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从政治地位、文化品位来讨论,中古时期"文笔之辨"经历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两汉时期,以赋为首的"文",已具有尊尚地位;"笔"体文字工作先以"政事"面目出现,当汉武帝时儒生充
【基金项目】
:
(吴承学教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文体学发展史”(10&ZD102)的阶段性成果;“广西特聘专家”专项经费成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政治地位、文化品位来讨论,中古时期"文笔之辨"经历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两汉时期,以赋为首的"文",已具有尊尚地位;"笔"体文字工作先以"政事"面目出现,当汉武帝时儒生充实"刀笔"队伍,"笔"体文字在儒学的沾溉下,雅驯化程度有所提高;曹丕时,依曹操"唯才是举"的实用政治,以"奏议、书论"为代表的"笔"体文字,不但正式进入"文章"序列,而且位列"铭诔、诗赋"的"文"之前,这是"笔"的政治地位的极大提高。两晋为"文笔之辨"的第二阶段,彼时高门士族把持文化主流,视"文"的撰作为高尚身份所独有,视"文"的文化品位高尚,视"笔"的撰作为文案小吏之行为;而寒族渴望崛起,也只有在诗、赋等"文"的撰作方面多作努力。南北朝为"文笔之辨"的第三阶段,刘宋以来,寒族士人多依靠"笔"体文字进入核心统治阶层;"笔"体文字的政治地位重新被世人关注。梁、陈时,梁武帝要求高级官员亲自撰作"奏事",要求贵游子弟熟悉文书簿领的撰作,"笔"体才华受到人们赞美成为社会风气,社会上多出现以"笔"闻名者,更崇尚"文笔"兼具者;理论家也多论证"笔"的政治重要性,刘勰称文章要"达于政事",颜之推称"文"为"行有余力,则可习之"。与"笔"的政治地位确立同步,"笔"在文化品位的提升上也有积极的努力,一是其自身原有的特质如用典、典雅影响、扩张到"文"的撰作,二是在声律、对仗、辞藻诸方面向"文"学习,在古今之争的进程中,在"文""笔"的撰作手法相互渗透的进程中,最终形成的骈体为"笔"确立了写作规范与审美趣味、文化品位,与"文"颉颃相称,"文"与"笔"最终在地位相当中达到更高层次的界限分明。
其他文献
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建筑评论,首先对建筑界内外关于建筑评论的八种说法作了解读;而后对什么是建筑评论作了广义的解释;最后的结论是:建筑评论的最终目标是创新,而怀疑和批判是
为了综合沼气CO2化学吸收法和膜分离法技术的优点,采用疏水性聚丙烯中空纤维膜接触器作为反应器,以净化气中CH4体积分数、系统CO2传质速率和能耗因子为主要指标,研究了常压下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只有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才可能使中小企业进一步良性循环,实现其价值最大化。主要分析了
<正> 曹丕一生留下的著作不多,现存完整的诗歌约四十首,论著更少。《典论·论文》是他学术著作《典论》(全书已佚)中的一篇。一般论著都认为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重要论文之一,
<正>不同发展观有不同的发展参量。“高速发展”的参量是GDP、城镇化水平、城镇规模、楼房面积、道路数量……“科学发展”的参量是资源、生态、环境……由“高速发展”走向
近视是发病率最高的眼部疾病之一。高度近视可引起一系列严重影响患者视力及各种视觉功能的并发症,如视网膜脱离、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形成、白内障和青光眼等。近年来,大量的流
<正>《电工基础》是中职学校机电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它既是一门贴近实际生活、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又是一门很抽象的学科。在《电工基础》教学中能否正确地引导学生培养
<正> BTF是苯并三(氧二氮茂的N-氧化物)的英文缩写,是一种碳氧平衡的无氢炸药。早在1931年首次报道了它的合成,后来对它进行过一些研究。最近,BTF重新受到重视和研究,
针对中试真空感应炉+350 mm轧机生产的10CrNi3MoV钢中板,试验分析了合金含量、精轧工艺、热处理工艺对其性能的影响。认为影响10CrNi3MoV钢性能的主要因素是热处理工艺,采用
研究了采用连续退火方式生产微碳深冲钢的工艺。通过实验室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工艺参数热轧卷取温度,冷轧压下率及退火温度对宝钢微碳深冲钢性能的影响,从而为实际生产过程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