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观察是作文的基础,是客观事物变成文章的桥梁。农村学生见识少,知识面窄,学习写作文时困难不少。而农村有美丽神奇的大自然,有丰富的人文底蕴,这些又为农村小学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的作文素材。教师应立足农村,带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去观察体验农家生活,写好观察日记,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观赏自然风光,体验家乡之美。农村的孩子,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美如画的大自然就是他们的摇篮,教师可带领学生投入大自然的怀抱,观察多彩的生活。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口语交际“走,我们去春游”一课时,教师制定一个春游方案,然后按大家商定的方案去春游。一路上,学生看绿树红花,听百鸟争鸣,享受春风拂面,感受大自然的无限生机。走累了,可以仰卧草坪,看蓝天上自由舒卷的白云。回到教室,老师问学生:“怎么样?累吗?玩得高兴吗?美吗?你喜欢吗?说说好吗?”学生跃跃欲试,争相畅叙心中之美。因为这不是苦思冥想地写作文,而是在欣赏自然美之后,学生有感而发,描述心中美丽的家乡丝毫也不勉强,而且通过实践,还知道春游方案是否可行。
感受家鄉飞速发展,抒发自豪之情。农村的发展日新月异,令我们每个生活在农村的人不断惊喜、无比自豪!课余,教师带着学生在村子里走一走、看一看,通过采访村民了解家乡的过去,在过去与现在的巨大落差中感受今天的飞速发展。接着,老师让学生把当天观察到的东西,围绕着“家乡的变化”有重点、有顺序地写下来,顺理成章。
体验农活艰辛,道出劳动甘甜。农活,也是我们农村特有的教育资源,教师要教育学生在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放学后,扫地、做饭、洗碗。双休日,自己换的衣服自己洗,上山拾柴火等。暑假,烈日当空,学生在田里收割稻子,从汗流浃背中体验到了劳动的艰辛,就能更深刻地领会到“粒粒皆辛苦”的涵义。有了这切身的体验,学生就会更加珍惜粮食,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在这刻骨铭心的体验中,学生们的作文不再干瘪,而会变得饱满,从而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作者单位:江西省遂川县巾石乡东坑小学)■
□本栏责任编辑 周瑜芽
E-mail: jxjyzyy@163.com
观赏自然风光,体验家乡之美。农村的孩子,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美如画的大自然就是他们的摇篮,教师可带领学生投入大自然的怀抱,观察多彩的生活。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口语交际“走,我们去春游”一课时,教师制定一个春游方案,然后按大家商定的方案去春游。一路上,学生看绿树红花,听百鸟争鸣,享受春风拂面,感受大自然的无限生机。走累了,可以仰卧草坪,看蓝天上自由舒卷的白云。回到教室,老师问学生:“怎么样?累吗?玩得高兴吗?美吗?你喜欢吗?说说好吗?”学生跃跃欲试,争相畅叙心中之美。因为这不是苦思冥想地写作文,而是在欣赏自然美之后,学生有感而发,描述心中美丽的家乡丝毫也不勉强,而且通过实践,还知道春游方案是否可行。
感受家鄉飞速发展,抒发自豪之情。农村的发展日新月异,令我们每个生活在农村的人不断惊喜、无比自豪!课余,教师带着学生在村子里走一走、看一看,通过采访村民了解家乡的过去,在过去与现在的巨大落差中感受今天的飞速发展。接着,老师让学生把当天观察到的东西,围绕着“家乡的变化”有重点、有顺序地写下来,顺理成章。
体验农活艰辛,道出劳动甘甜。农活,也是我们农村特有的教育资源,教师要教育学生在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放学后,扫地、做饭、洗碗。双休日,自己换的衣服自己洗,上山拾柴火等。暑假,烈日当空,学生在田里收割稻子,从汗流浃背中体验到了劳动的艰辛,就能更深刻地领会到“粒粒皆辛苦”的涵义。有了这切身的体验,学生就会更加珍惜粮食,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在这刻骨铭心的体验中,学生们的作文不再干瘪,而会变得饱满,从而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作者单位:江西省遂川县巾石乡东坑小学)■
□本栏责任编辑 周瑜芽
E-mail: jxjyzy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