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增效”背景下物理导学案的设计与应用分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__hai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所谓“减负增效”,就是通过精心的教学方案设计,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最大化的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减少课堂内外重复、低效率的学习活动,来真正提高学生学习和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合理的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减负增效”背景下进行物理导学案的设计,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自主探究和学习,合理的设计导学方案,让学生最大化的吸收课堂知识,提高教学效率。本文主要对“减负增效”背景下物理导学案的设计与应用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减负增效 物理 导学案 设计 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180-01
  导学案是指教师通过对教材的反复研读,找出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有效的指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指导学生多思考、多练习,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掌握更多的重点内容。导学案作为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能够紧密的将教师和学生练习在一起,从而提升教学质量,高效率的完成教学任务。导学案的应用进一步体现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堂听课质量,通过教学和学习的互动,增强了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为教师更好的进行教学活动提供了前提条件。
  一、“减负增效”背景下物理导学案的设计
  在“减负增效”背景下,学校为了更好的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尽量减少课时量的安排,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将传统的先教学后学习的模式转变为先学习后教导,通过有效的指导来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引导学生尝试自学教材内容,在学生自学后,针对学生学习的结果,教师再有针对性的组织导学方案。通过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节约学生的课堂时间,在课堂上,一些学生能够自学掌握的知识就可以简单提点,不用再做详细分析,教师只需要指出学生在自学过程中的疑问和教材的难点、重点问题,让学生有针对性的学习,从而很好的把握书本上的重难点知识,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减负增效”背景下进行物理导学案的设计,教师要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指导作用,导学案的设计是否能够合理、有效的完成,关键在于教师的指导作用,通过有效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指导包括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指导、学习过程的指导以及通过提出问题,来指引学生发散思维,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更多的知识。通过有效的指导,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学会主动的对问题归纳总结,主动的去进行问题的深入思考。导学案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的自学环节在导学案的过程中占到很重要的作用,每一个导学案的活动设计都包含着学生的自学部分。在导学案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通过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学生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并进行正确自学方式的指导,让学生明确自学的目标,准确归纳出教材中的基础部分与难点部分,充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综合分析物理学科的特点,在导学案的学习目标设计时,教师要充分分析物理教材,研究课程重点内容,确定学生应当达到的学习目标,目标的设定要尽量简单清晰。导学案的核心是进行学法指导,包括学习方法的指导,正确的处理和思考问题的角度等,学法指导要具有可行性和科学性;进行导学案的自主学习设计中,主要是通过学生对课堂知识的自学,让学生掌握课本中的基础知识,注意问题的提出,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促进学生处理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在导学案中还要设计疑难问题,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注意找出不懂的问题,罗列出来,在课堂上老师可以更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导学案体系构建的设计,也就是教师与学生在交流和沟通学习的过程中,将本章节的重点内容构建成一定的知识体系,使得物理知识更加清晰和具体。
  二、“减负增效”背景下物理导学案的应用
  “减负增效”背景下应用舞蹈导学案,首要步骤是物理课程导学案的编制。教学备课小组在每周的开始,都要抽出时间进行导学案方案的设计,小组成员要充分研究本周物理教学的主要内容,对主要内容进行反复的分析、研讨,相互讨论教材中的难点和重点知识,进行第一次备课的设计,编写导学案。
  设计好导学案之后,提前分发到给每位学生,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进行导学案的填写、讨论和课程的预习。上课之前,物理教师要重新收回导学案,进行导学案的批改工作,验收学生自学课程的情况,通过导学案来掌握学生预习的情况,进一步改进备课方式,重新整理重点和难点知识,再一次进行课程的准备工作,通过二次备课,来更有针对性的进行课程的点拨,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收获更多有效的知识。在课堂上,教师再重新把批阅好的导学案发给学生,教师根据导学案的批阅内容,分析出自己对知识掌握不透或者误解的地方,教师对优秀的导学案要进行表扬和展示,对学生没有掌握的重点知识进行细致的讲解,与学生一起构建知识体系,达到课堂学习的效果。课堂结束后,学生再将修改好的导学案交给教师,教师进行再次的批阅和检查,及时了解学生对本节知识的学习情况。物理课程相对于其它课程而言,具有抽象性的特点,比较难懂,因此,教师在导学案的编制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情况,认真研读教材,合理的进行导学案的编写,通过二次备课,有效的掌握知识的重点,有针对性的完成教学任务。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减负增效”背景下进行物理导学案的设计与应用分析,对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掌握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导学案的设计,教师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把握学生不懂的知识点,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进行重点难点的讲解,学生也能够有侧重点的进行听课,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李梦琳.精心备“案” 以“导”促“学”——浅谈山区学校如何有效实施“学案导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1(11):108-109.
  [2]朱彩华.对“导学案”使用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2011(36):213-215.
  [3]刘加美.在学案导学中巧用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J].科学大众,2008(02):120-121.
其他文献
【摘要】高中新课程对生物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能力,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我们把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努力使学生作为发现者和探索者,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  【关键词】生物教学 自主学习 创新思维 探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181
【摘要】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凸透镜成像规律一直是教学的难点,也是考试的热点。对于一个初中物理教师,做好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教学十分重要。如何在课上做好凸透镜成像实验,并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一直是困扰着初中物理教师的一个难题。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教学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初中物理 凸透镜 成像规律 课堂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