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0.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际交流日趋频繁,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与此同时,社会对商务英语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商务英语翻译是应用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如何通过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如何将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与社会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研究的重中之重。
1.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教材方面存在一定问题。教材是教学活动展开的基础,也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但是现有的商务英语翻译教材大多只注重于对翻译理论及方法技巧的讲解,与普通本科英语专业的翻译教材差别不大,缺乏商务英语的专业性,对于商务英语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能力的培养未给予足够重视。
此外,在课堂教学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商务英语是ESP(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重要分支,商务英语的教学与普通英语专业的教学应有所不同。因此,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应与普通英语专业的翻译课教学有所区分,教师应更侧重于对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然而,长期以来,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教师还是采用黑板加粉笔的方式,学生只是被动消极的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的机会。传统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方法,违背了“翻译活动是一项复杂、灵活而且实践性很强的活动”( 肖珑,2002)的本质,也违背了应用英语专业 “培养具有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和商务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的目标,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2.调查问卷与分析
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对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需求,了解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改革方向,笔者对邢台学院应用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问题1:你对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是否有兴趣
关于对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兴趣问题,仅有8%的学生表示没有兴趣, 66%的学生表示对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有兴趣,26%的学生非常感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活动最大的推动力,有助于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效果的提高。
问题2:你对现有的商务翻译教学方法是否满意
关于商务英语翻译的教学方法,71%的学生有看法,或是不满意。现有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商务英语翻译能力的提高作用不大,甚至可能会消弱学生本来很强的学习兴趣。因此,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
问题3:作为应用英语专业学生,你是否进行过商务翻译实践
关于翻译实践,仅有29%的学生表示参与过商务翻译实践,71%的学生很少甚至根本没有机会进行实践。
问题4:在商务翻译实践中,课堂习得的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是否能够满足工作需求
参与过翻译实践的学生中,超过34%的学生表示在课堂习得的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因此,如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进行翻译实践,如何使学生在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学习之外,通过翻译实践提高翻译能力,这是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问题5:你学习商务英语翻译的目的是什么
69%的学生学习商务英语翻译是为了满足今后的职业要求,15%的学生是为了应付考试,9%的学生是为了开阔视野,其他目的的占7%。大多数学生能够认识到翻译在商务英语人才综合能力中的重要性,以及今后的职业对于商务英语翻译的较高要求。因此,教师应从学生今后的职业需求出发,以就业为导向,开拓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新途径、新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商务英语翻译能力。
问题6:你认为,哪种方法更有助于商务翻译能力的培养
关于培养商务翻译能力的教学方法,22%的学生选择了通过课堂翻译教学,4%的学生认为翻译理论的学习更重要,23%的学生倾向于通过习题,51%的学生认为翻译实践是提高商务翻译能力的有效途径。能够看出,大部分学生对于翻译实践有一定需求,对翻译实践对翻译能力提高的促进作用是肯定的。在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翻译理论和课后习题是重要的,但翻译实践是提高学生翻译能力必不可少的环节。
3.启发和建议
通过本次调查可以得出结论:我校应用英语专业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亟需改革。针对调查反映出的问题,笔者提出:通过在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提高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商务英语翻译能力。
3.1“项目教学法”的特征
“项目教学法”,是指教师通过设计深入严格的课堂项目促进学生的学习并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评价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完成一个项目,在处理项目的过程中,解决各种挑战性问题,并培养解决问题,进行决策,探索研究的能力。结果不再是通过教师“讲授”習得,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亲自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最终得到这个结果。在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学习的重点不是结果而是过程。学生在亲自探索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并逐渐提高各种能力。
3.2“项目教学法”在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实施
在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教师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中,教师以项目为主线,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实施翻译项目的过程中,通过亲自参与翻译实践,提高翻译能力,满足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需求,满足学生对翻译能力提高的需求,以及社会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要求。
3.2.1教学内容的改革
实施“项目教学法”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死板的翻译教材,也不再集中在枯燥的翻译理论上。依据“项目教学”的理念和原则,商务英语翻译课程强调以“工作任务”为依托组织教学内容,以商务工作中的真实翻译任务为教学的基础,紧扣翻译技能训练和培养这个目标。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和主动思考,商务翻译能力能够得到循序渐进地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高,在高涨的学习兴趣的促进下,学生对翻译技能的掌握也更牢固。在完成各个翻译项目的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查阅大量的专业资料学生能够逐渐熟悉并掌握各种商务文体以及核心的商务词汇,并能够对课堂习得的抽象的翻译理论进行实际的运用,能够实现“在做中学”和“在学中做”,“做”“学”相长,学生的翻译能力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 3.2.2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商务英语翻译的教学过程中实施“项目教学法”,教学内容以真实的翻译任务为基础,教学模式也应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真正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强调通过学生亲自参与真实的翻译项目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因此,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应与社会需求紧密联系,与企业结合,为学生提供由由简入难、由浅入深的翻译任务,结合情景教学法、仿真模拟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等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来实现教学目标。
3.2.3考核方式的改革
由于“项目教学法” 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法,传统的考核评价方法不适用于 “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要求该课程的考核方式也应是多元的,而不仅仅是以往的一卷考核形式”(邱敏 2010)。因此“项目教学法”实施的同时,教师必须对考核评价方法进行改革。
课程考核应注意形成性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课内成绩与课外成绩相结合,个人成绩与小组成绩相结合,多角度、多层次地综合评价学生对知识和能力的掌握情况。考核的重点是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学习的结果。实施“项目教学法”,教师应更侧重于形成性考核(即平时综合成绩的考核),同时结合終结性考核(即期末综合成绩的考核), 形成性考核成绩为总成绩的70%,终结性考核成绩为30%。
形成性考核主要通过:鼓励学生参与社会中的翻译实训,对完成的翻译资料的质量进行评估,并评定成绩;根据学生所在的“翻译项目小组”完成项目的情况,根据任务完成的质量,对成绩进行评定;鼓励学生参与各种相关证书的考试,如“全国商务英语翻译资格证书”、“剑桥商务英语”等,并根据考试的成绩给予一定的平时成绩。
终结性考核是指在教学活动结束后为判断其效果而进行的考核。终结性考核可以在一个学期结束后,通过期末考试进行,是评价学生对教学内容综合的掌握情况以及综合能力是否得到提高的重要途径,也是检测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4.结语
通过实施“项目教学法”,能够实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能够提高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效率和效果;通过使学生亲自参与翻译项目,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学生的翻译能力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来自于企业和社会的真实项目,有助于实现学生学习与就业的无缝衔接,保证学生毕业与就业的零过渡。因此,在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能够满足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就业和社会发展的三重需求,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关于“项目教学法”,也有待我们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期在教学工作中更好的运用。
【参考文献】
[1]孙广平.经济一体化环境下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7).
[2]丁艳.项目课程模式下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改革探析[J].漯河技术学院学报,2010,(1).
[3]陈松.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2009,(21).
[4]邱敏.论项目教学法在高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中的应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际交流日趋频繁,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与此同时,社会对商务英语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商务英语翻译是应用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如何通过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如何将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与社会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研究的重中之重。
1.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教材方面存在一定问题。教材是教学活动展开的基础,也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但是现有的商务英语翻译教材大多只注重于对翻译理论及方法技巧的讲解,与普通本科英语专业的翻译教材差别不大,缺乏商务英语的专业性,对于商务英语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能力的培养未给予足够重视。
此外,在课堂教学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商务英语是ESP(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重要分支,商务英语的教学与普通英语专业的教学应有所不同。因此,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应与普通英语专业的翻译课教学有所区分,教师应更侧重于对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然而,长期以来,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教师还是采用黑板加粉笔的方式,学生只是被动消极的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的机会。传统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方法,违背了“翻译活动是一项复杂、灵活而且实践性很强的活动”( 肖珑,2002)的本质,也违背了应用英语专业 “培养具有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和商务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的目标,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2.调查问卷与分析
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对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需求,了解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改革方向,笔者对邢台学院应用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问题1:你对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是否有兴趣
关于对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兴趣问题,仅有8%的学生表示没有兴趣, 66%的学生表示对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有兴趣,26%的学生非常感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活动最大的推动力,有助于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效果的提高。
问题2:你对现有的商务翻译教学方法是否满意
关于商务英语翻译的教学方法,71%的学生有看法,或是不满意。现有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商务英语翻译能力的提高作用不大,甚至可能会消弱学生本来很强的学习兴趣。因此,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
问题3:作为应用英语专业学生,你是否进行过商务翻译实践
关于翻译实践,仅有29%的学生表示参与过商务翻译实践,71%的学生很少甚至根本没有机会进行实践。
问题4:在商务翻译实践中,课堂习得的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是否能够满足工作需求
参与过翻译实践的学生中,超过34%的学生表示在课堂习得的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因此,如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进行翻译实践,如何使学生在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学习之外,通过翻译实践提高翻译能力,这是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问题5:你学习商务英语翻译的目的是什么
69%的学生学习商务英语翻译是为了满足今后的职业要求,15%的学生是为了应付考试,9%的学生是为了开阔视野,其他目的的占7%。大多数学生能够认识到翻译在商务英语人才综合能力中的重要性,以及今后的职业对于商务英语翻译的较高要求。因此,教师应从学生今后的职业需求出发,以就业为导向,开拓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新途径、新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商务英语翻译能力。
问题6:你认为,哪种方法更有助于商务翻译能力的培养
关于培养商务翻译能力的教学方法,22%的学生选择了通过课堂翻译教学,4%的学生认为翻译理论的学习更重要,23%的学生倾向于通过习题,51%的学生认为翻译实践是提高商务翻译能力的有效途径。能够看出,大部分学生对于翻译实践有一定需求,对翻译实践对翻译能力提高的促进作用是肯定的。在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翻译理论和课后习题是重要的,但翻译实践是提高学生翻译能力必不可少的环节。
3.启发和建议
通过本次调查可以得出结论:我校应用英语专业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亟需改革。针对调查反映出的问题,笔者提出:通过在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提高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商务英语翻译能力。
3.1“项目教学法”的特征
“项目教学法”,是指教师通过设计深入严格的课堂项目促进学生的学习并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评价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完成一个项目,在处理项目的过程中,解决各种挑战性问题,并培养解决问题,进行决策,探索研究的能力。结果不再是通过教师“讲授”習得,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亲自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最终得到这个结果。在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学习的重点不是结果而是过程。学生在亲自探索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并逐渐提高各种能力。
3.2“项目教学法”在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实施
在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教师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中,教师以项目为主线,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实施翻译项目的过程中,通过亲自参与翻译实践,提高翻译能力,满足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需求,满足学生对翻译能力提高的需求,以及社会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要求。
3.2.1教学内容的改革
实施“项目教学法”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死板的翻译教材,也不再集中在枯燥的翻译理论上。依据“项目教学”的理念和原则,商务英语翻译课程强调以“工作任务”为依托组织教学内容,以商务工作中的真实翻译任务为教学的基础,紧扣翻译技能训练和培养这个目标。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和主动思考,商务翻译能力能够得到循序渐进地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高,在高涨的学习兴趣的促进下,学生对翻译技能的掌握也更牢固。在完成各个翻译项目的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查阅大量的专业资料学生能够逐渐熟悉并掌握各种商务文体以及核心的商务词汇,并能够对课堂习得的抽象的翻译理论进行实际的运用,能够实现“在做中学”和“在学中做”,“做”“学”相长,学生的翻译能力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 3.2.2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商务英语翻译的教学过程中实施“项目教学法”,教学内容以真实的翻译任务为基础,教学模式也应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真正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强调通过学生亲自参与真实的翻译项目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因此,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应与社会需求紧密联系,与企业结合,为学生提供由由简入难、由浅入深的翻译任务,结合情景教学法、仿真模拟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等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来实现教学目标。
3.2.3考核方式的改革
由于“项目教学法” 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法,传统的考核评价方法不适用于 “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要求该课程的考核方式也应是多元的,而不仅仅是以往的一卷考核形式”(邱敏 2010)。因此“项目教学法”实施的同时,教师必须对考核评价方法进行改革。
课程考核应注意形成性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课内成绩与课外成绩相结合,个人成绩与小组成绩相结合,多角度、多层次地综合评价学生对知识和能力的掌握情况。考核的重点是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学习的结果。实施“项目教学法”,教师应更侧重于形成性考核(即平时综合成绩的考核),同时结合終结性考核(即期末综合成绩的考核), 形成性考核成绩为总成绩的70%,终结性考核成绩为30%。
形成性考核主要通过:鼓励学生参与社会中的翻译实训,对完成的翻译资料的质量进行评估,并评定成绩;根据学生所在的“翻译项目小组”完成项目的情况,根据任务完成的质量,对成绩进行评定;鼓励学生参与各种相关证书的考试,如“全国商务英语翻译资格证书”、“剑桥商务英语”等,并根据考试的成绩给予一定的平时成绩。
终结性考核是指在教学活动结束后为判断其效果而进行的考核。终结性考核可以在一个学期结束后,通过期末考试进行,是评价学生对教学内容综合的掌握情况以及综合能力是否得到提高的重要途径,也是检测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4.结语
通过实施“项目教学法”,能够实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能够提高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效率和效果;通过使学生亲自参与翻译项目,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学生的翻译能力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来自于企业和社会的真实项目,有助于实现学生学习与就业的无缝衔接,保证学生毕业与就业的零过渡。因此,在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能够满足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就业和社会发展的三重需求,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关于“项目教学法”,也有待我们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期在教学工作中更好的运用。
【参考文献】
[1]孙广平.经济一体化环境下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7).
[2]丁艳.项目课程模式下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改革探析[J].漯河技术学院学报,2010,(1).
[3]陈松.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2009,(21).
[4]邱敏.论项目教学法在高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中的应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