。简而言之,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如何利用水元素来营造宜人的特色水景,合理运用水景在造景中的优势,实现动静结合、开闭相间,将零碎的小空间打造出不一样的城市空间形象。希望本次研究能够为今后的水景观设计起到一种借鉴作用。因此,研究水景与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关联与共生的意义重大。
  第二,国内外研究状况。从目前发展近况来看,“水景与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关联与共生”的探讨处在“说得多,不断实践研究”的阶段,国内外一批有志者和设计师仍在不断探索将水景在城市公园水设计中的理论方法和实践手法相结合的有效途径,致力于通过艺术去捕捉世界神秘色彩的另一面。例如,奥运湖的设计、环城湖的建设,不断涌现的新成果给设计师们提供了强烈的创作动力支持。另外,它也正处于空前活跃的新时期,在国内是这样,在国外更是这样。在我国,城市公园景观凭借着效用、生态、功能、美学与娱乐来营造动感、连续自然的水景观,这些多重价值属性也使城市公园景观一直活跃于整个设计市场,呈现一种开放性和多元化的趋势。在各大城市相继展开的公园建设项目,为时代公园风貌的开放性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实践天地。
  1 水景与城市公园景观的关联与共生
  1.1 水景观常见的几种特性
  (1)水的形态美。水是自然景观的重要构成,既有静态美,又有动态美,是一个活跃的景观因素,与其他环境因素有着不解之缘,共生共融。根据水的可变性与可塑性,结合形式美法则,能够衍生出多重姿态。凭借组景中的形与色,可以勾画出一种标志美的水艺景观形态。
  (2)水的倒影与声音。水还具有摄像和镜面功能,能够及时引导和反馈空间视觉信息,具备韵致无穷的倒影魅力。不同的倒影画面就有不同的视觉效果与心理感受。动的喧嚣、静的和平表现在它的穿透性与活跃性。根据水的流速和形式,以及它与周围物体触碰时发出的响声,可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音效,起到分割空间、调节人的情绪、美化环境的作用。
  1.2 水景生态在公园景观设计中的营造形式
  丰富多样的水景形式应用于不同的公园景观设计中,大体分为两类:一方面,自然水景分为湖泊、湿地等静水类,河流、海浪、瀑布和泉眼等动水类;另一方面,人工水景分为池塘、水库、游泳池等静水类,喷泉、喷雾和落水等动水类。然则自然水景给人一种亲切、温馨之感;人工水景惯用新科技、新材料和新的艺术形式,加注了现代人们的生活体验和情感表现。独特的水景形式和复杂的功能给城市公园带来别具一格的风貌,充分体现了水在城市公园中的可视性。
  1.3 城市公园水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1)科学可持续发展原则。社会城市化建设的步伐以及强烈的科学化理论的推进,诱发了新的艺术创新形式。水景艺术重新引领了时代变迁与技术改革,设计师们大胆利用高科技、新材料、新手法设计出多形态的特色水景。
  (2)人与自然和谐原则。水是赋予大自然生命的血脉,是人与自然交流的媒介,是景观造景要素中最迷人和最激发人兴趣的要素,作为自然景观中最具生气的视觉焦点和贯穿公园的关键线索,使得整个公园更具有透彻性和空灵性。新锐设计师们应致力于景观美学价值观和审美判断艺术的结合,充分认识到人在公园中的主体地位和人与环境的双向互动关系,立足于潮流、环保、现代、多元的设计角度,打造一个供人们共享的娱乐、休闲游憩的开放性、和谐性的自然空间场所。
  (3)安全性原则。新生活的语境不断推动景观设计的快速更迭,人们在物质、精神文明的享受程度上越来越关注安全的重要性。设计师们应本着安全性的设计原则,从城市公园景观特征中发现潜在的人与环境相融的魅力。
  1.4 水景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的艺术效果
  (1)功能枢纽作用。水景传达的是不同的意境与美感,影响着人们生活中的不同层面。设计中要综合考虑空间尺度与环境比例,全方位多层次的立体设计给人提供视觉美感、划分空间、增强空间亲切感和通灵感等多项功能。由于地球上景观空间分类及生活对自然适应的结果,所以要求合理运用艺术化处理手法来引导、扩展空间,将公园内部硬质景观与软质景观组成整体,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
  (2)背景虚幻作用。入口广场是城市公园的设计亮点,一般采用特色水景的設计。伴随着雕塑、树木、建筑与人之间的协调性,水通常都是起到虚幻背景的作用,利用水体表面色调和深度反射和折射性,结合自然光影元素,创造最佳的背景效果,融于整体环境之中,形成富有文化内涵和艺术效果的景观空间。
  (3)视觉焦点作用。水是生活的源泉,亦是城市公园景观的活力之源、形象之本。水元素自身丰富多变的形态在城市公园中被巧妙利用。在面向自然与社会生活创造出的大众可自由观赏、游乐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水景观是整个公园设计中的中轴线,起着引导和贯穿整体的视觉焦点。   2 合肥市瑶海公园的实例分析
  2.1 实例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瑶海公园是合肥四大公园之一,建成于1990年,占地约16.67hm2,位于城市新的开发区内。近年来不断挖湖堆山,形成水面约占7.33hm2,湖中两岛为堆土而成,面比较大。政府也极度关注瑶海公园的水体设计,推进了一系列的设计改造。此举目的也很明显——强调生态环境绿化建设,而且施工技术手段也在逐渐提高。2011年,新站区瑶海公园提升改造设计项目招标,利用瑶海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水资源优势建造生态水净化系统,创新性地建造“雨水公园”。运用生物生态系统净化水体,改造后成为人工景观湖,成为整个公园的一大亮点和灵魂。到2014年为深入推进“三个服务”,投标建成“合肥模式”。
  2.2 瑶海公园景观设计总体布局
  根据瑶海公园的用地现状,经济、水资源密集,基础条件较好等条件,把它作为城市规划的重点范围,主要有生态环境、景观营造、人类活动场等三大设计模块。包括水上游乐世界、观海楼、水上休息屋、攀岩中心、弹跳飞人、恐怖城等,分析重点是水上游乐世界和水上休息屋是整个瑶海公园的视觉焦点。水上游乐世界水域开阔、水流平缓、水质清洁,可供四季观赏游玩,四季分明,各具特色还有水鸟漫游水上,风光绚丽。这不仅提供了新鲜的空气、适中的温度和便捷的交通,还通过龙船、快艇、专线游览等项目将游客引入水上世界,传达了一种美的享受。休闲屋悬筑于水面之上,点缀了湖面,游客可结伴乘舟到上面纳凉、打牌,惊险、刺激,夏季吸引了不少青少年。沙滩浴场对向往大海的游客也充满诱惑。
  2.3 瑶海公园水循环系统设计
  瑶海公园项目的可行性:本项目也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优势,吸引大量游客观光,再创合肥市经济增长点,以科学合理的设计形式带动公园全面走向现代化,塑造出优美高雅而又不失地方特色的象征性景观形象。本着高层次、高品位、高标准的设计原则打造全新的“合肥模式”,水体系统打破了传统单一的模式,形成以点、线、面、体相结合的一体化模式,富有较高的构成修养和再造的感情特色,协调经济、功能、技术、环境之间的关系。本项目可行性调查的范围主要包括:项目背景分析、投资的必要性、水体系统构建的条件和规模、经济生态效益等。
  2.4 可行性水循环设计的关键
  (1)主体水域部分。水景位处瑶海公园的中心,南面临水,復杂繁琐的生态系统的设计与处理是关键,根据气候、位置、水量、形体等方面推出专业改造方案。为确保水域的顺利运行,且基于水域面积较大,不再增加水面,保留原输水渠,通向南北,循环通往景观湖。选择在湖中放置动植物来构筑公园生态水净化系统,达到生态水循环利用率的最终目的。
  (2)多样化的岸线改造。站在视觉审美的角度来看多样化岸线,过渡区进行合理改造,能够带来一种自然、和谐的景观效果,构建公园的净水系统。设计中重新审视,把单一的、平直的岸线改造成灵活多变的自由曲线,采用软化的设计手法处理水生态化驳岸,面向开放性、多元化的趋势下不断增加景观密度与驳岸之间的神秘联系,增添了多样化的岸线设计。城市公园水景观岸线对城市、环境的调节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形成一个健康、科学、合理而完美的城市景观格局。
  (3)人工进水区部分。公园水域出现过“瘦身”现象,但改造后内部设连输水渠、集水池、沉淀池、循环汞站和附近的水利处理等工程。这起到了改变水质、涵养水源、环保等功效,使整体水系统运行畅通。
  3 结束语
  通过探讨瑶海公园水景观设计的实例,我们见证了城市的公益性和服务性相结合且日趋综合性的发展。这满足了大众娱乐休闲、人生体验、审美心理的精神享受。结合公园多样化水岸线的分析,对亲水性岸线、人性化岸线的形态的积极研究,是基于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灵魂所在,将功能性、美观性和艺术性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们呼吁大众关注水与城市环境的共生与关联,获取城市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双重熏陶,给出更高的艺术价值评判。
  参考文献:
  [1] 何丹,王沛勇.浅析雨水利用的造景营造手法[Z].
  [2] 俞孔坚.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M].
  [3] 赵飞.滨水湖景观岸线设计探析[D].聊城大学,2014.
  作者简介:张丽丽(1989—),女,安徽池州人,合肥工业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
其他文献
摘 要:一切生命源于自然,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鸟兽鱼虫、人类活动都是进行生活品和手工艺品制作最常见的来源。就传统首饰来说,无论是古老亚洲的古玉文化、原始非洲的面具艺术、土著美洲的羽毛装饰风格,还是古典欧洲的金属工艺,所选用的装饰设计题材都离不开自然。总结归纳首饰艺术的自然本源,对认知自然、指导今后的首饰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首饰设计;本源;自然  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人
期刊
摘 要:空间直接影响着人的行为。空间的形态等要素诱导着人的心理,从而暗示着大众的行为。公共空间的使用率不仅和环境的硬件设施有关,更加与人的心理感受与判断有关。本文以某高校校园一处开放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观察、问卷、现场勘探等多方位对场地空间进行较深入的剖析,对空间与人的行为关系作了一定的初探。  关键词:大众行为;空间;暗示  0 引言  本研究报告所选空间地块为某高校(南京艺术学院)校园内的
期刊
摘 要:本文以苏州“祯彩堂”为例,从探索缂丝在工艺上的突破,产品表现题材的角度,论述了缂丝作为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缂丝创作的题材、针法、技艺、开发有待进一步提高。培养缂丝技艺接班人,让缂丝技艺能不断发扬、创新、传承下去。在技艺上不断创新,与现代文明结合,创作出更有时代感的作品。打造苏州缂丝的品牌企业,让更多的普通市民认识缂丝、了解缂丝,参与到缂丝这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的工作中。  关键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的象征主义画派进行分析,并列举象征主义代表的画家以及一些相关绘画作品进行初步剖析。笔者认为象征主义绘画中的悲观色彩和想象的成分对现代绘画影响深远,对此做了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象征主义绘画;悲观主义;摩罗  艺术是人类表达灵魂深处感受的一种手段,绘画作为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以美妙的线条、色彩、构图与造型,根据特有的规则进行有序的组合搭配,从而创作出能
期刊
摘 要:《李小娥分家》是国家一级导演陈力在1991年创作的两集电视剧。这部仅有两集的电视剧精品却蕴含着燕赵文化的风骨和血脉。通过对乡村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多元化展现,塑造了喜闻乐见的李小娥女性形象。然而这部电视剧精品片源在今日已很难找到。本文将从导演陈力,编剧申晓义和的男演员张佳澎的回忆中,探寻这部轻喜剧的创作过程,力图搜寻这部电视剧创作的诸多细节,完善我省优秀电视剧历史,并为我省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农
期刊
摘 要:本文简明扼要地阐述了旅游城市地标的重要性,借鉴了上海田子坊的实例,加以初步探索分析,从田子坊的历史、开发模式、引进新思路以及上海其他城市地标演变,田子坊的现在和未来展望等几个角度,把城市规划发展中的规律和应变政策做了一个初步的总结。  关键词:城市规划;旅游地标;田子坊  旅游城市地标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空间元素充分体现了城市旅游形象。作为城市旅游形象的最集中代表,塑造了城市特色与个性,提升
期刊
摘 要:我省近年高速公路建设飞速发展,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高速公路景观成为城市间的文化长廊,其景观囊括不同地段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情和城市特点,有着较强的观赏性、传播性,通过提高高速公路景观效应,能发挥其优越的展示作用,成为生态的景观体系。以郑少高速公路为例,郑少高速公路是河南省旅游“三点一线”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郑州与豫西南物资交流的重要通道。郑少高速公路作为河南省第一条旅游高速,建成通车后大
期刊
摘 要:Maya已经被称为三维动画的主流制作软件,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毕业生无法做到毕业就能上岗,还需要经历漫长的培训。本文主要讲述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无锡办学点)Maya教学改革实践的相关探索。  关键词:Maya;教学改革;课程设置  1 现状  随着国家对创意产业的扶持,影视动画行业特别是三维动画制作方向对人才要求的缺口越来越大,各高职院校相继开设了与影视动画相关的专业及课程。在三维软件的课程选择
期刊
摘 要:针对赴湖南省对三所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类专业的考察情况,对其先进的办学经验、办学特色做了详细的陈述,了解了三所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发展现状,总结可供借鉴的职业教育经验,借鉴其优势结合自身办学的不足,为自身的专业建设与办学模式提供一种思路。  关键词:湖南考察;高职院校;艺术设计  2015年10月14日~17日期间,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创意学院组织部分骨干教师于赴湖南省相关高
期刊
摘 要:大型体育赛事的开幕式是整个赛事的门面,举办国对开幕式的投入可谓不惜成本。近年,经济薄弱的小国承办运动会的热情在减退。我国在举办大型演出活动时也提出节俭概念,崇尚艺术,不尚奢华。当下的文艺工作者当务之急是转变思路,放弃人海战术,艺术创作的“叙事”之路是成本“瘦身”的一条有效途径。  关键词:开幕式;叙事;节约  体育赛事开幕式表演作为一种体育文化现象,它承载的并非是单纯的体育梦想,它也是人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