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节”,《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细小的环节或情节”,其中少数重点细节就称为“关键性细节”。这类细节在教学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直接影响教学目标能否得到落实,教学过程是否合理、科学、有效。打磨关键性细节是促进体育教学有效实施的一种手段,下面就课前、课上及练习中关键性细节的处理,谈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全面了解、合理预设,打磨教案中关键性细节
学生的认识方式是影响课堂教学的重要隐性因素,对预设教案的关键性细节精心打磨,以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细节一:学生对将学习的新知识,具备哪些积累?
随着学习渠道越来越宽,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以前,往往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积累。如:教学“前、后滚翻”时,通过课前调查,笔者了解到班上44名同学中有20人已经熟练掌握前滚翻的动作要领,对后滚翻只是了解,有10人学习过前滚翻,但是动作仍然不熟练。于是笔者设计了“师徒帮带,共同进步”的活动,并提出了活动要求:1.被指派的师傅必须把自己的徒弟教会;2.通过观察老师的动作,师徒研究后滚翻和前滚翻的相似之处。
细节二: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合理预设教学活动?
对于学生而言,学习兴趣很重要。因此教师设计的学习活动要以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根本。如:篮球教材中的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纯理论的讲解和单个反复的练习都比较枯燥,大多学生提不起兴趣,只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亦步亦趋地去做,既费时又低效。于是,笔者设计“截球道”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饶有兴趣地体会传接球的感觉。学生练习之后,很自然地把已有体会迁移到课堂教学内容上来,注意力也高度集中,教学效果良好。
细节三:如何面向全体,让不同基础的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都有所收获?
我们的教学是面向全体的,要让不同的学生都能获得相应的发展,这个细节不可忽视。如:立定跳远教学,笔者设计了“不同身高不同远度”的环节,让每个人都能积极参与。学生们根据自己的身高选择不同的远度的区域,可以往高级别选择,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但是不可以往低级别选着,这样可以避免一些学生故意凸显自己。
二、有效合作、重视展示,打磨教学中关键性细节
小组交流、合作探究、分组教学等组织形式中的一些细节需要引起教师的充分重视。
细节一:如何让小组合作不流于形式落到实处?
小组合作作为一种新颖而实用的学习方式,已被教师们广为采用。但笔者发现:我们的课堂上经常合作,却很少出现有新意的见解,实效性差。
解决方案:当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无法独立完成对新知识的感知,无法自主建构新的知识体系时,应组织学生讨论,帮助他们顺利达成学习目标。当学生在分析某一问题时,出现多个答案,意见不统一时,应组织持相同意见的学生一起合作,通过实践来明晰正误。
细节二:集体教学和分组教学,如何运用更有效?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我们常用的教学方法就是讲解示范法,但是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存在,在教学中如何把握好“合”与“分”的讲解示范,对教学目标的达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解决方案:体育课堂教学中,尤其是技术性较强的教材教学,教师有时会有意识将学生分为小组,按水平高低搭配,或者按层次分组,各组选出小组长负责。在分的过程中同学们能相互学习、鼓励。同时教师在分组练习中发现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时,此时就必须“合”起来,指出问题和提出改正方法,然后再分组练习。
三、尊重差异、分层设置,打磨练习中关键性细节
学生通过课堂练习,巩固技能,习得本领。如果忽视练习的设计,或只是“走过场”的反馈练习结果,必然导致练习的低效能。
细节一: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练习应如何安排?
每个班的学生在对技能的掌握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吃不饱”和“吃不下”的现象时有发生。
因此在练习时进行分层教学,在每次练习中都设计一些“挑战区”,提供给“吃不饱”的学生。同时也要给那些“吃不下”的学生提供“进步区”,让他们也能在练习中寻找自信不断提高。
细节二:练习后如何反馈、纠错更有效?
对于学生的反馈中显现的问题,我们要给予充分重视。是共性问题就提出来集体讲解,是个别问题就需要个别指导,尽量不把错误的方法带到课外。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就让学生之间相互指导,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更能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的品质。对于某些特困型的同学,必须亲自指点,耐心地反复讲解、示范、指导。在下一轮练习中,再请出那些技能薄弱的学生出来展示,给予鼓励和肯定。这样扎扎实实地抓反馈,认认真真地抓纠错,学生间的差异也会慢慢缩小。
教学细节看似平常,但平常中蕴含智慧;看似简单,但简单中孕育深刻,细节决定成败。教师如果心中有学生,在教学中从大处入眼,小处人手,注重打磨关键性细节。那么,我们的教学将会更精致、更和谐和更有成效,也更具魅力。
一、全面了解、合理预设,打磨教案中关键性细节
学生的认识方式是影响课堂教学的重要隐性因素,对预设教案的关键性细节精心打磨,以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细节一:学生对将学习的新知识,具备哪些积累?
随着学习渠道越来越宽,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以前,往往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积累。如:教学“前、后滚翻”时,通过课前调查,笔者了解到班上44名同学中有20人已经熟练掌握前滚翻的动作要领,对后滚翻只是了解,有10人学习过前滚翻,但是动作仍然不熟练。于是笔者设计了“师徒帮带,共同进步”的活动,并提出了活动要求:1.被指派的师傅必须把自己的徒弟教会;2.通过观察老师的动作,师徒研究后滚翻和前滚翻的相似之处。
细节二: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合理预设教学活动?
对于学生而言,学习兴趣很重要。因此教师设计的学习活动要以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根本。如:篮球教材中的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纯理论的讲解和单个反复的练习都比较枯燥,大多学生提不起兴趣,只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亦步亦趋地去做,既费时又低效。于是,笔者设计“截球道”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饶有兴趣地体会传接球的感觉。学生练习之后,很自然地把已有体会迁移到课堂教学内容上来,注意力也高度集中,教学效果良好。
细节三:如何面向全体,让不同基础的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都有所收获?
我们的教学是面向全体的,要让不同的学生都能获得相应的发展,这个细节不可忽视。如:立定跳远教学,笔者设计了“不同身高不同远度”的环节,让每个人都能积极参与。学生们根据自己的身高选择不同的远度的区域,可以往高级别选择,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但是不可以往低级别选着,这样可以避免一些学生故意凸显自己。
二、有效合作、重视展示,打磨教学中关键性细节
小组交流、合作探究、分组教学等组织形式中的一些细节需要引起教师的充分重视。
细节一:如何让小组合作不流于形式落到实处?
小组合作作为一种新颖而实用的学习方式,已被教师们广为采用。但笔者发现:我们的课堂上经常合作,却很少出现有新意的见解,实效性差。
解决方案:当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无法独立完成对新知识的感知,无法自主建构新的知识体系时,应组织学生讨论,帮助他们顺利达成学习目标。当学生在分析某一问题时,出现多个答案,意见不统一时,应组织持相同意见的学生一起合作,通过实践来明晰正误。
细节二:集体教学和分组教学,如何运用更有效?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我们常用的教学方法就是讲解示范法,但是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存在,在教学中如何把握好“合”与“分”的讲解示范,对教学目标的达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解决方案:体育课堂教学中,尤其是技术性较强的教材教学,教师有时会有意识将学生分为小组,按水平高低搭配,或者按层次分组,各组选出小组长负责。在分的过程中同学们能相互学习、鼓励。同时教师在分组练习中发现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时,此时就必须“合”起来,指出问题和提出改正方法,然后再分组练习。
三、尊重差异、分层设置,打磨练习中关键性细节
学生通过课堂练习,巩固技能,习得本领。如果忽视练习的设计,或只是“走过场”的反馈练习结果,必然导致练习的低效能。
细节一: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练习应如何安排?
每个班的学生在对技能的掌握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吃不饱”和“吃不下”的现象时有发生。
因此在练习时进行分层教学,在每次练习中都设计一些“挑战区”,提供给“吃不饱”的学生。同时也要给那些“吃不下”的学生提供“进步区”,让他们也能在练习中寻找自信不断提高。
细节二:练习后如何反馈、纠错更有效?
对于学生的反馈中显现的问题,我们要给予充分重视。是共性问题就提出来集体讲解,是个别问题就需要个别指导,尽量不把错误的方法带到课外。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就让学生之间相互指导,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更能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的品质。对于某些特困型的同学,必须亲自指点,耐心地反复讲解、示范、指导。在下一轮练习中,再请出那些技能薄弱的学生出来展示,给予鼓励和肯定。这样扎扎实实地抓反馈,认认真真地抓纠错,学生间的差异也会慢慢缩小。
教学细节看似平常,但平常中蕴含智慧;看似简单,但简单中孕育深刻,细节决定成败。教师如果心中有学生,在教学中从大处入眼,小处人手,注重打磨关键性细节。那么,我们的教学将会更精致、更和谐和更有成效,也更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