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猎杀的候鸟

来源 :祝你幸福·午后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_huo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今中外,人类狩猎鸟类的历史源远流长。回顾过去,狩猎的方法可以罗列20种以上。如棍棒、弹弓、弓箭、飞镖、夹子、套子、扣网、迷魂阵、炮铳、蒙汗药等,这些都是比较古老的手段。现代人已经不太使用这些“老土”方法, 取而代之的是用猎枪、高压电网(电击)、强光灯(激光)等。
  然而,一种类似于蒙汗药的化学毒药(呋喃丹)开始被偷猎者用来毒杀候鸟,更可恨的是,他们竟然会用一种“解药”(阿托品)让候鸟不会立马死掉。在新疆、辽宁、天津、河南、湖南、湖北等地,投毒者将用毒药拌好的玉米、小麦、高粱投放在水边,当成千上万的候鸟在这些驿站略作停歇时,便被食物中的毒药毒晕。这时,躲在暗处的人们手拿注射器为鸟儿注入“解药”,把它们捉进牢笼,送到非法的野鸟集散中心,不法商人便会前来论斤按两地收购活鸟,用飞机运输到湖南和广州等地。最终,这些鸟会以高出收购价数十倍的价钱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
  每年新疆的水鸟捕获量达百万只以上。初步调查,在中国约有46%的鸟类盗猎案件是投毒案,在被送往市场的猎物里,有68%的水鸟是有毒个体。
  全国捕杀候鸟的趋势如何?答案是最近10年,情况在不断恶化,在暴利诱惑下,偷猎有持续增长的趋势。今年约有两千万只候鸟被猎杀(包括许多小雀)。小时候经常能看见大雁成人字形在天上飞,如今已经难以得见。
其他文献
摘要:光电信息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对“光电检测技术”方面专门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新要求。在遵循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规律的前提下,提出“光电检测技术”重点课程内容体系优化的思路,在此基础上形成合理且有特色的课程内容体系结构,有助于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改善人才培养效果。  关键词:光电检测技术;课程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周雪芳(1976-),女,江西丰城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