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旅游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模式的思考

来源 :今日湖北·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jhrbscc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如何改变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使之与现在的市场需求相吻合已势在必行了。大力培养基础教育和提高专业能力,推出新型的教学模式,以达到更适应社会的需要。通过实践和感悟,谈谈对如何改革旅游酒管专业的教学模式的认识,以期与同行交流。
  关键词 旅游酒店管理 教学模式 素质
  随着旅游业在全球的蓬勃发展,新疆作为中国的一个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的省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旅游业的发展将带动全疆经济的再次腾飞。就目前而言,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模式,带动学生的学习和能力的提高,培养出市场所需要的真正旅游酒管专业的人才,成为一个迫切而现实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教学模式
  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渠道很多,学科教育中最常用的是“基础+专业+实践”的先理论后实践的模式,对学习旅游与酒店管理的高职学生一样适用。在教学实践中体现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目标的职教理念,加强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在了解各门知识的基础上,有所专长,尤其是本专业所涉及到的知识,使之完全适应市场的发展。现在,企业需要对所有知识都有所了解的“杂家”,仅对相关专业的了解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教学模式应本着这样的信念,使之“术业有专攻”,突出专业的精神,使之专业与基础互不荒废,相互促进。如何在教学模式中突出这一点呢?
  就高职类本专业学生现状,应逐渐地形成理论——实践——用实践检验理论——理论——独立实践——定岗就业的符合职教理念和行业运行规律的贴切的教学模式。说它贴切是因为实行的是个性化的专业教育,对旅游经营者而言,人才培养方案侧重于适应旅游企业内部各部门人才的能力培养;对酒店类的企业,人才培养方案侧重于服务与管理等能力的培养。在时间上,按照企业的运行规律来进行调整,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学技能,用实践补理论;在内容上,融入企业文化与职业标准;说它实用是因为在每个阶段的培养目标都具体实在,都不脱离以市场这一导向、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目标的理念,都符合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说它有效是因为教育是为了能够让每个人走出校门,为社会服务,最终实现自己的价值所在。
  二、职业素质教育
  旅游与酒店管理人才具有较强的复合型和实务型,既要具有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相关理论,又要具有管理、营销、策划、沟通、应变等的实务技能。针对专业实践性要求较高的特点,本专业通过“创新教学实践”——“实务实践”——“岗前专门化训练” 三个层次的教学实践体系,强调学生综合素质和知识整合、创新能力的培养,有针对性地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接受力(对知识与信息的学习、吸收与内化)、判断力(对事理的思考与逻辑分析)、表现力(跨学科的整合、沟通、表达和现场执行能力)、创造力(创作与分析管理能力)、应变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初步具备创业和创新能力与素养。
  通过开设大学语文、法律基础、邓小平理论、英语、计算机技术等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素质,同时,通过开设高职思想品德、德育活动课、军训、参观企业、请企业家讲企业文化等,并结合到企业岗位的体验与社会实践、职业生涯设计讲座,培养学生坚韧的意志及敬业精神。
  开设专业及专业核心课程,如客房服务与管理、前厅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酒店管理、导游基础,旅行社管理,旅游消费心理等,结合酒店和旅行社的淡旺季安排教学实习与实训,实行边实践边学习,安排学生从事企业最基层服务岗位的实习、实训工作,按照体验式、问题探究式教学,使学生逐步由浅入深、由点到面掌握本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加深对自己专业的了解。全过程全方位地锻炼和培养学生,使学生的人际交往与团队合作精神,表达自我、推销自我的能力,以及与人沟通、交流及应变的能力得以全面提升,为就业选择与创业奠定基础。
  针对用人单位和学生个性特点,根据学生、企业双向选择情况,依托所选择的职业岗位,集中进行企业文化与岗位技能的专项培训,使学生能尽快融入企业团队,掌握岗位技能、技巧,通过顶岗实训,强化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实现零距离就业。
  三、校企合作教学模式
  本专业始终坚持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为指导思想,以学校为主体,以行业、企业发展为依托,以专业精神为精髓,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本专业教学模式。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聘请企业、行业人士担任实训课程、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邀请业内专家作各种讲座、报告,定期安排学生顶岗实习等,大大拓宽了人才培养方式。
  (1)强化实践环节,培养动手能力。旅游酒店专业主要是应用学科,要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力度,让学生在真情实景中去学活知识,缩短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距离,在实践中培养动手能力,使内在素质转化为外现技能。本专业课堂教学中实践与理论比例达到2∶8,专业总体设计中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基本达到1∶1。
  (2)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综合素质。扎实的理论知识与较强的动手能力,只有在理论联系实际的活动中,才能内化为较为稳定的内在素质,它包括思想政治素质、文化道德素质、业务专业素质、心理身体素质等。只有具备这些方面的优良素质,才能成为社会需要的高层次、实用型人才。
  (3)职业岗位专门化训练,实现零距离就业。高职教育,就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为实现高职教育目标,针对学生个性化特点,第三学年,大力开展订单教育,通过学生与企业的双向选择,结合学生所选就业岗位,采取校企业结合的教育方式,按岗位要求和企业要求,强化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形成,在企业中培养职业人,实现零距离就业。
  (4)创业教育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一年级进行创业意识的培养,二年级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学生从事创业实践,三年级充分发挥学生能动性,全方位进行创业实践。
  (作者单位:荆州技师学院)
其他文献
3月18日晚,丽水市委举行第9次全市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工作视频交流会,10位乡镇书记“打擂台”,主题是“强化生态保护政治责任,推进美丽乡村建设”.rn当着市委书记的面,景
随着我国水利事业的快速发展,无损检测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也愈来愈广泛,无损检测的现场性、实用性、快速性等特点,为工程质量的监控提供了先进的科学手段,发挥着越来越重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这是宋代诗人李朴(1063-1127)的《中秋
8月22日上午,初秋的阳光给大地涂抹了一层厚厚的金色.在送爽的秋风中,记者乘坐的汽车从潼南县委、县政府办公大楼出发,拐过几道弯,几分钟后,驶上一条洁净的、笔直的水泥路,进
裂缝作为影响砌体结构房屋建筑质量的重要因素,为提高施工质量,必须认真分析裂缝出现的原因,同时通过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控制,使建筑施工的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摘要: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铁路交通在国家物资运输、客流运输方面的地位不断巩固,铁路运输行业也获得了较好的发展空间。乌鲁木齐铁路局企业作为我国铁路网部署中毗邻边境的铁路运输负责企业,其企业所得税核算能力增强对保障企业正常运营、维持我国边境铁路正常秩序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乌鲁木齐铁路局;企业所得税;核算  中图分类号:F812.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IX(201
转换层桁架施工技术因其特有优势在钢结构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它具有作业效率高、投入成本低以及施工进度快等特点,它不但使建筑能够承受较大载荷量,而且能够使建筑工程的整
“十三五”时期,面对国内外环境的新变化,上海自身发展面临的动力、资源瓶颈约束日益突出.上海应在推进“稳增长”的过程中,努力通过结构优化、制度创新和环境完善等手段来破
近年,由于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造成民众伤亡人数每年都在递增。本文结合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我国高校实际情况等,对提高大学生急救能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它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能够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增进对化学课程的情感,掌握探究科学的基本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一、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