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皮鼓舞教学研究

来源 :教学考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danmei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羌族皮鼓舞又称作“羌族羊皮鼓舞”,这种舞蹈形式是中国民族文化的艺术结晶,是人民精神文化的一种表现方式。羌族的皮鼓舞就有着特殊的艺术含义,是组成我国羌族文化的重要部分。本文通过羌族皮鼓舞为视角,对研究羌族皮鼓舞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简单阐述,并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少数民族;羌族;皮鼓舞;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J6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627(2017)9-0043-01
  舞蹈作为美的直观表现,它通过节奏、有规律性的身体肢体动作,表现出人的精神感情,同时与一些特定的造型结合阐述自己的情怀。舞蹈教学是师生一起体验、探索、表现和沉浸舞蹈美的过程,所以在平时的对于羌族皮鼓舞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于舞蹈创新的精神与能力,让学生享受民族精神文化的同时,享受它所带来的精神冲击。
  一、羌族皮鼓舞的简介
  在羌語中皮鼓舞的意思是“默尔达沙”、“布兹拉”或者是“摩恩那沙”,這种舞蹈是“释比”在做法事等祭祀活动中跳的一种舞蹈,还可以说是一种“跳经”。这些在祭祀中跳的舞蹈,含有丰富的羌族人民文化特性。
  从舞蹈中鲜明的表现了古代羌族人民的生活情况,以及他们的宗教信仰与精神世界。羌族的皮鼓舞原始作用是在人们祈福、祭神、还愿、驱鬼以及安抚灵魂归天时,以巫师为主的祭祀舞蹈。祭祀过程严格随着规定而进行,祭祀的各个环节都要庄重严肃。皮鼓舞是整个羌族“释比文化”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同样的,也是羌族人民生活、文化、习俗中不可获取的一种信仰表现。
  另外,羌族皮鼓舞于二零零八年六月七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羌族皮鼓舞教学的重要性
  我国的羌族皮鼓舞源自于古代羌族的祭祀活动,它所展现的是羌族丰富的民族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对中国羌族皮鼓舞教学的特点和精髓进行分析和研究,更加有利于更好地领悟此舞蹈,发扬皮鼓舞的多民族具有代表性传统文化。
  三、羌族皮鼓舞的教学模式
  1.现今的羌族皮鼓舞教学模式
  (1)基础型的教学。基础型教学是通过一段时间的系统的训练,对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让学生系统的掌握中国羌族皮鼓舞的基本的跳、转及羊皮鼓的拍打方式等,以此提高学生在跳皮鼓舞所需要的力度、速度、技巧、节奏感。由于经过系统的学习,能够为学生将来从事羌族皮鼓舞表演,和对为下一代教学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基础性教学的特点主要是在教学上的完善,和对基础的落实,具有显著的教学效果。
  (2)实践型的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基本上是一练习舞蹈为主,进行这样的教学对于学生本身基础的要求很大,不但要求有扎实的舞蹈基本功,还要有着领悟舞蹈精神与创造具有皮鼓舞独特精神的动作,对学生艺术表现力和对艺术的创造思维能力是一种考验。
  所以,作为一名舞蹈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怎么才能引导出学生对于舞蹈美感的表现力,怎么才能将情感融入到舞蹈当中,都是需要教师面对的事情。在时代以及各行各业中,都一直围绕着“创新”来开展。通过实践来教学来训练学生对于皮鼓舞的创造力,是对羌族的传承与它的今后发展起着直接的作用,同样也完善了羌族皮鼓舞教学模式。
  (3)风格型的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是指一羌族皮鼓舞的风格,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带领学生去探索羌族皮鼓舞中所体现的民俗文化、精神思想,解析舞蹈中的情感与历史,达到对羌族皮鼓舞内在精髓的熟悉,再通过风格的熏染和学生的想象力来呈现舞蹈的过程。
  通过这些环节,学生能够更直观的认识到羌族皮鼓舞这一民族的文化。羌族皮鼓舞的培养与继承工作,是一件艰辛而繁杂的任务,我国对于羌族皮鼓舞的教学道路的发展,还是需要很长的一段路程,还有很多的时候,人们没有找到合理的教学办法。
  2.创建新型羌族皮鼓舞教学模式
  对于现在整个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以及人们思想的丰富,现今的集中羌族皮鼓舞的教学模式,已经有些不适合当下的时代发展。所以要创造新的教学模式,成了无法避开的首要解决任务。羌族皮鼓舞的教育工作者要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方式,让学习舞蹈的学生能够展现相应的独特思维。比如教师通过引入情趣型的教学模式结合一定程度上的情感教学,在这个基础之上,最大的程度地激起学生热爱羌族皮鼓舞的兴趣,能够真正的从主观上领会到羌族皮鼓舞的独特魅力,同时的,能够在羌族皮鼓舞的日常学习中与自己的情感结合。
  四、羌族皮鼓舞的教学方法
  在羌族皮鼓舞的训练上,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对于羌族皮鼓舞的基本动作熟练性的掌握,之后在与羊皮鼓的配合下是各个肢体具有情感化、艺术化与思想化,突显我国羌族皮鼓舞特有的粗犷、苍茫的神韵,为祖国人民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艺术作品。
  基本功的训练是体现羌族皮鼓舞内在的基础,在对基础的训练中,由于羊皮鼓的大而沉,舞者需要依靠着身体的转动,通过蹲跳、转打等,这些都要对学生的身体柔韧性以及灵活性的考验。对于刚刚接触羌族皮鼓舞的学生来讲,基本功的训练是必须严谨的进行,这对于学生实现从有一定形式的肢体动作,向着无形的艺术魅力过度,舞者还需要注重与鼓点节奏的完美交融,它的难度对于学生对于舞蹈的掌握有一定要求。
  教师要对教学制定合理的计划,有组织性的把舞蹈相关的概念传导给学习者,要为学生树立起正确的艺术观念,并在自己的教学当中直观的表现。同时,在对学生的基本功教学中,也要注意学生舞蹈美感的培训,突出羌族皮鼓舞的人文特点。在教学中也要积极的创新,将教学的效果达到最大化。
  五、结语
  中国,是羌族综合历史保存至今的传统舞蹈,在古今融合之后再现的民族文化的舞蹈。羌族皮鼓舞教学在舞蹈教育工作者的探索中逐渐形成和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现存的舞蹈教学模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要在今后的实践里探寻创新的更为适合学生教学方式,在教导羌族皮鼓舞的理论、动作基础上,也要让学生对时代背景、民族文化等有一定的了解,向情感性、合作性和自主性的方向出发,更好地满足人文和社会的需求。在教学方式上也要着重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不仅要以身作则,还要积极引导,触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徐用高.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静态保护和活态传承结合模式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 2011.
  [2]刘成.非物质文化视野下的羌族文化空间研究[D].西藏民族学院2014.
  [3]袁杰雄.符号学理论视阈下的民族民间舞蹈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 2014.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研究病案分析教学法在中医临床护理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校2014级中护2班中医临床护理学中应用病案分析教学法进行教学,与2014级中护1班采取传统教学法教学进行比较。结果:与传统教学法,病案分析教学法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中医常见病症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结论:应用病案分析教学法有助于提高中医临床护理学的教学
摘要:心理治療是指通用心理学方法,以人际互动为手段帮助受访者解决心理障碍或问题的一种方法。由于心理学理念千差万别,迄今为止,共有超过1000种心理治疗的方法和技巧,大部分都涉及到来访者与咨询师之间一对一的互动环节,另外一部分则是团体活动,其中有一种特殊的心理咨询方法——舞动治疗(Dance Movement Therapy,以下简称DMT),这一方法通过交互分析着重观察受访者肢体舞动和情绪之间的关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用人企业对人才需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信息时代背景下,电子信息专业毕业生未来就业前景非常广阔,企业对人才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及创新能力等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传统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无法适用于高校电子信息专业教学,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将其应用到电子信息专业教学中,能够提高教学有效性,且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文章从翻转课堂教学
在教师指导学生们学习数学知识期间,需要重视对学生们学习兴趣的综合培养,借此有效激活学生们的数学知识学习主动性.因此,教师需要为学生们设计趣味性的教学游戏内容,以此引
期刊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视化、促进思维发散的形象化工具,能将杂乱无章的知识点以清晰、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是辅助课堂教学以及学生学习的有力武器.将之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融合
期刊
Abstract: The ethical criticism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lay. In the context of American Dream, human beings are twisted which means the American dream is as breakable as a foam. The economic burden
摘要:在微时代背景下,涌现出了大量微博、QQ、微信等微媒体平台,他们被广泛地应用于生活工作中,也给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对微媒体平台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的研究也应运而生。本文分析了微媒体平台应用于高职英语教学的可行性,并列举出了在英语教学中应用微媒体的具体举措。得出把微媒体与高职英语教学有效结合有利于促进高职英语教学的结论。  关键词:微媒体;高职 ; 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
优秀的班级管理制度是在约束不良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基础上,不影响学生的学习心态和学生个性化的成长产生的.尤其是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值青春年少时期,自主性和自制力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