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镜在白癜风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se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偏振光皮肤镜在白癜风诊断及其与常见色素减退性皮肤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6月在西京皮肤医院235例确诊的白癜风患者皮损的皮肤镜图像,包括进展期患者130例,稳定期患者105例。同时与151例无色素痣、113例白色糠疹和54例特发性点状色素减少症患者的皮肤镜图像进行比较。组间率比较采用χ2检验。

结果

毛囊周围色素残留、网状色素减退、星爆现象、Tapioca sago征、微小Koebner征在进展期白癜风患者中的比例明显高于稳定期(χ2=36.5、151.2、13.0、14.9、8.4,均P < 0.05);毛囊周围色素脱失、皮损周围色素增多、毛囊周围毛细血管扩张、白发在稳定期患者中的比例显著高于进展期(χ2=91.2、166.0、54.3、41.1,均P < 0.05)。毛囊周围色素残留在进展期(89.2%,116/130)和稳定期白癜风(54.3%,57/105)中的比例均明显高于无色素痣(20.5%,31/151)、白色糠疹(12.4%,14/113)和特发性点状色素减少症(9.3%,5/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结论

毛囊周围色素残留可作为白癜风与无色素痣、白色糠疹及特发性点状色素减少症的重要鉴别特征,偏振光皮肤镜对于白癜风和某些色素减退性皮肤病的鉴别具有较好的辅助诊断和临床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改良注射方法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需应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及护理中注射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传统注射方法,观察组采用低分子肝素改良注射方法,观察并比较2组皮下出血程度、硬结发生率及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皮下硬结发生率、皮下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0.1
目的分析水循环保温毯联合加温冲洗液在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8月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收治的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使用常规保温措施及加温冲洗液,观察组使用水循环保温毯联合加温冲洗液。比较2组患者应激反应、凝血功能、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体温、平均动脉压、心率手术1 h分别为(37.04 ± 0.30
目的探究自体培养黑素细胞移植治疗生殖器部位白癜风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2016年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采用自体培养黑素细胞移植治疗生殖器部位白癜风的6例患者,年龄13~29岁,发病年龄10~19岁,病程2~10年,生殖器部位白斑面积10~25 cm2。6例移植前白斑稳定时间均超过12个月。移植后2周,移植处伤口结痂脱落后开始使用吡美莫司每天2次。白斑复色达90%以上时,改为吡美莫司每
期刊
期刊
目的利用高频超声测量健康人多个部位皮肤厚度及回声密度。方法在中日友好医院皮肤病与性病科于2018年6-12月招募50名健康志愿者,女33例,男17例,年龄22~69岁。采用22 MHz高频超声检测前额、面颊、前胸、腹部、上臂内外侧、前臂内外侧、大腿内外侧、小腿内外侧12个部位的表皮、真皮、表真皮厚度及皮肤回声密度。两独立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不同解剖部位皮肤
目的研究低浓度过氧化氢(H2O2)处理对人黑素细胞黏附功能及自噬水平的影响,并筛选自噬相关lncRNA。方法从健康男性包皮环切术后获得的皮肤组织中分离、培养黑素细胞。对数生长期黑素细胞分为对照组(无H2O2处理)、H2O2组(400 μmol/L H2O2处理)和H2O2 + NAC组(4 mmol/L NAC预处理细胞2 h,然后加入400 μmol/L H2O2)。处理5 d后,用免疫荧光检测
期刊
目的研究鞘氨醇1-磷酸盐受体拮抗剂(FTY720)对银屑病样小鼠模型的治疗效应及分子机制。方法8只SPF级雌性C57BL/6小鼠,每只耳朵涂抹咪喹莫特10 mg/d,连续涂7 d。实验组3只于第2、4、6天腹腔注射FTY720,对照组5只注射磷酸盐缓冲液。每天测量小鼠耳皮肤厚度,于第8天处死小鼠,观察耳皮肤组织学改变。取耳组织及颈部引流淋巴结细胞,流式细胞仪分析分泌白细胞介素(IL)17+γδT细
早期发现致敏药物对重症药疹的防治至关重要。目前对重症药疹致敏药物的鉴定尚无准确有效的检测方法,已有的斑贴试验、淋巴细胞转化实验等,因敏感度和特异度较低,难以广泛应用。酶联免疫斑点法通过在体外检测药物特异性T淋巴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鉴定致敏药物,在重症药疹患者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并可应用于处于疾病早期及合并免疫抑制性疾病的药疹患者。酶联免疫斑点法可能成为鉴定重症药疹致敏药物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