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

来源 :教育·教学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lihongn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40年,城镇化的滚滚洪流吸引2亿多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随之在城镇也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流动儿童。流动儿童具有坚强、勇敢、乐观、质朴的天然“根茎”, 同时几乎每个流动儿童都身陷代际传递、社会融合等生存和发展的困境,如何让流动儿童的“根茎”不断发芽、长叶、开花、结果,润泽整个人生,值得社会和每一个教育者思索。
  案例描述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那年,我认识了一个清秀的一年级女孩。她姓花,人如其名,有一个诗意脱俗的名字——花雨欣,让我不由想起胡适先生的“兰花草”,从山中而来(她来自一个叫“半山村”的小村庄),还带着露水。
  花雨欣遵守纪律、成绩优异,我向班主任建议推选她作班长,班主任却告诉我,花雨欣患有先天性髋关节脱位,需要手术治疗,已经动过一次手术,不久还要去。当我有一天问起她手术疼不疼时,我又一次得到了意外的答案——“不疼。”她脸上的笑容始终没有褪去……两个月后的一天,花雨欣的位子空着,班主任说她去手术了,这学期恐怕都来不了了。
  和花雨欣的再次相遇,是在两年后的春天。这一天已经过了下班时间,喧腾的校园渐渐归于平静。我因为一起校园伤害事件身心疲惫,却在操场上看见了独自哭泣的花雨欣。原来,手术后身体并没有完全恢复,同学们却在背后议论她上体育课不跑步是在偷懒。
  “其实,老师今天也有不开心的事……”我从自己处理的那件校园伤害事件说起,讲到了盲童女孩《番茄太阳》的故事。
  那个没有夕阳的傍晚,静静的校园里,我和花雨欣还聊了很多很多:花雨欣在病床上自学完了一至二年级的课程,读三年级,仍然像当初一样,门门功课成绩优异,还刚刚拿了一个“迎春花”区作文比赛一等奖……勤奋、上进、聪慧、坚毅,我又一次看到了上帝的眷顾。还有,花雨欣的最大心愿还是能拥有一条健康的右腿,像正常人那样走路。
  反思与醒悟
  你就是美好的——流动儿童之“根茎” 一生秉持儿童立场的成尚荣先生相信儿童有“根茎”。“根茎是天生的,是大自然赋予的,是在千百万年的风雨中形成并强大起来的。”花雨欣生于农村,幼时也大多长于农村。他们的 “根茎”在大地中、在大山中,田野、树木、河流、山川……大自然赋予了流动儿童原始的强大生命力。你就是美好的。
  和城市儿童相比,流动儿童有很多生存困境。他们随着父母居无定所,居住与生活环境相对较差。父母對流动儿童的学习及未来期望值不高,他们在学习上缺乏关注和支持。而“当他们与城市居民子女共处时却被视为‘乡下人’,屡屡遭遇歧视和排斥,幼小脆弱的心灵过早地体验了人生的无助。”正是这些挣扎于城市边缘,极其渴望融入城市的流动儿童,也显示了他们天生坚强、勇敢、乐观、质朴的一面。他们常常帮助在外奔波的父母承担了更多的家务劳动,甚至很多还帮父母照顾更小的弟妹。虽然学习上没有父母辅导,上不起各类补习班,很多流动儿童也有奋发图强的精神和靠着自己的拼搏改变命运,将来成为真正“城市人”的人生目标。花雨欣是个轻度残疾的儿童。小小年纪就动了几次手术,钢板在腿上几进几出,还要遭受旁人异样的眼光。但她乐观、坚强,始终以微笑面对生活。你就是美好的。
  “你”必须成为美好的——从“师生关系”到“师生机体” “站在孩子们面前,你就是那个陪伴、引导孩子走向未来世界的重要他人。”从这个意义上说,要给流动儿童一个美好的未来,作为教育者本身也必须成为美好的。
  “教师和学生相互交流,认真沟通,进而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实现各自的生命意义。”在我和花雨欣的故事中,我和这个三年级的小孩子平等地站在人生的面前,我们彼此互相倾听、安慰、温暖、激励……如果说,我给了她影响的话,我试图用我的例子启迪她,她的人生刚刚开篇,正如歌德所言:“生命的旅程从来都不是坦途,跨越那些不幸的山峦和巉岩,是置身于青青绿草之上所必经的磨难,运用她的坚强、乐观、从容……大自然把人们困在黑暗之中,迫使人们永远向往光明。”当夕阳下我看着花雨欣再展笑颜,重新找回往日的乐观、坚强,调整好人生的航向,我也获得了从未有过的满足感。同时,与其说我为她治愈了心灵的伤口,不如说她为我抚平了心上的沟壑。在对她的理解中我获取了自我的情感和态度。 “一株兰花草”那种来自自然、与生俱来的或是残酷的命运磨砺出来的坚强、乐观、从容,恰是我欠缺的,给了我勇气、力量,让我能重新迎着风雨继续前行。我与花雨欣之间精神的交往与濡染,令我重新定义了生命的意义。
  结束语
  在“师生机体”中流动儿童在教师引领下用自己的身心去感知和探索这个世界,洞悉自我和他人与世界,跨越人生的重重阻隔;教师也从中获得了对自我生命价值的体悟与肯定。教师与流动儿童一起追寻着崭新的生命意义。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象山小学)
其他文献
冰箱除異味
期刊
一、母题思维:结构化的素材储备  考场作文并不仅仅是一种临场发挥,它更需要做一系列前置的思考。一种做法是,考生提前梳理自己数年来的生活经历,做好情感、思想、故事的综合储备。就像战争之前要储备枪炮、弹药和粮食。到了考场,我们就能从容调动这种储备,在有限的时间内写出更精彩的文章。  现实的问题是,大多数考生的这种前置思考是无序的。有的只是背了几篇范文,寄希望于套作;有的准备的素材范围狭窄,主题雷同;有
雾霾像幽灵—样阴魂不散,一到冬天就在城市上空徘徊:干旱龟的非洲大地;日益稀薄的臭氧……是谁让全球气候变得越来越糟?不知什么时候,大街上出现了一些特别的公交汽车和小型汽车,它们的牌照不是蓝色或黄色的,而是绿色,的,这是为什么呢?  传统汽车不环保  嘟嘟嘟......喇叭声一阵乱响,街上的汽车排成长龙。这些燃油汽车的屁股后面无一例外,都带着一根根排气管,时刻彰显着自己“牛气冲天”。汽车尾气当中的硫化
所谓同课同构是指两位老师共同备课,共同上课。共同上课的方式分两种:一种是两位老师共同上一节课;另一种是某位老师先上一节,另一位接着上下一节。在这里,我们采用的是两人共同上一节课的上课方式。八年级信息技术《电子相册》这一课,学校尝试采用“同课同构”的教学模式。两位上课老师有一定的年龄差距,旨在通过共同备课,共同上课这样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共同学习和提高。年轻与成熟的碰撞,希望能给彼此的日常教学带来更多
本文呈现关景双老师带教“师之蕴营口实验学校初中语文工作室”《老王》教学课例,体验九年一贯制学校“初小衔接目标贯通的散文教学”的有效方法。  【课例主题】  关老师第3次现场带教研修主题“初小衔接目标贯通的散文教学”。  【观察要点】  营口实验语文教师继续学用观察要点“课时目标的具体化;课堂环节对应性;师生互动启发性;自主建构的有效性”来观课。  【文本解读与学情分析】  《老王》是杨绛写于198
快速冰镇饮料
期刊
城堡的制作  1.从报纸上剪下一个长方形作为城堡主体,把它粘貼在黑纸上,再添加上一些防御工事。  2.用报纸深色的部分做窗户,贴在城堡上。  3.用打孔器打出一些圆环作为城堡的圆形窗户。
《英语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应掌握600-700个单词和5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没有足够的语言输入量是不行的。成功的英语阅读教学要依赖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实践,因此,阅读是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平台,小学是处于发展英语阅读能力的初级阶段,阅读的目标是:通过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逐步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及发展学生的阅读策略,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科学研究课题 普通拖把只能拖平面,所以拖到墙角时,拖把头往往会把墙壁弄脏。于是我想发明一个可以折成直角的拖把,这样拖把既可以拖地面,又能拖墙角了。  研究过程与心得 首先,我找来一个普通拖把,在爸爸的帮助下把拖把头上的布取下來,然后将拖把头的一端锯断,找一个铰链安装上去,这样拖把就可以折叠了。不过,这时出现一个问题:拖把折叠的角度太大,靠着墙角时根本没有力量抵住墙面。于是,我在折叠的地方安装了一个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中职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方法。首先,教师在为中职学生推荐书目时,要从中职学生的学科特征和年龄特征两个方面入手。其次,本文重点要探究的关于中职学生整本书阅读的几种具体方式:一是引导学生制作图表;二是师生共同探究所提出的的议题;三是培养学生做读书笔记的习惯。相信通过这些方式的应用,中职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阅读方法和技巧、探究思辨能力、语文综合素养都将会有大幅度的提升,并会对他们的终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