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贮食行为是动物应对食物资源的季节性和不可预测性变化的一种适应性生存策略.在群居性贮食动物中,同胎个体常表现出不同的贮食水平,而关于贮食行为与动物的个性和代谢水平之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中国科学院生物互作卓越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贮食行为是动物应对食物资源的季节性和不可预测性变化的一种适应性生存策略.在群居性贮食动物中,同胎个体常表现出不同的贮食水平,而关于贮食行为与动物的个性和代谢水平之间的关系尚缺乏研究.本文以长爪沙鼠(Meriones unguiculatus)为对象,在筛选出具有高贮食和低贮食行为特征个体的基础上,比较了两组动物的个性特征(勇敢行为和探究能力)、静止代谢率、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贮食期间的运动距离和贮食后的平均每日代谢率等.结果 发现:高、低贮食长爪沙鼠的数量各占49% (22/45)和47% (21/45),两组动物之间的个性特征、静止代谢率和血清甲状腺激素均没有显著差异.在贮食期间高贮食个体的运动距离显著高于低贮食个体,且在停止贮食后,高贮食个体的平均每日代谢率显著低于低贮食个体.这些结果表明,在室内条件下,长爪沙鼠的贮食量高低与个性和静止代谢率无关,但高贮食个体会在停止贮食后降低其总能量消耗,以补偿贮食过程中的高能量代价.
其他文献
本研究对我国东北地区3个种群(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山脉)的中鼩鼱(99个样本)Cyt b基因全序列进行分析,共获得81个单倍型.整体单倍型多态性为0.9940,显示东北地区中鼩
在最近几年开展的小型兽类调查和研究中,通过形态学和分子鉴定的方法,证实在新疆发现的白尾高山(鼲)(Alticola albicauda True,1894)是中国新纪录.该种尾全白色,末端有白色毛
猪尾鼠属(Typhlomys)是啮齿类中的孑遗类群,片段化分布于我国南方和越南最北部的山地森林.前期基于形态和分子系统学的方法将猪尾鼠属现生类群划分为4个物种.但该分类系统仍
现有的分类系统尚缺乏可用于减少(鼲)属物种种间鉴定不确定性的形态学鉴别特征.鉴于此,本研究旨在筛选出能够对同域分布的棕背(鼲)(Myodes rufocanus)、红背(鼲)(M.rutilus)
中国的地形复杂、地貌多样,动物的地理分布亦表现出明显的区域间差异。本研究通过新近文献调研,获知中国现生哺乳动物计692种(隶属13目56科246属);进而建立物种及其地理分布数据库。采用多元相似性聚类分析(multivariate similarity clustering analysis,MSCA)方法,探讨了中国哺乳动物的地理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中国的现生哺乳动物可划分为176个调查地
研究背景:Epi-LASIK(epithelial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机械法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有效性、可预测性和稳定性。但是,与LASIK(laser in situkeratom
淡灰豹鼩(Pantherina griselda)隶属于鼩形目(Soricomorpha)鼩鼱亚科(Soricinae)豹鼩属(Pantherina),其模式产地为中国甘肃省临潭县(Thomas,1912).由于淡灰豹鼩整体形态与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