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人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身正”指的就是人文性,就是一个“善”字。素质教育在重视人类文明的同时,更应体现人文性。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学生“全面”的发展,这正是教育人文价值的体现。
[关键词]人文教育 赏识 关爱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8-0119-02
在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整个教育界存在过多的短期“功利色彩”。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我们大多数教师传给学生的是充满“科学精神”的“业”,而没有挖掘富有“人文精神”的“道”;更多的是教给学生如何求“真”,恰恰忘了也应教会学生如何去求“善”与“美”。似乎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染上了明显的趋利性、工具性色彩。不可否认,教育应传授知识、方法和科学的思维,但我们不要忘记应让教育充满文化和生活气息,让教育在传授科学的同时对学生起到人格教化的作用。在教育教学中多一些人文的关怀,多年以后,知识可以忘却,但根植于科学知识外的人文素养将让学生受益终身。
一、赏识学生,体现人性化
教师的职责为“教书育人”,除传授知识外,更重要的应是育人,要育人,就要研究人性需要。人的需要有多种层次,低层次的有衣食住行等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高层次的有亲情、友情和爱情等情感的需要,有劳动、学习、创造等发展的需要;最高层次是追求文明、进步,承担社会责任,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这些正是人性正常的需要,我们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特别是对那些高层次的需要,我们应尽力创造条件,使其有满足的可能,这样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就不再是外在的口号,而成为源自学生内心的需要。学生心中那些真诚、善良、美好、尊重人、关怀人、为别人尽义务、为社会尽义务,以至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而奋斗的需要强烈起来时,他才会充满了做人的自豪感和幸福感。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物是这样,看人又何尝不是这样?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闪光点,有的也许是教师还没有注意到的。但是,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个体,固然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尽管如此,教师也要保持用欣赏者的眼光看待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怀、爱护和肯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欣赏,教师的欣赏正是他们勤奋学习和创新的目标与动力。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语或许就是一个孩子即将成功的基石。
美国心理学家威谱
[关键词]人文教育 赏识 关爱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8-0119-02
在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整个教育界存在过多的短期“功利色彩”。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我们大多数教师传给学生的是充满“科学精神”的“业”,而没有挖掘富有“人文精神”的“道”;更多的是教给学生如何求“真”,恰恰忘了也应教会学生如何去求“善”与“美”。似乎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染上了明显的趋利性、工具性色彩。不可否认,教育应传授知识、方法和科学的思维,但我们不要忘记应让教育充满文化和生活气息,让教育在传授科学的同时对学生起到人格教化的作用。在教育教学中多一些人文的关怀,多年以后,知识可以忘却,但根植于科学知识外的人文素养将让学生受益终身。
一、赏识学生,体现人性化
教师的职责为“教书育人”,除传授知识外,更重要的应是育人,要育人,就要研究人性需要。人的需要有多种层次,低层次的有衣食住行等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高层次的有亲情、友情和爱情等情感的需要,有劳动、学习、创造等发展的需要;最高层次是追求文明、进步,承担社会责任,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这些正是人性正常的需要,我们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特别是对那些高层次的需要,我们应尽力创造条件,使其有满足的可能,这样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就不再是外在的口号,而成为源自学生内心的需要。学生心中那些真诚、善良、美好、尊重人、关怀人、为别人尽义务、为社会尽义务,以至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而奋斗的需要强烈起来时,他才会充满了做人的自豪感和幸福感。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物是这样,看人又何尝不是这样?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闪光点,有的也许是教师还没有注意到的。但是,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个体,固然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尽管如此,教师也要保持用欣赏者的眼光看待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怀、爱护和肯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欣赏,教师的欣赏正是他们勤奋学习和创新的目标与动力。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语或许就是一个孩子即将成功的基石。
美国心理学家威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