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收手机引发的纷争

来源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nzij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秋学期的一个下午,XG职业学校16岁的L同学拨110报警,称自己的手机在校园里被抢。
  当派出所民警赶到学校时,看到一名女生和一位女老师正在争论。原来,放学时班主任X老师来到教室处理班务,但L因放学后有事要办,就在老师讲话时,在座位上打起了电话。老师收了她的手机,并让她到办公室处理。在办公室门口,L向同学借了手机报警。
  L认为她都是高年级学生了,有自己的事情需要打电话处理,而且打电话是在放学后,没有错。
  X老师很气愤,认为放学之后处理班务是班主任分内的工作,也不会占用太长时间;而且学校有纪律,课堂上严禁学生使用手机,教师讲话的时候学生在下面打电话是绝对错误的。
  民警首次遇到这样的情况,觉得没法调解,要学校自己处理。
  事后,有学生将这件事情捅给了媒体。该校办公室N主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他对该女生的行为感到不可思议,这个行为太偏激了,班主任利用课后时间处理班务是本职工作。
  然而L的家长对这点并不认同,并在事情见报第二天给记者打了电话,认为他女儿没错,学校在有些方面对L不公平:第一不应该没收L的手机,第二L的手机不是在上课时间打的。
  据悉,后来学校把手机归还给了L,并对她进行了批评教育,事情至此不了了之。
  (案例由胡卫芳提供)
  用反思代替指责
  在某个环境下,两个不同的角色因各自立场不同,对事物可能产生不同的看法。如果双方能换位思考,这件校园里的小事就不会演变成警方介入的社会事件。
  在本案例中,教师和学生站在了对立面上,站在对立面的双方都会敌视对方的行为并放大该行为的负面效应,将事态朝“恶性”方向推演。学校是教育的家园,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是享受社会服务的表现,教师在学校肩负教育的职责,这个在阳光下最辉煌的事业带来的精神力量足以让教师为自己的职业感到自豪。但为什么学生看见老师来了却认为是占用自己的时间?老师看见学生打手机愤怒地采取了没收的行动却忘记了自己“教育”的义务?显然,学生心目中没有教师,对自己在学校的生活不以为然;老师心中缺少“自豪”感,眼中的学生不过是被管的对象;教育一旦变成了管理,“没收”就成了自然而然的行动。事件正是因为简单粗放的“没收”让一个可能的“教育的机会”演变成了“民警无法调解”的公众事件。
  面对此事,学校、学生家长、老师不妨都从自身的角度反思一下:
  教师应当懂得,可以没收学生的东西但没收不了学生的思想,教育是触及灵魂的感悟,因此首先需要教师的智慧和耐心;在教师面前,学生的任何一个行为都可能成为教育的机会,关键是教师的内心要强大、外表要温和、言行要讲求方式方法。
  家长应当教导孩子尊重学校的规章制度而不是放任自己的自由;学生应当明白,当你身在学校、面对教师就意味着受教育的过程没有结束。家长和孩子都应当尊重教育、敬畏教育。
  对学校而言,发生在校园里的这件事虽然“恶性”程度不高,但却反映了师生紧张的情绪和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对立的心态。这就不是一件可以忽略的小事。如果不能建设一种和谐的校园文化,不能充分体现和彰显教育的独特作用,学校就会成为一个充满普通人际纠纷的复杂的社会环境,而非学子乐学、教师乐教的乐园。
  (佚名)
  校园纷争,应化干戈为玉帛
  显然,“纷争”起源于理念错误、管理不当,演化于方法陈旧、步步对立,结果于矛盾加剧、影响负面。
  时代变化、社会发展与教育现状,需要我们认识和正视90后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发展的现状与特征,善于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学生言行与背后成因,善于站在学生、尤其是犯错学生的位置去换位思考、平等对话,用德育的视野去谋划、实践和提升学生管理层次,体现教育与管理、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让师生、家长从中得到警示、启迪和教育,最终实现外炼和内化的有机结合。
  我们所追求的,应该是维护学校制度严肃性、公正性和教育性之下的“以生为本”的人性化管理。首先,制度的制定应该广泛吸纳学生参与,得到学生心理认可,使制度从“被动”变为“主动”。其次,“纷争”发生后应保持冷静,学会倾听,多方了解,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弄清事实、找准原因,这也是学生尊重教师、师生双向沟通良好的基础。第三,“纷争”的处理应因势利导,可根据 “纷争”不同的生成情况采取个别找谈、集体讨论等适合的方式,找出解开学生心结、认识改正错误、维护制度公正的有效方法,以生动活泼的“人文”教育和管理“艺术”替代简单粗暴的制度“管压”和“吓唬”学生,真正起到教育人和发展人的目的。
  当然,对于学校和教师在“纷争”过程中的错误做法和不足之处也应自我批评、主动认错。对上升为公众事件的“纷争”,更应积极公关、圆满处理,把影响从负面转为正面、消极转为积极。
  (章亦华 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
  班级管理工作应讲求方法与技巧
  老师用传统的方法管理当代学生,尤其是管理在义务教育阶段饱受批评与歧视的职校学生,极易引起“已长大”的学生的叛逆,挑战老师的权威。所以职校班主任要讲求工作的方法与技巧,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善于、巧于处理问题,宽严结合,“严之有理、爱之有度”,才能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老师要用一颗真诚的心去爱学生,通过自己言行的表率,得到学生的认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班主任没有必要声色严厉地批评、指责,而是要在前期进行大量细致的铺垫工作,加强沟通和交流,在师生达成共识的前提下,制定班规公约,让学生自己分析上课带手机的危害,最终自然可以将精力转移到正常的学校学习生活中,达到“沟通信任好管理,管理细微出成绩”的预期效果。
  (张来林 江苏省金湖中等专业学校)
  小手机背后的大课题
  细细想来,小手机引发的其实是大矛盾。纷争反映的是信息化萌芽时代成长起来的教师与信息化大普及时代成长起来的学生之间的矛盾,前信息化时代建立的学校规章制度与信息化大普及时代新型教育局面的矛盾。现在流行顶层设计,面对这样的大矛盾大课题,我们教育部门的顶层设计基本上还是付之阙如,具体到学校层面,相应的制度设计和操作规范更是难觅踪影,不然,怎么会闹到请警察叔叔来解决这个小纠纷的地步?
  移动互联方兴未艾的时代,手机尤其是智能手机不仅成为生活中实现基本沟通的工具,更成为人们融入信息化的重要入口,重要性甚至超过了电脑。而数字化校园建设就是实现教育与信息时代的对接与融合。因此,学生拥有手机且将手机带入学校是大势所趋,潮流所向。学校要做的,是抓紧时间建立“校园手机使用指南”,制度化规范校园手机的使用和相关纠纷处理操作细则以及申诉救济办法,使之成为学校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入学和教师就职,都要接受这方面的教育培训,这样有了类似纠纷,照章办事即可,何以最后会闹上媒体,糊糊涂涂“了结”了?
  而且,“校园手机使用指南”的编订,完全可以面向师生展开大讨论,开门编指南,在观点的碰撞与交流中达成制度共识,在广泛的参与讨论中形成使用默契,这难道不是一次校园手机文化形成的过程?难道不是一次公民素养的训练过程?
  手机没收了又还给了学生,我们被没收的教育契机和实践机会也该再还给教育吧?!
  (徐长波 江苏省宜兴丁蜀中等专业学校)
其他文献
一不留神,现今的数字化都已经走进“云”时代了。最新的科技发展在民用阶段肯定首先是商业应用,所以我在被广告灌了一脑袋的“云平板”“云物流”“邮件云”“云商”之后,禁不住地“云里雾里”起来,看到手机、邮件上显示出的那一朵“小云彩”图标,手指就是按不下去——对待未知事物,审慎的观望似乎是非常理性的。当听说云技术在职业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大有可为,不仅可以建设“教育云”,还能形成“云教育”时,我们的心却好像被
摘要:小学教育是学生长身体、接受并强化集体观念、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阶段,是对英语课堂上教师组织能力和教学能力的实战考验。本文概述了小学英语教师面临的情况和一些具体的改进方法。  关键词:小学英语 积极有效 课堂凝聚力  英语作为一门国际化的、通用化的语言,是新世纪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技能。小学英语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在这一阶段,英文教师面临什么样的形势?应该如何改进并组织有效的课堂教学呢?  一、
作品简介:雅舍位于重庆市北碚城区内。抗战时期,梁实秋来北碚定居,1940年同吴景超共同在主湾山腰购得一栋平房,以吴景超之妻龚业雅的名字,命名为“雅舍”。雅,五行属木,从隹牙声,良禽择木,吉雅之兆。有正确、高尚、美好之意。如雅致洁净、雅致素净、雅正、雅道;舍,房屋,也有舒气之意。《史记·律书》:“舍者,舒气也。”这栋建筑为砖柱木架,瓦顶夹壁,有屋6间,分高低两磴,梁实秋住一室一厅。这是一栋典型的“陋
摘要:在互联网背景下,通过结合翻转课堂教学,对翻转课堂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提出了将翻转课堂运用于课堂教学的观点,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互联网 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已经充分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并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所谓互联网学习,是指学生利用互联网获得信息、习得知识、开展交往、提高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
摘要:为了提高高职英语专业教师的写作教学能力与学生的写作水平,本文探究了思维导图模式与高职英语写作教学相结合的策略,并以豫章师范学院三年制高职英语专业二年级两个平行班的107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英语写作测试和师生访谈这三种方式进行了调研,通过搜集和分析数据,发现把思维导图模式应用于高职英语写作教学中,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写作水平,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职英语专业教师的
江阴中专曾和其他职校一样,在语文课改上有过“崎岖坎坷”的阶段,后来学校端正语文观念,重新认识学科性质,开始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在教师层面,明确课改要求,加强“五课教研”,开展“两课评比”,开发校本教材;在学生层面,注重语文基础,培养综合能力,强化职业素养。总体要求——教师要“夯实文化基础,提升职业素养”,具体目标——学生要“站起来会说话,坐下去会写作”。  语文课改实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开发校
摘要:美术是一门艺术,美术学科自然也是一门艺术学科。初中美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但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一直困扰着广大美术教师。趣味性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在学习中达到最理想的状态,当学生认可了美术课程后,自然而然地会对美术产生学习兴趣,从而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趣味性教学 初中美术 教学情境  进入21世纪以来,传统的教学模式正在慢慢被淘汰,新的教学模式已经产生。
一、项目(课题):《套类零件的加工》——车(镗)、铰孔加工   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材要求将本节教学内容设计成适合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四个教学课题。    二、课例背景介绍  (一)教材分析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常识》这门课程,突破了传统的单科独进式专业课程体系,综合《机械制图》《机械基础》《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机械制造工艺学》及有关实训教学项目等课程,实现了课程综合化和模
在2021年“两会”期间,一名政协委员建议父母持证上岗的提议,引发了近五亿网友热议,他的具体建议为:一是针对学龄孩子家长,建立“家长教育指导工作室”,颁发“合格父母”上岗证;二是针对在校生,学校建设“家长学校”,一对一解决教育难题;三是针对准父母,做好孕期的“生育并重”教育培训。对此建议,网友们各抒己见,态度不一。笔者认为,这一建议的背后是家庭亲子教育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实际上,如何做好亲子教育
摘要:大多数学生将体育看成是玩耍和放松的时刻,对体育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再加上学校对小学体育课程的投入不多,所以体育教师也不愿意花费更多时间来创新教学方法,从而使得小学体育教学效果不理想。基于此,本文阐述了趣味性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并提出了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趣味性教学的几点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体育 趣味性教学 应用策略  在小学教育阶段对学生加强体育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