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地面光伏发电项目选址浅析

来源 :电力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13519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分布式地面光伏发电项目总装机容量较小、选址灵活、对电网接入条件要求较高、靠近用电负荷侧,政策支持力度大、上网电价较高,收益较好。因此,相对于风力发电及传统大型地面光伏电站选址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从宏观选址、微观选址和政策性选址三个方面对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选址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分布式光伏;交通;气候;电网接入;选址
  分布式光伏发电是指利用分散的光伏资源,通过光伏发电组件将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发电形式。其光伏组件的安装地点选择较为灵活,可以安装在屋顶、厂区空旷地、畜舍顶部等靠近用电负荷处,其输出功率相对较小,虽解决了电能远距离输送问题,提高了光伏的开发率,但规模效益不明显,各大光伏发电开发企业对上述形式的分布式光伏项目开发积极性不高。随着国家能源局颁布“国能新能【2014】406号-关于进一步落实分布式光伏发电政策的通知”,该文件中提到“在地面或利用农业大棚等无电力消费设施建设、以35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接入电网(东北地区66千伏及以下)、单个项目容量不超过2万千瓦且所发电量主要在并网点变电台区消纳的光伏电站项目,纳入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指标管理,执行当地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特别是分布式地面光伏发电项目备受各光伏发电企业青睐。
  分布式地面光伏发电项目在电价及补贴政策明确后,项目开发成功与否关键在于选址。场址选择不合理会造成施工成本增加、外送电损增加、发电量受损、项目用地成本过高,从而影响项目收益。通过从宏观选址、微观选址和政策性选址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光资源、电网接入、政府规划、地质条件、用地政策、气候条件、阴影遮挡、交通运输等各方面因素对场址进行优化选择,使分布式地面光伏发电项目效益最大化。
  1、宏观选址
  宏观选址过程是从一个较大的地区,通过对光资源、地形、气候、交通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后,选择光资源丰富、具有开发价值的小区域的过程。
  1.1 光资源
  光伏发电项目衡量其开发可行性最基本的条件是光资源的优劣,光资源区域的选择根据已有的太阳能资源分布图、倾向区域周边气象站多年测光数据评估成果,从大范围区域内筛选出资源较好区域。为了进一步确认所选开发区域光资源,可在区域初选完成后,在该区域具有代表性地块安装测光设备,连续实测至少满一年后,进一步分析数据。一般年辐射总量在5000MJ/m2以上的区域光资源丰富,比较适宜开展光伏发电。
  1.2 地质条件
  拟选场址区域地质构造稳定性较好,无大的地震发生,无不良地质作用,地基的均匀性良好。地质水文条件与太阳能电池板基础形式及支架高度要相适应。
  1.3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对发电量的影响较为直接,特别是极端温度、大风、沙尘、雷暴、积雪和冰雹等极端气候条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工作温度一般为-40~85℃,所选场址区域极端气温应该在以上温度范围内。在选址时尽量避开上述灾害天气频发的地区,以降低后续运营维护成本。
  1.4交通运输条件
  分布式地面光伏发电项目由于限定了接入电网电压等级(35kV及以下),场站电气部分无需安装主变,一般建成开关站外送电力,大件电气设备较少,对运输路段道路桥梁承载力要求较低,但施工阶段大型施工设备较多,应了解光伏场址周围的交通运输情况,尽量靠近已建成的公路,以减少道路修建费用,降低项目总造价。
  1.5 环境影响
  场址选择应该与居民区、重要交通设施等保持一定距离,尽量减少光污染和电磁辐射污染;应避开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区、野生动物迁徙路径,场址尽量利用荒山荒坡、盐碱滩等未利用土地,以减少对植被的破坏。
  2、微观选址
  微观选址是在选定的场址中,通过对地形、阴影遮挡等微观因素分析,确定合适的场址位置。
  2.1 地形
  光伏组件安装地形尽量选择地势平坦,周边无高山、林带、杆塔等阴影遮挡的区域;若受客观地形条件限制,仅能在山地或丘陵地带选择,尽量选择周边无遮挡正南朝向的阳坡,坡度不宜过大,以降低安装施工难度。
  2.2阴影
  通常,在光伏组件方阵周围有高大建筑物、输电线路及山峰等物体时,太阳出来后,上述物体周围会存在阴影,而且纬度越高,阴影的影响面积越大,因此场址选择时时应尽量避开阴影。同时场址还应避开鸟类聚集区和候鸟迁徙路线,以防鸟粪落到光伏组件上产生热斑效应造成电池板发热,造成光伏组件发电效率下降等影响。
  3、政策性选址
  政策性选址是指根据国家及电网对分布式地面光伏电站的政策,结合国家光伏规划和电网输电规划,对场址进行选择。
  3.1电网接入
  国家能源局已对分布式地面光伏电站项目限定了“以35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接入电网、单个项目容量不超过2万千瓦、所发电量主要在并网点变电台区消纳”等几个条件。即场址选择时应在较短距离内有35kV电压等级的接入间隔,且该间隔变电台区具有一定容量的消纳能力,能够满足分布式地面光伏电站项目所发电量的消纳。线路越短,线损越小,经济效益越好。
  3.2光伏规划及区域输电规划
  分布式地面光伏发电项目只有列入国家或省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年度建设计划才能享受光伏标杆电价,确保项目的盈利能力。而场址所在区域输电规划及电网消纳能力由市政府列规划时重点考虑的因素。选址时应考虑选择电网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消纳能力强,用电负荷需求呈上升趋势的地区。
  3.3场址占地属性
  目前,光伏实行备案制,开工前办理各项手续,这也对选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前期选址阶段场址所占地块属性调查不清楚,会给后续手续办理带来很大难度,甚至出现颠覆性制约条件。所选场址,在充分论证环境的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方案、地质灾害论证、压覆矿产和军事、文物情况的同时,还需符合地方政府总体建设规划、土地部门的项目建设用地要求和林业部门关于占用林地的有关要求。选址时应尽量选用荒山荒坡、盐碱地等未利用土地,以便项目用地可以征租结合,降低用地成本。
  4、结论
  分布式地面光伏发电项目建设之前,需要对光伏场区进行宏观选址、微观选址和政策性选址,而相对于传统大型地面光伏发电项目及自发自用型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分布式地面光伏发电项目对政策性条件和电网接入的依赖程度更高,选址时考虑的因素更多,只有事前做好充分的前期选址调研和准备,才能使项目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于国强,新能源发电技术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2]施钰川.太阳能原理与技术 陕西: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3]太阳能资源评估方法 QX/T98-2008
其他文献
想要石油单位能有一个跨越性发展,就要重视后勤工作的监督、管理功能,努力改善石油单位职工的工作环境与生活环境,这才能全面促进石油单位的健康高速发展。精细化管理的理念
如何防范、控制好卫生事业单位医疗营运过程中的资金风险,并且管理使用好卫生事业发展过程中不断增长的政府投入资金,促进卫生事业单位的健康有序发展,从而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
舞蹈编导创新是促进舞蹈艺术不断发展的动力所在,只有不断推陈出现,创作出人民群众喜爱的舞蹈作品,才能促进我国舞蹈艺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本文分析了舞蹈编导的概念及基本要求
在新常态下,国有企业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不断创新和完善,推动了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本文积极分析当今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提出了具体的创新形式措施,加强党
本文以城市市政道路施工技术为课题展开论述,首先对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进行了概述说明,主要强调市政建设的过程特点,着重阐述了市政道路中基本施工技术的改善措施。希望本文的初步
IgG4相关性疾病(IgG4-related diseases,IgG4-RD)是近年来逐渐为公众了解的免疫性疾病,其早期临床症状无特殊性,诊断需要依靠组织学、血清学及影像学检查.由于其可累及器官和
随着中国现代开放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走向小康社会,同时也极大的促进了中国空调产业的繁荣。为了格力空调在中国空调行业能够继续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更好的生存在
本文分析了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问题现状,从提高党建工作者的素质、工作方法、丰富工作内容形式几个方面研究了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创新措施.
目的:研究分析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采用临床路径护理干预的效果以及并发症预防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01月~2017年01月我院接收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例,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两组各50
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大多有着一个经典的开场白,或是言简意赅,或是意蕴悠长,《P&P》中开篇写道:“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初读到这句话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