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开展,人们对电力的需求日益增加,也引发了人们对用电安全的重视。在日常的高压用电中,进行系统的检查尤为重要且必要。但是以往应用人工的方式进行检查,无法保障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并且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进行日常检查,从而增加了检查成本。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为电力公司进行用电检查的改革提供了技术支持,应用PDA系统有利于改善以往存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PDA系统在高压用电检查中所具有的优势,以及PDA系统开发的实现。
关键词:PDA;电力设备;安全性
1 在高压用电检查中应用PDA系统的优势
1.1 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以往在进行高压用电的检查时,采用的使人工的方式进行具体电力情况的检查,该方式增加了工作难度和工作量,并且需要大量的人力进行,增加了电力检查的成本。并且一味的应用人工的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排查故障,但是在长期的应用中也暴露了其中的问题。如负责用电检查的工作人员缺乏相应的工作积极性,责任心的缺失导致工作人员进行检查时敷衍,从而导致检查的结果和实际的用电情况不相符。此外在进行用电检查人员的管理时具有一定的难度,致使一些本不该出现的问题在进行高压用电的电力检查时出现。应用PDA系统则有利于解决上述的部分问题。在进行高压用电的检查时,可通过智能化的操作系统对高压用电的实际情况进行自动的记录和整合,并实现相关数据的归类,自动生成相应的详细报告。在高压用电检查中应用PDA系统,可进行后台运行,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人力、物力的节约,并有利于提高高压用电检查的质量和效率。
1.2 提高电力设备巡检的安全性
在进行高压用电的检查时极易出现电力设备巡检等问题,导致该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在联系相应的电力设备时,因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管理中存在缺陷,从而使电力设备的巡检缺乏完善性。通常表现为用电设备的漏检,严重影响到高压用电设备的使用寿命。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持。将PDA系统和射频识别技术进行有机结合,通过射频识别技术进行相关数据的传递,从而实现高压用电设备的定位检查,避免出现漏检等现象。
1.3 有利于传递数据
在高压用电的检查中应用PDA系统,有利于传递数据。其主要原因是因为PDA系统应用到高压用电检查中具有GPRS定位功能,从而在保障准确记录数据的基础上,实现及时传输相关的数据资源。并通过传输数据所具有的及时性,为后期处理高压用电的相关设备提供参考和依据。
1.4 保障电力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将PDA系统应用到高压用电的检查中,并将其安装到相应的设备上,有利于避免偷电和滥用电的不良行为。因为通过PDA系统进行高压用电的检查,该系统可对用户的用电行为和用电情况进行自动记录,并将其显示在电力公司的终端系统上。相关的工作人员在进行用电数据的提取时需要经过身份的验证才能对相应的数据进行阅读和提取。从而保障这些数据的安全性,并避免部分人员非法窃取该部分资料,有利于降低电力公司的损失。在实际进行高压用电检查时应用PDA系统,有利于对用电检查的所有设备进行自动的巡检,并将巡检行为生成相应的数据资料并进行自动处理,在生成详细的检查报告,有利于相关的工作人员后续工作的开展,并为日后的检查提供参考和依据。虽然PDA系统应用到高压用电检查中,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检查的质量和效率,并降低工作难度和工作量,但是该系统具有存储方便的问题,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加强对该系统存储功能的深入研究,从而使PDA系统日臻完善,发挥其更大的作用。
2 PDA开发技术的实现
PDA系统自身在存储功能以及计算速度上具有一定的缺陷,因此在实际应用时无法有效依赖数据库,而是需要通过精简的文件格式对地物对象的空间、属性等数据进行描述。进而实现数据处理速度的提升,所以在描述相应的地理数据使应使用自定义的二进制文件格式。
该文件主要由5个部分组成:〈文件头〉、〈要素类型参数〉、〈几何图形数据〉、〈注记〉、〈属性数据〉.每部分都设置开始和结束标志,并严格规定每部分各项的数据类型,并且规定了用来描述每一项的字节数,下面以几何图形数据中的线数据为例,说明文件的格式。
线数据的颜色在要素类型编码中已经定义,在开始和结束之间的部分是不断重复的,线与线之间要有间隔。线数据的颜色在要素类型编码中已经定义,在开始和结束之间的部分是不断重复的,线与线之间要有间隔。
PDA上运行GIS软件的另一个瓶颈是图形数据的显示,如果每次移动、放大或缩小都要重新从内存读取全部的图形数据而只显示一部分图形,这将会极大浪费PDA原本就很有限的资源,降低了显示的速度,延长了等待的时间.一般地,全部矢量数据读入内存的显示方法,在图形放大、漫游时,其图形显示速度会有明显的提高,但实验结果却正好相反。其原因是:掌上电脑F1ash卡与内存是共用的,这与微机内存和硬盘有着本质的区别,掌上电脑将全部矢量数据读入内存,实际上是数据仍然读入Flash卡,其读出的数据多数没参与显示.因此,有人提出采用矢量数据分块的方法,仅读取参与显示的数据。矢量数据分块的方法,从内部解决了PDA上显示速度的问题,这种方法仍然需要读取数据,且是分块数据,所以显示仍然存在闪烁的问题,因此要同时采用“位图刷屏技术”。它是指在图形第一次绘制的时候,将数据读取,并绘制到一个屏幕大小的内存位图上,在显示数据没有变化的情况下,直接用该位图刷新屏幕.采用位图刷新技术可以不需要每次都根据数据重绘屏幕,从而加快了图形的显示速度,并克服了图形闪烁的问题。由于WindowsCEMFC不能改变窗口和视口的原点和区域范围,即设备坐标与逻辑坐标始终一致,而且又只支持MM_TEXT一种映像方式,所以无法改变窗口或视口的原点,也无需进行各种映像方式的改变,而只需进行设备坐标与用户坐标的转换,在视图类中定义3个成员变量(C-xStart、C-yStart、blc)表示用户坐标系绘图区左下角初始坐标和指针。在需要对实时测的地图进行浏览时,在程序中改变m-xStart、m-yStart、blc三者的值,进行坐标转换时,用户坐标并没有改变,改变的是设备坐标,这样,即可实现地图的平移、放大、缩小等功能。
3 结束语
在高压用电的检查中应用PDA系统,有利于提高高压用电检查的准确性,并提高检查的效率。进行高压用电的基础检查,并通过相应的一系列措施,有利于实现用电用户和相关人员的安全保障,并提高用电检查的质量和效率。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应用PDA系统符合时代的发展趋势,并有利于更好的满足实际需求。促进电力公司在高压用电检查工作中的发展和进步,从而促进电力公司的发展,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
參考文献
[1]薛也皎.高压用电检查PDA系统的开发和应用[J].四川电力技术,2006,29(5):82-84.
[2]魏佳佳,李敏,倪田丽.高压用电检查PDA系统的开发和应用[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8):00174-00174.
[3]张风翼,孔杰.高压用电检查PDA系统的开发和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3).
[4]陈敏.高压用电检查PDA系统的开发和应用[J].中国科技博览,2015(16):219-219.
关键词:PDA;电力设备;安全性
1 在高压用电检查中应用PDA系统的优势
1.1 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以往在进行高压用电的检查时,采用的使人工的方式进行具体电力情况的检查,该方式增加了工作难度和工作量,并且需要大量的人力进行,增加了电力检查的成本。并且一味的应用人工的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排查故障,但是在长期的应用中也暴露了其中的问题。如负责用电检查的工作人员缺乏相应的工作积极性,责任心的缺失导致工作人员进行检查时敷衍,从而导致检查的结果和实际的用电情况不相符。此外在进行用电检查人员的管理时具有一定的难度,致使一些本不该出现的问题在进行高压用电的电力检查时出现。应用PDA系统则有利于解决上述的部分问题。在进行高压用电的检查时,可通过智能化的操作系统对高压用电的实际情况进行自动的记录和整合,并实现相关数据的归类,自动生成相应的详细报告。在高压用电检查中应用PDA系统,可进行后台运行,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人力、物力的节约,并有利于提高高压用电检查的质量和效率。
1.2 提高电力设备巡检的安全性
在进行高压用电的检查时极易出现电力设备巡检等问题,导致该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在联系相应的电力设备时,因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管理中存在缺陷,从而使电力设备的巡检缺乏完善性。通常表现为用电设备的漏检,严重影响到高压用电设备的使用寿命。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持。将PDA系统和射频识别技术进行有机结合,通过射频识别技术进行相关数据的传递,从而实现高压用电设备的定位检查,避免出现漏检等现象。
1.3 有利于传递数据
在高压用电的检查中应用PDA系统,有利于传递数据。其主要原因是因为PDA系统应用到高压用电检查中具有GPRS定位功能,从而在保障准确记录数据的基础上,实现及时传输相关的数据资源。并通过传输数据所具有的及时性,为后期处理高压用电的相关设备提供参考和依据。
1.4 保障电力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将PDA系统应用到高压用电的检查中,并将其安装到相应的设备上,有利于避免偷电和滥用电的不良行为。因为通过PDA系统进行高压用电的检查,该系统可对用户的用电行为和用电情况进行自动记录,并将其显示在电力公司的终端系统上。相关的工作人员在进行用电数据的提取时需要经过身份的验证才能对相应的数据进行阅读和提取。从而保障这些数据的安全性,并避免部分人员非法窃取该部分资料,有利于降低电力公司的损失。在实际进行高压用电检查时应用PDA系统,有利于对用电检查的所有设备进行自动的巡检,并将巡检行为生成相应的数据资料并进行自动处理,在生成详细的检查报告,有利于相关的工作人员后续工作的开展,并为日后的检查提供参考和依据。虽然PDA系统应用到高压用电检查中,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检查的质量和效率,并降低工作难度和工作量,但是该系统具有存储方便的问题,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加强对该系统存储功能的深入研究,从而使PDA系统日臻完善,发挥其更大的作用。
2 PDA开发技术的实现
PDA系统自身在存储功能以及计算速度上具有一定的缺陷,因此在实际应用时无法有效依赖数据库,而是需要通过精简的文件格式对地物对象的空间、属性等数据进行描述。进而实现数据处理速度的提升,所以在描述相应的地理数据使应使用自定义的二进制文件格式。
该文件主要由5个部分组成:〈文件头〉、〈要素类型参数〉、〈几何图形数据〉、〈注记〉、〈属性数据〉.每部分都设置开始和结束标志,并严格规定每部分各项的数据类型,并且规定了用来描述每一项的字节数,下面以几何图形数据中的线数据为例,说明文件的格式。
线数据的颜色在要素类型编码中已经定义,在开始和结束之间的部分是不断重复的,线与线之间要有间隔。线数据的颜色在要素类型编码中已经定义,在开始和结束之间的部分是不断重复的,线与线之间要有间隔。
PDA上运行GIS软件的另一个瓶颈是图形数据的显示,如果每次移动、放大或缩小都要重新从内存读取全部的图形数据而只显示一部分图形,这将会极大浪费PDA原本就很有限的资源,降低了显示的速度,延长了等待的时间.一般地,全部矢量数据读入内存的显示方法,在图形放大、漫游时,其图形显示速度会有明显的提高,但实验结果却正好相反。其原因是:掌上电脑F1ash卡与内存是共用的,这与微机内存和硬盘有着本质的区别,掌上电脑将全部矢量数据读入内存,实际上是数据仍然读入Flash卡,其读出的数据多数没参与显示.因此,有人提出采用矢量数据分块的方法,仅读取参与显示的数据。矢量数据分块的方法,从内部解决了PDA上显示速度的问题,这种方法仍然需要读取数据,且是分块数据,所以显示仍然存在闪烁的问题,因此要同时采用“位图刷屏技术”。它是指在图形第一次绘制的时候,将数据读取,并绘制到一个屏幕大小的内存位图上,在显示数据没有变化的情况下,直接用该位图刷新屏幕.采用位图刷新技术可以不需要每次都根据数据重绘屏幕,从而加快了图形的显示速度,并克服了图形闪烁的问题。由于WindowsCEMFC不能改变窗口和视口的原点和区域范围,即设备坐标与逻辑坐标始终一致,而且又只支持MM_TEXT一种映像方式,所以无法改变窗口或视口的原点,也无需进行各种映像方式的改变,而只需进行设备坐标与用户坐标的转换,在视图类中定义3个成员变量(C-xStart、C-yStart、blc)表示用户坐标系绘图区左下角初始坐标和指针。在需要对实时测的地图进行浏览时,在程序中改变m-xStart、m-yStart、blc三者的值,进行坐标转换时,用户坐标并没有改变,改变的是设备坐标,这样,即可实现地图的平移、放大、缩小等功能。
3 结束语
在高压用电的检查中应用PDA系统,有利于提高高压用电检查的准确性,并提高检查的效率。进行高压用电的基础检查,并通过相应的一系列措施,有利于实现用电用户和相关人员的安全保障,并提高用电检查的质量和效率。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应用PDA系统符合时代的发展趋势,并有利于更好的满足实际需求。促进电力公司在高压用电检查工作中的发展和进步,从而促进电力公司的发展,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
參考文献
[1]薛也皎.高压用电检查PDA系统的开发和应用[J].四川电力技术,2006,29(5):82-84.
[2]魏佳佳,李敏,倪田丽.高压用电检查PDA系统的开发和应用[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8):00174-00174.
[3]张风翼,孔杰.高压用电检查PDA系统的开发和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3).
[4]陈敏.高压用电检查PDA系统的开发和应用[J].中国科技博览,2015(16):219-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