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梵为夏:浅议维摩诘形象的演变

来源 :文物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tcat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佛教图像中的维摩诘是中国古代佛教信徒和艺术家们根据大乘佛教经典《维摩诘经》而创造出的形象,其造像、绘画等作品广泛见于公元5~18世纪中国北方地区的石窟寺、造像碑和传世绘画作品中,他的产生、形成和演变过程生动再现了外来佛教艺术的中国化历程。
其他文献
宋金时期的嵩山中岳庙和万荣后土祠是中国古代坛庙建筑最杰出的代表,其营造思想底蕴深厚。文章以两座宋金庙碑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中岳庙和后土祠在空间形态构成方面所进行的
长治市博物馆藏有一对春秋时期蟠螭纹青铜鼎,出土于长治分水岭26号墓,为长治市博物馆镇馆之宝。该鼎形制较大,造型独具风格,铜鼎一周铸三兽首(螭首)扉棱,腹部一周饰蟠螭纹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