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风冒雪

来源 :户外探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ixue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环意元年比环法晚了六年,但是两项赛事几乎是同时进入了高山时代。1911年的环意,比赛在第五赛段就进入了阿尔卑斯山区,经过了著名的阿尔卑斯山口:赛斯特列雷山。当时正值意大利统一50周年,组委会希望能有新的建树(也不知道是否模仿了前一年环法的比利牛斯山赛段),于是有了赛斯特列雷山赛段。事实上,对于多山的意大利来说,要设计一个爬坡赛段是很容易的,但是要翻越赛斯特列雷那样近2000米海拔的高山,在亚平宁半岛还真不多见,主要的高海拔山区还是集中在北部。值得一提的是,和环法不同的,环意举办的时间是在5月,阿尔卑斯山区依然还时不时有雪,就在车手第一次翻越赛斯特列雷的时候,山上的雪还没有化,加上当时的泥沙路面,道路非常泥泞,山顶更是积雪覆盖,车手只能扛车翻过山顶。最后法国人Lucien Petit-Breton夺得这个赛段的冠军。
  三年之后,意大利人再次将阿尔卑斯山纳入环意版图,这一次环意是从米兰发车,比赛第一赛段就是一个420公里长的赛段,中途经过赛斯特列雷,比赛一路都在下雨,到了赛斯特列雷更是转为下雪,车手们都是推车推了一半的爬坡,最后一个车手落后赛段冠军七个小时,而赛段冠军的总用时已经达到变态的17个小时之多,春末的阿尔卑斯山对于环意参赛者来说并不友好。
  不过好在意大利人不必像法国那样在一座山上花那么多功夫,更多的爬坡在利古里亚、托斯卡纳、亚平宁山区发掘出来。而之前雨雪天气让车手心生恐惧,使得意大利人对阿尔卑斯山的热情却并不高,偶尔会有赛段途经阿尔卑斯山,新开发的阿尔卑斯爬坡对比其他地区更是少之又少,直到1937年,事情才有了新的转机。当时的环意已经是很健全的赛制:23个赛段,赛段长度不太长,有爬坡王奖励,有ITT(个人计时)和TTT(团队计时),还有爬坡计时赛,但是就是缺少足够震撼的高山赛段。第19赛段,比赛从维多利亚威尼托到美拉诺,中途经过了Rolle山和Costalunga山,这两个爬坡也许现在不经常听到,但是它们所在的山脉叫做多罗米蒂山,这是阿尔卑斯山的一个支脉。年仅23岁的Gino Bartali展现了超强的爬坡能力,最早翻过Rolle和Costalunga,最终大胜对手五分多钟。Bartali也一跃成为欧洲最强的车手。
  接下来的岁月,环意几乎每年都要经过多洛米蒂山区,而如Sella、Pordoi、Giau、Gardena、Falzarego、San Pallegrino、Fedaia、Tre Cime di Lavaredo等爬坡被陆续发掘。多洛米蒂山不仅是阿尔卑斯山脉的明珠,既有雄奇险峻的白云石峰,也有秀美高山草甸;它也是世界自行车比赛的宠儿,这里爬坡众多,既有陡坡,也有中低难度的爬坡,另外很多山口海拔在2000米以上,考验车手的高海拔作战能力,绝美的风景加上魔鬼的难度,使多洛米蒂成为世界上极少见的美丽与难度并重的骑行热门地点。进入21世纪,环意的口号:“世界最美地方的最难比赛”背景正是多洛米蒂山。
  1949年,组委会设计了一条非常艰苦的线路,比赛不仅要经过多洛米蒂山的Rolle、Pordoi、Campologno、Gardena山口,第17赛段更是出现了二战之后第一个超高难度赛段:比赛翻过了Maddalene、Vars、Izoard、Montgenevre和Sestriere等阿尔卑斯山口,深入法国境内,累计海拔爬升超过5000米,堪比当今车坛任何最难的皇后赛段。
  1953年,环意的版图迎来了又一个标志性山峰,在当年的第19赛段,斯泰尔维奥山口首次纳入环意版图。这座山峰高达2760米,是仅次于Iseran山的可通车山口,不过相比Iseran之于环法,斯泰尔维奥山口在环意可是非常经典的,这座山口的北坡有48个发卡弯,可以说是工程师的杰作,这48个发卡弯加上2760米的高海拔也让这个爬坡自使用以来就成为经典:1953年环意,Coppi在这里大逆转Koblet,夺得第五个环意总冠军。此后这个山峰在环意出现了八次,每一次都成为了经典。
  1956年环意,赛事第一次将终点设在高山山顶。第18赛段的终点是Monte Bondone,而之前还有多洛米蒂山的四个高难度爬坡。在落后粉衫车手Fornara16分钟的情况下,Charly Gaul奋力搏杀,在雨雪恶劣天气的帮助下,Gaul完成了大逆转,一举战胜所有对手,穿上粉衫。神奇的山顶终点,神奇的多洛米蒂山,神奇的大逆转,山顶终点模式迅速被复制,接下来的很多环意比赛都再次出现这种形式的比赛。而环意组委会也不断挖掘新的高难度爬坡:Passo di Gaiva、Passo del Mortirolo、Mone Zoncolan等也成为了环意的必争之地。
  
  斯泰尔维奥山
  Passo dello Stelvio
  环法的阿尔普迪埃21个发卡弯名震天下,环意的斯泰尔维奥 的48个发卡弯更是天下无双。这是全欧第二高的可通车山口,无论是骑自行车、摩托车还是开汽车通过,都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挑战(可以上网找,大货车如何在斯泰尔维奥会车时安全通过,那绝对也是对驾驶技术的一大考验)。
  斯泰尔维奥山口是奥特勒阿尔卑斯山脉的一个山峰,位于意大利南蒂罗尔省和松德里奥省的交界,和其他很多环意著名山峰如Mortirolo、Gavia相近。早在200年前,翻越斯泰尔维奥的公路就已经修建完成,48个发卡弯就存留于世。斯泰尔维奥是公路设计与建造的典范,48个发卡弯体现了工程美学。而北坡的难度和知名度远比南坡要大,北坡平均坡度在7%左右,最大坡度12%,作为环意的代表性爬坡,斯泰尔维奥的难度之一在于:24.3公里的长度,48个发卡弯对于骑行者的耐力和爬坡能力都是极大的考验;它的另外一个难点在于海拔,最高点2760米,对于一些平时在平原地区骑车的人来说突然上到2700米有可能会不适应;斯泰尔维奥的另外一个难点就在于天气,山上常年有积雪,温度低,雨雪频发,挑战者最好挑选夏季前往,而且上山前最好查阅天气预报,选择一个晴朗天气上山,无论是挑战自己还是观景都是很有利的。最后,斯泰尔维奥的下坡也同样是很大的挑战,因为坡长多弯,时不时还有摩托车、汽车通过,速度高温度低对刹车手感也会有影响,下坡前的安全检查以及下坡时速度控场都非常关键。
2012年环意大利第20赛段

  
  
  斯泰尔维奥山口最近一次出现在环意是在2014年,当时比赛经过Gaiva山口,斯泰尔维奥山,最后爬上Val Martello,爬斯泰尔维奥的过程波澜不惊,倒是因为下山时雨雪交加,移动之星的金塔纳趁机进攻引起巨大争议。2012环意第20赛段的终点就设在斯泰尔维奥山口,那个赛段是近几年环意的一大经典。那个赛段长度达219公里,途经Tonale、Aprica、Teglio、Mortirolo,最后在斯泰尔维奥山顶结束。比赛不仅长,累计海拔上升高达6000米,而且中途经过Motirolo这个陡坡。比赛一开始就进攻不断,Mortirolo不断有各队车手试图加速,Vacansoleil车队的Thomas De Gendt在Morotirolo 发动进攻,带出多位车手,并在下坡之后的伪平路展开各种拉锯和重组,最后的斯泰尔维奥山,De Gendt的优势不断扩大,甚至一度有希望冲击粉衫,追击集团不够给力。虽然De Gendt最后两公里优势缩小,未能上演惊天大逆转,但这次远程突围已经足够震撼。而最后加拿大车手Hesjedal成功控制差距,为最后一个赛段逆转夺得环意冠军奠定基础。比赛当时斯泰尔维奥也出现好天气,山顶的积雪将精彩赛段装点得更有传世史诗的色彩。
  推荐骑行线路:入门骑士推荐骑行Gavia-Stelvio或者Mortirolo-Stelvio的线路;发烧友可以尝试2014环法第16赛段的路线;狂热车迷可以试试最高难度的2012环意第20赛段路线。
  
  拉瓦雷多三石峰
  Tre Cime di Lavaredo
  没有多洛米蒂山的环意是不完整的,这是我们之前在叙述阿尔卑斯山在环意历史中反复提到的。一个世界自然遗产(多洛米蒂山)每年都出现在环意线路中,这是让其他比赛都无比羡慕的事情,如果想要去意大利骑车,多洛米蒂山一定不能错过。不过多洛米蒂山的山峰如此之多,去哪个比较好呢?
  如果时间充裕,而且希望一网打尽,不妨尝试一下每年一度的Grand Fondo赛事多洛米蒂山自行车拉力赛(Maratona dles Dolomites),赛事有高中低三个难度,最大难度会经过Campolongo、Pordoi、Sella、Gardena、Falzarego等著名山峰。如果单挑一个代表性的山峰,个人会推荐拉瓦雷多三石峰(Tre Cime di Lavaredo)。这个爬坡位于Drei Zinnen国家公园,在科尔蒂纳丹佩佐的东北部,以三个巨石耸立而著称,集中体现了多洛米蒂山怪石擎天的特色。可通车的公路一般是到2330米左右的半山腰,一般从丹佩佐出发,翻过长八公里,平均坡度7.3%左右的Tre Croci,然后再上三石峰。三石峰的坡度变化很大,一开始是一公里左右10.6%的陡坡,中间坡度达到18%,然后是一段下坡,最后四公里坡度达到11%,最大坡度近20%,是一段挑战极大的路线。坡度大,而且变化多,对于挑战的骑士来说需要注意齿比的变化,同时选用合适的盘片和飞轮进行挑战。
  三石峰曾在环意出现过数次,最著名的是在1974年环意。当时著名的西班牙车手Jose Manuel Fuente在赛段开始就发动疯狂进攻,借助恶劣天气突围,车王Merckx在后面苦苦追赶,并一度被其他竞争对手抛离,Merckx在三石峰的爬坡苦苦挣扎,最终惊险守住了粉衫,总成绩第二的Baronchelli只落后12秒,这是Merckx职业生涯后期统治力降低的缩影。而在1968年这个爬坡首次进入环意版图时,Merckx在这个爬坡大胜对手,展现了世界顶级的爬坡能力。
  三石峰最近一次出现在环意是在2013年,尼巴利在鹅毛大雪中单飞夺冠。狂热的发烧友可以尝试Giau、Tre Croci再爬三石峰;普通车迷也可以尝试先爬Tre Croci再爬三石峰,而科尔蒂纳丹佩佐也有很多其他的多洛米蒂山山口可供骑行爱好者选择。
2013年环意大利第20赛段

  
其他文献
基本信息:2016,加拿大,片长27分钟  制片人:Malcolm Sangster  类型:滑雪、文化  制作过《Into the Mind》《All I Can》和《The Fine Line》的Sherpas Cinema影业又为我们呈现了一部有关滑雪的出色短片《西伯利亚大穿越》,制作团队随着加拿大登山滑雪运动员Callum Pettit、美国自由式滑雪女运动员Ingrid Backstro
1994年,我和几个同学一起去满洲里,当时的学校图书馆没有任何关于满洲里的信息,只有地理书里有些呼伦贝尔大草原的介绍。吃什么?住哪里?怎么玩?什么都不知道,两眼一抹黑就上路了。无知者无畏,到了当地撒开了由着好奇心引导自己,那是当年最好的旅行体验。  1998年,第一次出境旅行,第一次接触到 Lonely Planet旅行指南,第一次发现有了旅行指南书,目的地变得更加清晰,你出了门,不用再去茫然地碰
说到探寻水底世界,极地也许不是大多数潜水爱好者的首选之地。且先不谈嗡嗡作响的链锯和尖利的冰刃。想要在极地潜水,其实你并不需要在冰面上凿开一个洞,也不需要在水下的时候一刻也不松懈地盯着那束圣光。冰洞洒下海的那束阳光是能引领你重返人间的惟一路径,出水之际杯茶尚温也未可知。  不管是在北极还是南极,对绝大部分体验过极地潜水的人而言,极地潜水更像是这样一种体验:跨出三界外,又入五行中。在广阔的开放冰面上,
有这么一群人,时常吸引着我们的眼球,让我们点赞崇拜,热切仰望。他们也不时出现在公众媒体上,让众人惊叹不已,成为众多户外爱好者追逐的梦想。他们也许已经改写了户外运动的历史,他们是极限运动的无冕之王。  他们是一群玩家,玩儿的是很多人未曾目睹,甚至闻所未闻的极限运动,或者说极限游戏。在很多人眼里,这是一群把脑袋系在裤腰带上的玩命疯子,他们所做的既不能像投机商那样通过冒险赢取巨大的经济利益,更比不上阿姆
提名  DV作品 《澳洲传岩》  拍摄制作:赵伟  提名理由  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蓝山、蹦蹦跳跳的袋鼠。2013年夏天,中国顶尖攀岩者阿邦和女朋友肖婷一起,开启了为期两个月的澳洲传岩之旅。?摄影师赵伟跟随这对岩壁上的绳伴、生活中的爱侣,拍摄记录下了他们在60天里攀爬、生活的点滴。从“世界上最磨手”的蓝山岩壁到海上奇迹图腾柱,从营地里追逐袋鼠的无聊时光到死磕中国人的第一条V13,赵伟拍摄了超过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处地域的特质,一个聚落的品格,绝不会脱离它们彼此间的关联与濡染而孤立存在,也绝不会仅仅体现在这个聚落的男人们身上。在塔什库尔干这块天人合一、无比高洁而又极尽艰辛的土地上,只要你用心领略,几乎处处可以触摸到那种独特的个性的棱角,无论山水与人群。塔吉克人的高原赛马。  马背民族的体育竞技不只是展现了勇猛、凶狠与力量的一面,同样也展现着他们的勇士气度与君子情怀  毫无疑问,这片平均海
很多人在跑步一段时间之后,发现自己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让自己跑得更快。很遗憾地告诉你,你已经到了运动的平台期,身体已经适应了你每天要跑的距离和强度,所以如果想要追上跑在前面的那个美女,就看这套计划吧!
前一阵正好在网上看到一档日本的减肥真人秀节目《奇迹美女改造王》,那期节目跟踪记录了五位超100公斤的“重量级美女”在专业人士协助下的减肥历程。其中190公斤的常盘小姐的经历最打动我。常盘的目标是13年前的55公斤,彼时她年轻貌美,但不幸遇到了一位有家暴倾向的男友,开始经常以食物减压。后来她虽然离开了男友,但暴食的习惯却延续下来,一口口地把自己吃到了190公斤,并被医生告知可能只有三年寿命。于是她下
“如今的上海,我并不熟识,也许你也一样,无论你是生长于斯,抑或后来才来的。这个城市,和那个盛放了我少年时光的上海,除了一些物理上的联系,其实早就没有任何的瓜葛了。城市化,也许的确让生活更美好了,但也注定使我们的记忆更荒芜。就像我经常面对着一大串钥匙怔怔地发呆,回忆不起那些门到哪儿去了。”生长于上海的艺术家马良,回忆里的一切和美好有关联的坐标,都成为了时间里的瓦砾,以至于他不停地怀疑,过去的生活是否
在南美委内瑞拉的丛林深处,矗立着几十座桌形山峰,当地人称之为Tepui(特普依)。这些峰顶如削的桌形山是地球在20亿年前地壳运动时期形成的古老的自然产物,它们拔地而起、傲视众生,仿若遗世独立的陆地孤岛。  正因为如此,它们的山顶上生存着大量独特的动植物种。除了委内瑞拉,世界上还有一些地方存在着类似的平顶桌形山峰—南非的桌山、中国的大瓦山、美国犹他州的Canyonlands、冰岛的Heroubr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