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韵悠悠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n012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午睡醒来,屋里空无一人。他吃力地撑着身子站起来,慢慢地挪向挂二胡的那个屋角的藤椅边。
  好久没有拉琴了,二胡的筒上积满了尘灰,像他那久被尘封的记忆。他怜惜地摘下二胡,掏出面巾纸擦拭干净,然后立杆,调弦,持弓,悠扬的胡琴声“咿咿呀呀”地响了起来,那些与琴声有关的回忆,此起彼伏地从心底涌出。
  第一次见到她,是在建厂三周年庆典的联欢会上。那天的节目,有他的二胡独奏。他穿着灰色中山装,端坐在台上,开弓奏响《二泉映月》。凄婉、悠扬的音韵,如山涧飞瀑,带着一泻千里的沧桑,从弓弦下飞洒而出,像寒夜里的细雨,一点一点地浸湿了听者的心弦。
  谢幕时,他的眼前闪动着无数张充满敬意的笑脸,无意中,他瞥见一双如朝露般清澈的眼……他的心,猛地一颤。
  春季到来的时候,厂里要培训一批青年技术员,他接下了这个培训任务。培训班上,他意外地发现了那双眼……
  新婚的时光,每一刻,年轻的心池都飘逸着花香。夏日黄昏,他背起二胡,骑着单车,载着她到郊外纳凉。月映荷塘的时候,伴着淡淡的荷香,他拉二胡,她唱歌:“天涯呀海角,觅呀觅知音。小妹妹唱歌,郎奏琴,郎呀咱们俩是一条心……”多希望,岁月定格,永远这般安好。
  那天,一群红卫兵冲进他们家,把他书柜里的书付之一炬,往他脖子上挂了个“走资派”牌子,绑起来拉出门去。她拼命地去推架着他的红卫兵,却被他们推翻在地。
  关在牛棚的三年中,他受尽了折磨,但他始终不肯低头认错:学了一些西方工业的科技知识,是为了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这怎么能和“走资派”这样的字眼联系起来?但他的抗争,反惹来更严厉的批斗。曾经人前人后喊他“老师”的那些崇拜者,早已像回避瘟神似的从他的生活里消失。只有她,心未改,情不移。
  阳光重新笼罩在身上的时候,他却已在数年的折磨中丧失了做父亲的权利。他劝她改嫁,找个好人家,生个孩子,老有所依。她低头笑笑,跟没听见似的,继续做饭、洗衣。
  光阴一晃,他已年近八旬,她也七十有余,她那些老姐妹们早已是儿孙满堂,尽享天伦之乐,她却除了他,一无所有……
  门,“吱呀”一声响了,她提着菜篮走进屋里,看到坐在藤椅上拉琴的他,嗔怪道:“怎么又自己下床乱跑了,也不怕摔喽。”他笑笑,重调好弦,冲她招招手。
  “咿咿呀呀”的胡琴声又响了起来,是那首再熟悉不过了的歌……那一瞬间,泪水盈满她的眼眶。
  她抬起手背抹了把眼睛,走过去,清了清嗓子,唱了起来:“人生啊,谁不惜呀惜青春,小妹妹似线郎似针,郎呀穿在一起不离分……”
其他文献
高老太婆和林老太婆是中学同学。从少女时代直到退休,她们都是同声同气的好朋友。在各自儿女离巢、丈夫去世之后,两人还是经常相约喝茶。喝茶的过程中,她们最大的乐趣就是讲另一个女同学的八卦,而她们维系几十年友情的秘密,在于彼此间优势和劣势的互补与微妙平衡。  高老太婆和林老太婆是一篇小说中的人物。  小说的名字叫《老闺蜜》。  做闺蜜很容易,一个微笑就可以拉开友情的序幕;做老闺蜜却不易,从少年到白头,数十
一个人晚上出门散步,偶然走到闹市区,想着“既然来了自然要不枉此行,随便买点什么东西吧。”若这个人是你,你会买什么呢?  A.买本书吧,反正晚上回去也没事,正好打发时间  B.去服装小店看看,说不定能淘件风格特别的漂亮衣服  C.买点糕点,明天的早餐问题就解决了  D.买点水果吧,美容养颜又健康  答案  A.买本书吧,反正晚上回去也没事,正好打发时间  选择这个选项的朋友,你真的很难嫁。你对爱情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