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单位保障”的形成及特点

来源 :社会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27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50至60年代中国社会结构高度组织化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单位体制”,在此体制下形成的保障即“单位保障”。单位保障包含着双重内容:其一是对职工承担了生活方面的无限义务,其二是对国家承担着职工的政治保险责任。并形成与此相应的“国家—集体—个人”的价值系列,取代了与传统家庭亲属保障相应的“家—国”观念。这种保障体制的积极作用在于稳定了人口集中的城市的社会心理和社会秩序,但其弊端亦十分明显。改革中单位保障逐步向社会保障过渡,但遇到社会心理的巨大抗拒,在某些方面,单位对职工的义务不是在减少而是扩大。目前,关于社会保障的改革和社会心理的变化仍在继续,这方面有诸多值得深入探讨的题目,而本文仅是对相关各方面的初步描述。
其他文献
高考长路的最后1%,终于来了。现在的每一天,我们的执著意愿和微微恐慌开始翻飞和膨胀;最后的战役,已不像以前想的那么遥远,跨一步,就像是跨越天堂和天堂隔壁的距离。有一句广告语是这么说的,赢,而不却步。我们都希望这快结束的奋战时刻,是我们反败为胜的一次黄金期,是我们浴火涅槃成就大学梦想的最后一分钟,一分钟之后,便是狂欢或没落。其实,这是个可以在有限中创造无限的时代。商道奉行“有限资源无限营销”的售卖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