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122例预后因素分析

来源 :肿瘤研究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f_k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22例NSCLC脑转移患者临床及随访资料,以死亡为结局,NSCLC脑转移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以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

经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NSCLC脑转移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包括患者年龄、病理类型、颅内转移灶数目、是否存在颅外转移、治疗方式、Karnofsky评分、原发灶控制情况(P<0.05),而性别、原发灶直径与NSCLC脑转移患者的预后无关(P>0.05)。姑息对症治疗、单纯全脑放疗、全脑放疗局部病灶加量放疗、全脑放疗局部病灶加量放疗联合化疗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2.14±0.19)个月、(7.28±0.60)个月、(16.90±1.35)个月、(17.7±1.12)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0、8.5 %、71.0 %、93.3 %,四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结论

NSCLC脑转移患者年龄、病理类型、颅内转移灶数目、是否存在颅外转移、治疗方式、Karnofsky评分、原发灶控制情况是预后的影响因素,在治疗上应综合分析,全面把握患者临床资料。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成年人巨大骶尾部畸胎瘤(SCT)的诊治要点。方法对1例成年人巨大恶性SCT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经骶会阴入路完整切除肿瘤,术后病理为恶性畸胎瘤。结论成年人巨大SCT较罕见,有恶变可能,要及早手术完整切除,必要时一并切除尾骨,降低复发。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人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 (MALAT-1) mRNA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29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和2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MALAT-1 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的差异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MALAT-1 mRNA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低于正常卵巢组织(0.089±0.090比1
目的通过对子宫内膜及卵巢原发性双癌与子宫内膜癌卵巢转移的对比研究,分析这两种疾病的一般情况、临床特征、病理结果、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山西省肿瘤医院妇科被诊断为子宫内膜及卵巢原发性双癌患者24例(原发性双癌组)及子宫内膜癌卵巢转移患者27例(转移癌组)的临床资料。结果原发性双癌组与转移癌组患者在年龄、绝经与否、首发症状、腹腔积液、脉管癌栓、肿瘤分化程度、淋巴
目的利用二维差异凝胶电泳(DIGE)技术建立分辨率高和重复性好的人胃癌原发灶与淋巴结转移灶中腺癌细胞的差异蛋白表达图谱,并分析差异表达蛋白质。方法收集、筛选6例新鲜的人胃腺癌原发灶组织及转移的淋巴结组织标本进行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用非染色冰冻切片显微切割法分别获取人胃癌原发灶与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腺癌细胞,裂解后提取蛋白,每例取等量蛋白,任选3例混合,共分成2组。用DIGE染料Cy2、Cy3、Cy5对
1990年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病理学家Dixit在人类脐静脉内皮细胞中发现了一种细胞因子诱导的基因,经白细胞介素(IL)-1、PLS和肿瘤坏死因子(TNF)刺激后表达量迅速增加,并分布于体内的多种细胞中,其能编码一种特殊的锌指蛋白,该基因被命名为锌指蛋白A20基因,其编码的蛋白被命名为锌指蛋白A20,简称A20。A20是一种内源性调控蛋白,其通过抑制NF-κB的活性来抑制炎症反应,并能抑制细胞凋亡
肺癌是导致人类癌性死亡的首要疾病。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是CD28分子家族的成员之一,表达于多种免疫细胞表面,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为其配体之一,可分为膜型和可溶型两种形式,在肿瘤免疫逃逸机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最近有研究显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中经突变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可直接上调肿瘤细胞的PD-L1表达。文章就PD-1、PD-L1及EGFR基
神经胶质瘤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钾、钙、氯等离子通道在胶质瘤细胞中异常表达,与胶质瘤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和转移均有密切关系。离子通道可能通过调控胶质瘤细胞的膜电位,调节胞质内离子浓度、pH值和细胞体积,参与信号转导途径之间相互作用,进而影响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凋亡和(或)转移。深入了解离子通道在胶质瘤形成、发展和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可能为胶质瘤预防和治疗提供新靶标和新的生物学干预手段。文章就离
目的探讨后肾腺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后肾腺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用全自动免疫组织化学仪检测EMA、Vimentin、CK7、AE1/AE3、CD57、CD10、WT1、Ki-67,进行随访,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患者中,男性、女性各1例。光学显微镜下肿瘤细胞小而一致,呈腺泡状排列,似胚胎细胞,间质不明显,疏松水肿。其中1例间质可见透明变性疤
循环肿瘤细胞(CTC)已被证明可能是多种肿瘤转移的起源,在肿瘤转移复发及治疗抵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富集检测CTC并分析其生物学特征,可以为肿瘤的早期诊断、转移风险及预后评估乃至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文章主要就近年来关于CTC检测分析方法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复发率高达30 %~60 %,直接影响到患者生存期。能否将术后放疗对局部控制率的提高转化为生存获益是研究者关注的重点,但术后放疗一直存在争议,原因有两点:一是在旧放疗技术条件下放疗毒副作用抵消了生存获益,二是放疗适应证的把握,如何筛选出真正受益人群,对术后放疗地位的确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