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诒徵中国文化“西被”说探微

来源 :江淮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loft2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近代西力扣关以来,国人学习西方的步伐越来越快,从西艺到西学、西政,其价值取向的重心也日益滑向西化一边。在此大势之下,柳诒徵着力于宣传国史、提出了中国文化之西被问题。虽也难免受“定于-尊”倾向的影响,但是其对中国文化普适性价值的追求,却也体现了对某些现代价值观念的认可和寻求民族主体精神的某种尝试。中国文化向来就有“和而不同”的特点,多元性的观点、多种不同学派的共同努力正有利于中国现代文化的构建和国家软实力的增强。
其他文献
中职院校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经过多年发展,其逐渐形成自身一套独特的教育体系,每年均会为社会培养、输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当今企业在招聘时,除
安徽社会发展的现状亦即安徽社会下一步发展所置身的环境.本文试图通过对安徽社会发展结构与社会阶层的分析、城乡两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分析及社会群体观念的分析,找出其中同性
本文通过对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意义与内涵、体制与机制、主体与路径进行探索,认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有利于保障公民基本体育权利的实现、保障和改善那民生、构建社会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其融合的境界可分为由低到高的三个层次: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融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科
高校体育教育是教育事业中的一部分,它所连接的学科范围非常广。因此,需要一个符合教学特点的中间环节加以联系,教学模式是其中的一种较为有效的环节。教学模式的组成有设计
生态文艺关注的人的生存之“和”是生态化的“和”,是由生命的动势之促生的“和”。和谐生存呈现人的诗意性生存,人在诗意的生存体验中真正认识到人的存在本性,并在家园共生中体
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发生的原因,历来认为是西方思想影响的结果,近年来又有人将视野转向中国文学,把现代文学视为近代文学的必然发展.这种思维的单向性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