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小学生书写能力普遍下降,
写字现状令人担忧,究其原因,实则是语文课堂中写字教学的缺失。为此,《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写字教学建议中新增了一条关键性建议:“第一、二、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突出强调了写字教学的重要性,也给语文教师带来了新的思考和挑战。
怎样在紧张有限的语文课堂中落实10分钟写字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方面展开。
1.认真研读课标,侧重训练内容
根据学段目标和教材安排,结合学生年龄特点,“10分钟”写字练习的内容各学段可侧重如下:一年级上册,重点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坐姿,以书写简单的独体字为主,逐步学写基本笔画,写正确,写规范。从一年级下册开始到二年级,重点指导学生写好偏旁、部首,从而写好整个字。三、四年级,写字练习重点应转移到各部件的组合搭配上来,学习汉字组合规律,重点指导上下、左右、上中下、左中右、半包围、品字形等几类结构的书写。到了五、六年级,则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写。此外,中高年段还要加强课内其他书写练习的指导。如三、四年级应重点指导学生抄写句子,做到工整美观。到了高年级,应重点指导小练笔的书写,在保证一定的书写速度的基础上,做到行款整齐,要求想好再写,书写时做到字迹工整,少涂改,保持卷面整洁等,让学生养成提笔即练字的习惯,从而达成课标提出的“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的目标。
2.精心设计课堂,丰富指导模式
(1)教师示范,树立榜样。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学生都具有很强的“向师性”,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这就要求教师自己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能写一手漂亮字。每一次板书都应一笔一画、端端正正,行款整齐,给人以美感。学生练习的时候,老师要特别注意抓好握笔姿势和坐姿,随时提醒学生“头正、肩平、身直、足安”,并且做到“一尺一寸一拳头”。“少年若天成,习惯成自然。”长期坚持,必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批改作业更是教师示范作用的集中体现,老师那工工整整、整齐美观的批语,是给孩子们最好的书写示范,是学生模仿、练习写字的一面镜子。
(2)抓住规律,巧妙指导。纵观我们的语文课堂,老师为了追求课堂的完整流畅,往往把写字教学放在课末的几分钟。“10分钟”无法保证,且写字时间过于集中,不易分散写字教学的难点,而且学生经过一节课的学习已进入疲劳状态,写字质量可想而知。写字教学应遵循其自身的规律,扎扎实实训练到位,才能真正收到实效。
一方面,我们可以分散指导时间,
把教材中要求“会写”的生字分散到各个教学环节之中,分散教学难点,使学生能集中精力逐个练习,不仅写得好,还能记得牢,实现识写结合。一位老师在执教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课文《我为你骄傲》一课时是这样进行写字教学的:新课伊始,老师板书课题“我为你……”,然后让孩子们跟老师一起完成,出示“骄傲”,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说注意点,老师范写,学生跟着书空后,再让他们在田字格里描两遍,写两遍。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有12个,老师先让大家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再出示生字,在学生读会后,提醒书写注意点,然后再描、写。在新课教学结束时,这位老师别出心裁出示了一张残缺的便条,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补充完整,补充部分多为生字。这一招可谓一举两得,既让学生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又再一次巩固了对生字的识记和书写,这样分散难点进行写字教学,不仅能激发孩子写字兴趣,而且扎实有效。另一方面,我们可以进行归类指导,如相同部首的字。“礻”字旁的字学生很难写好,就可把这类字归在一起来指导。有位老师是这样做的:出示“礻”字旁,
告诉学生凡是由“礻”字旁组成的字大都与鬼神、祭祀有关。再出示“社”字,指导学生观察要写好“社”字,从结构上要注意——左窄右宽,左长右短,下横舒展,相互穿插,相互避让。接着老师范写,学生一起书空——轻轻起笔渐渐重,停顿一下往回推,横撇一笔要到位,下横写长舒展开……老师再出示“祝、视、礼”,观察后发现:字下齐平,弯钩舒展。指导写好竖弯钩。这位老师指导学生写字,不仅穿插字理方面的教学,还注意了书写技巧的指导,学生不仅记得牢,还能举一反三。
3.丰富评价措施,巩固指导成效
(1)面评激励。要让学生“写好字”成为一种自觉,还必须在评价上下功夫。对学生的写字练习,老师的评价一定要及时,要关注学生书写方面的微小进步,适时鼓励。评价应有导向性,不能笼统地说“写得很认真”“写得好”,而要根据每节课的学习重点并结合学生自身特点,进行恰如其分的表扬、鼓励。如“姿势正确,身子坐得很直”等。这样评价方向明确、到位,学生“写好字”定然会成为一种潜意识中的自觉,“提笔即为练字时”也必将成为现实。
(2)竞赛激励。为了保持学生写字的兴趣,营造写字的氛围,学校可以开展一些写字竞赛活动。每年的元旦、六一,我们都会组织写字比赛,鼓励全员参与,选出优秀作品装裱展出,一部分作品挂在教室楼梯、走廊的墙壁上,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既让学生体会写字进步的成就感,又能让学生在浓郁的写字竞赛氛围中受到教育和熏陶,激励每一位学生把字写好。
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妙用语文课堂的“10分钟”写字教学时间,抓住学生习惯养成的最佳期,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分散指导难点,教给写字方法和技巧,必能增强学生写字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让写字教学焕发出勃勃的生命活力。
(作者单位:福建省武平县实验小学)
写字现状令人担忧,究其原因,实则是语文课堂中写字教学的缺失。为此,《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写字教学建议中新增了一条关键性建议:“第一、二、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突出强调了写字教学的重要性,也给语文教师带来了新的思考和挑战。
怎样在紧张有限的语文课堂中落实10分钟写字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方面展开。
1.认真研读课标,侧重训练内容
根据学段目标和教材安排,结合学生年龄特点,“10分钟”写字练习的内容各学段可侧重如下:一年级上册,重点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坐姿,以书写简单的独体字为主,逐步学写基本笔画,写正确,写规范。从一年级下册开始到二年级,重点指导学生写好偏旁、部首,从而写好整个字。三、四年级,写字练习重点应转移到各部件的组合搭配上来,学习汉字组合规律,重点指导上下、左右、上中下、左中右、半包围、品字形等几类结构的书写。到了五、六年级,则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写。此外,中高年段还要加强课内其他书写练习的指导。如三、四年级应重点指导学生抄写句子,做到工整美观。到了高年级,应重点指导小练笔的书写,在保证一定的书写速度的基础上,做到行款整齐,要求想好再写,书写时做到字迹工整,少涂改,保持卷面整洁等,让学生养成提笔即练字的习惯,从而达成课标提出的“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的目标。
2.精心设计课堂,丰富指导模式
(1)教师示范,树立榜样。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学生都具有很强的“向师性”,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这就要求教师自己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能写一手漂亮字。每一次板书都应一笔一画、端端正正,行款整齐,给人以美感。学生练习的时候,老师要特别注意抓好握笔姿势和坐姿,随时提醒学生“头正、肩平、身直、足安”,并且做到“一尺一寸一拳头”。“少年若天成,习惯成自然。”长期坚持,必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批改作业更是教师示范作用的集中体现,老师那工工整整、整齐美观的批语,是给孩子们最好的书写示范,是学生模仿、练习写字的一面镜子。
(2)抓住规律,巧妙指导。纵观我们的语文课堂,老师为了追求课堂的完整流畅,往往把写字教学放在课末的几分钟。“10分钟”无法保证,且写字时间过于集中,不易分散写字教学的难点,而且学生经过一节课的学习已进入疲劳状态,写字质量可想而知。写字教学应遵循其自身的规律,扎扎实实训练到位,才能真正收到实效。
一方面,我们可以分散指导时间,
把教材中要求“会写”的生字分散到各个教学环节之中,分散教学难点,使学生能集中精力逐个练习,不仅写得好,还能记得牢,实现识写结合。一位老师在执教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课文《我为你骄傲》一课时是这样进行写字教学的:新课伊始,老师板书课题“我为你……”,然后让孩子们跟老师一起完成,出示“骄傲”,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说注意点,老师范写,学生跟着书空后,再让他们在田字格里描两遍,写两遍。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有12个,老师先让大家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再出示生字,在学生读会后,提醒书写注意点,然后再描、写。在新课教学结束时,这位老师别出心裁出示了一张残缺的便条,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补充完整,补充部分多为生字。这一招可谓一举两得,既让学生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又再一次巩固了对生字的识记和书写,这样分散难点进行写字教学,不仅能激发孩子写字兴趣,而且扎实有效。另一方面,我们可以进行归类指导,如相同部首的字。“礻”字旁的字学生很难写好,就可把这类字归在一起来指导。有位老师是这样做的:出示“礻”字旁,
告诉学生凡是由“礻”字旁组成的字大都与鬼神、祭祀有关。再出示“社”字,指导学生观察要写好“社”字,从结构上要注意——左窄右宽,左长右短,下横舒展,相互穿插,相互避让。接着老师范写,学生一起书空——轻轻起笔渐渐重,停顿一下往回推,横撇一笔要到位,下横写长舒展开……老师再出示“祝、视、礼”,观察后发现:字下齐平,弯钩舒展。指导写好竖弯钩。这位老师指导学生写字,不仅穿插字理方面的教学,还注意了书写技巧的指导,学生不仅记得牢,还能举一反三。
3.丰富评价措施,巩固指导成效
(1)面评激励。要让学生“写好字”成为一种自觉,还必须在评价上下功夫。对学生的写字练习,老师的评价一定要及时,要关注学生书写方面的微小进步,适时鼓励。评价应有导向性,不能笼统地说“写得很认真”“写得好”,而要根据每节课的学习重点并结合学生自身特点,进行恰如其分的表扬、鼓励。如“姿势正确,身子坐得很直”等。这样评价方向明确、到位,学生“写好字”定然会成为一种潜意识中的自觉,“提笔即为练字时”也必将成为现实。
(2)竞赛激励。为了保持学生写字的兴趣,营造写字的氛围,学校可以开展一些写字竞赛活动。每年的元旦、六一,我们都会组织写字比赛,鼓励全员参与,选出优秀作品装裱展出,一部分作品挂在教室楼梯、走廊的墙壁上,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既让学生体会写字进步的成就感,又能让学生在浓郁的写字竞赛氛围中受到教育和熏陶,激励每一位学生把字写好。
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妙用语文课堂的“10分钟”写字教学时间,抓住学生习惯养成的最佳期,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分散指导难点,教给写字方法和技巧,必能增强学生写字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让写字教学焕发出勃勃的生命活力。
(作者单位:福建省武平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