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抑或国民性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geof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片通过讲述中国非法移民在日本的一段故事,展现人性抑或国民性在特定环境下的暴露。在此片中,也可看出香港电影对异质元素的积极吸收和对更深层次主题探讨的努力,以及在原有特色如暴力美学方面的突破和保持精彩情节方面的推进等。
  【关键词】人性 国民性 移民 黑社会
  
  故事
  
  《新宿事件》主要讲的是一帮非法移民到日本的中国人在日本的底层生活故事。刚到日本之初,为了生存,他们什么活都接,价格便宜到连日本警察听了都感到不平。后来因为受到中国和日本黑社会(主要是中国人)的欺负,他们中的一员-铁头(成龙饰)因身边好友阿杰被无辜欺负,挺身而出,以暴治暴,并阴差阳错救了日本黑社会三合会的副会长,开始和日本黑社会合作的历程,故事由此走向高潮。随后,中国人因为地位稳定,开始胡作非为,开始窝里斗,并在铁头带警察去的时候,公开殴打铁头。最终,在日本帮会的斗争中,这帮中国人又回到了起点。
  故事情节曲折多变、引人入胜,高潮和结尾都处理的不错,一部片子看下来,让你对在日本的这帮中国人的生活有了一个很直观的了解,也感觉看了一个关于他们的很精彩的故事。
  
  主题
  
  据说,因为《新》片中对在日中国人的描写,被认为是有损中国人的形象,被禁大陆市场。后来听说,是导演尔冬升和成龙两人商量后主动放弃的。主要原因是他们不想影片被删减的支离破碎,以至于让大陆观众看不懂,情节连贯不起来。关于这一点。我双手赞成。无论何时,必须坚持作品的完整性。
  但是,在《新》片里,看到了人性在困境、诱惑面前的屈服和沉沦,也更看到了国民性丑陋的一面。
  《新》片里,日本黑帮连续两任会长被手下人暗杀,无非是为了争一个位子。这些黑帮老大整天看似风光无限,但内心一直心怀恐惧,不知哪天就会被身边的人、自己的对手杀害。而原因,就是人性中的恶。
  中国人这边,就更是如此。从影片开始,在日生活时间长的老华侨,就是和日本黑帮勾结起来,专门欺负中国人。把阿杰手砍断的,就是依仗日本黑社会照顾的台南帮。无非是被怀疑换了游戏机的芯片,就要被毁容,就要被砍掉手臂。铁头帮他们那帮人争取到地盘后,以前整天受人欺负的、非常老实的那帮中国人,竟然开始卖毒品、毒打无辜百姓起来。以至于最后,一手帮他们打下天下的铁头过去,也要被他们杀害。
  还有一个细节很值得玩味。阿杰本来是一个非常阳光、胆小怕事的人,自从被砍了手臂、毁了容,自从铁头帮他们打下一个地盘后,他性情也变得乖戾凶狂。在街头遇到不顺眼的,就开始带领手下大打出手。不过,在最后,被以前砍掉他手的台南帮老大带人追杀他,他不得已躲到以前一个破房里,捂着已经被剖开的肚子,颤抖着对铁头说,原来他还是很胆小。走了一圈,从低处走向高处,又回到起点。
  无论是日本的黑帮还是中国的黑帮,都会为了自己的利益杀害自己的大哥。无论多么亲密的爱人,在时空分离的情况下,在强大的社会压力和物质诱惑下,心都会走远。无论多么善良的人,无论多么胆小的人,一旦把他们放到具体的情景中,他们都会变得恶起来。这部影片就很好的证实了这个道理。人性,人性之恶,人性恶之悲。看了这部影片,想起这三个词,人会唏嘘不已。
  但是,这部影片里,就像当年鲁迅先生剖析中国人性格中的丑陋面,也在很多地方展现了国人目前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说,他们到市场上偷东西,美其名曰“日本人不偷东西,认为其他人也不偷东西,真傻”:一些人在日本做坏事,还专门掠夺中国人的利益以谋生:再比如,中国人尽管之前很老实、经常被人欺负,一旦有了环境,一旦有人纵容他,一个老实人也会变成一条恶狗:还有,中国人的窝里斗,在利益的争夺中,表现的充分无疑。
  等等诸如此类,在《新》片中也有多处展现。
  看来,国家形象和实力的发展,恐怕首先是国民性的提高。
  
  表现手法
  
  早就听说尔冬升的大名,他之前的几部影片,只是听说过,还没有真正的看过。这部《新》片,算是我看尔导演的处女秀。
  总体上看来,还是很不错的。成龙实现成功转型,不再是以前的打星,但是仍然仗义,也正是因为仗义。才会有了后面他命运的转折。日本竹中直人的表演也是一流的。
  该片因为片中的血腥暴力镜头,在香港被限制为分类票房准入制度。这一点,我也是赞成的。一个社会中,总是有一定年龄群体的人才可以看。作为世界观、人生观远未确立的孩子们来讲,是很容易被误导和形成片面影响的。不过,这也是该片中的一个亮点,暴力美学。不同于吴宇森的暴力美学。
  另外,故事情节也很抓人。
  
  一点瑕疵
  
  在影片的下半部分,感觉情节跨度有点快。比如,三合会的副会长江口,他是靠铁头刺杀前会长才当上会长的。根据前面设计的铁头救过他性命以及铁头刺杀成功之后江口对他的承诺,不大可能江口是想杀人灭口,那江口是为何原因要杀铁头呢?好像交代了一点,但我没怎么看明白。
  还有,江口的手下中岛。本来对江口是非常忠心的,就因为不认同江口对中国人“好”(实则利用),就和本来他极力反对的江口敌人走到一块去了。这一块,情节也转换的有点快。
  其它方面,说实话,拍的真的是非常不错的。
  
  结语
  
  同样是精致小巧的香港警匪片,同样是主题探讨人性在非正常环境下的扭曲和迷失,我认为,《新》片要比前两年香港电影的救市之——《无间道》好的多:情节上更精彩,主题更鲜明、更深刻。而且,尽管尔冬升本人也不是很乐观,但是我在近两年的香港电影尤其是这部片子里,看到了香港电影对异质元素的积极吸收和对更深层次主题探讨的努力,以及在原有特色如暴力美学方面的突破和保持精彩情节方面的推进等,让我感觉香港电影的进步,也隐约看到他们发展的希望。
  最后还要说一点,虽然被禁或主动不送审的原因,是因为顾及中国人形象受损的问题,我认为大可不必。也正是因为影片把国人身上存在诸多问题暴露出来,才能让我们对自己的国民性有更多的反思,也才有可能去努力纠正。
其他文献
摘要 作为二十世纪解释生活的新的艺术形式,电影的贡献很大程度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的精神诉求可以通过机械的传动表达出来。导演们在创作主题上有非常多的相似之处。其中若干相关影片,都表现了关于人类的生存困境,并揭示了人类生存困境的无处可逃的悲剧性。  关键词 逃离 存在 电影    人类有两种方式生活:安生和逃离,所以我们也只有两种电影可看,或者是每秒二十四格的安居乐业,或者是每秒二
摘要 文学史家的集体轻视,获奖情况的差强人意,尤其是所获大奖的蹊跷,都说明“小说大省”的帽子不适合于陕西这颗“脑袋”。小说界,乃至文学界应对这种名立而实未从的现象有所警觉,陕西小说界更应努力做到名实相副。  关键词 “小说大省”陕西小说文学史获奖    陕西一向以“小说大省”自居。但循名而责实,“小说大省”的帽子并不适合于陕西这颗“脑袋”。“名者所以名实也,实立而名从之,非名立而实从之也。”“贵名
[摘要]当前,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普遍滞后,利用英文电影进行教学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就是利用英文电影作为视听资料,进行大学英语教学的构思与实践。  [关键词]英文电影 教学 推测法 西方文化    众所周知,为进一步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教育部于去年二月第二次召开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新闻发布会。突出加强对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的测试。这无疑为大学英语改革指明了方向
[摘要]民间歌谣作为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份瑰宝,是人民生活、精神面貌、斗争历史真实的艺术记录。抗日大英雄张自忠,最后一滴血洒在襄河。嗣后,鄂北人民以一种最纯朴、最真挚的语言一民间歌谣颂扬张自忠将军,泽被后人。  [关键词]民间歌谣 张自忠 抗日 颂歌    张自忠,字荩忱,是中国军队抗日战争中驰名中外的爱国将领、革命烈士。1940年5月,身为国民革命军抗战序列中的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五战区右翼兵
[摘要]《鲁冰花》蕴涵有重要的教育价值,本文从教育不平等、个性教育缺失以及教师的偏见三个方面分析了绘画天才陨落的原因,并就我国当前媒体热炒的天才教育进行评述。  [关键词]教育不平等 个性教育 偏见    《鲁冰花》是改编自钟肇政的社会写实小说,反映的是上世纪60年代台湾北部山区纯朴平静的水城乡的社会状况以及此背景下学校教育的现实。出生在贫穷茶农家庭的主人公古阿明是一个生性活泼、顽皮且富有绘画天分
[摘要] 李白的人生理想和社会价值观念受到儒和道的深刻影响,但李白从来不是标准的儒家。李白思想中占支配地位的是道家。功成身退理想是李白儒貌道骨的体现。  [关键词] 庄屈 李白 儒道 思想    晚清诗人龚自珍说:“庄屈实二。不可以并:并之以为心,自白始。”(《最录李白集》)。极为精警。但在李白的人格和思想中起主导作用、占支配地位的是儒还是道?长期以来,众说纷纭。研究李白,就不能不从他的作品中
我的朋友张先生一直单身,前不久,他被迫把希望寄托在国内某相亲网站上。  有个叫“小昭”的女士和他聊了几个月,感觉都很好,照片中女孩的气质和金庸小说里的“小昭”真的还有几分神似,可就是不和他见面。直到小昭开始慢慢向他灌输理财的观念,并且时不时发给他几支内部秘透股票,他意识到这人根本就不是来相亲的,而是一个发广告的。一气之下他直问小昭:“说真话,你到底是谁?”随后他发现自己被拉黑了。  我安慰他最起码
摘要 从同志电影《今年夏天》入手,探讨同性之恋在当代性别对话界限明晰的情况下的生存状况。  关键词 性别对话 同性恋    性别对话一直是几千年来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在《创世纪》中,西方人将女性作为男性的一根肋骨创作出来,并且以一种神圣的、旨意似的观念指点人们在性别观念上的认知。“斯彭德认为‘男性优越的神话是父权社会的规则创造的,人们借助规则赋予世界意义,并生活在规则之网中。男人制定了规则,而
[摘要] 日本故事影片《导盲犬小Q》在日本和香港两地上映以来,取得了优异的票房成绩。该片立足于东方民族电影的文化本位,通过多种艺术技巧的综合运用精心阐释传统东方人文气质,赢得了众多影迷的情感共鸣。在国产电影遭遇冷落的今天,探寻其成功背后所蕴涵的文化因子,应当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导盲犬小Q 东方 人文精神 长镜头 音乐元素 审美诉求    由丸山升一、中春几洋编剧。崔洋一执导的日本故
摘要 诸多寓言故事的罔然不识真我,在于本我欲求贪婪等人性恶不受超我道德原则约束而导致自我心理失衡,而卒迨于祸之危害。  关键词 罔然 真我 本我 自我 超我 贪婪 寓言    我是谁?我便是我,这还用问,用得着回答吗?然而,精神分析学家弗罗依德认为有三个我:“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那你又是哪一个我呢?本我是人的潜意识的冲动,原始的本能,动物性的欲求。以自己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