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7月28日到8月12日,第30届夏季奥运会在伦敦举行。1.6万名世界顶尖运动员齐聚伦敦,1100万名观众和游客涌向伦敦,安全保卫工作由此显得特别重要。自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发生11名以色列运动员被恐怖分子杀害的事件后,安保工作无疑成了奥运会各项筹备工作中重中之重。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前,西班牙民族分裂组织“埃塔”也制造了爆炸事件,给当年的奥运安保工作敲了一记警钟。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期间,与新闻中心仅一路之隔的奥林匹克公园曾发生爆炸。
2012年伦敦奥运安保面临的压力尤其大,英国国内的激进分子扬言要在奥运会期间搞破坏,国外的恐怖分子则蠢蠢欲动。为了向世人展示强大的安保力量,伦敦奥运安保部门在5月2日至10日进行了长达9天的演习。这次演习代号为“奥运卫士”,从水陆空三个方面进行了反恐演练,多种高科技武器纷纷登台亮相。在伦敦奥运会期间,将超过10万人参加安保工作。英国军情五处透露,伦敦奥运会安保是二战以后英国最大规模的安全行动。
水上安保
伦敦是个水系发达的城市,不仅宽广的泰晤士河穿城而过,伦敦本身也临海,是欧洲第一大港口城市,海轮可直达。因此,如何防范来自海上的攻击也是奥运安保工作的重点,5月的演习也把水域反恐作为仅次于空中反恐的一个重点。
在5月举行的伦敦“奥运卫士”演习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海洋”号直升机航母。用航母来为奥运会保驾护航,这可算是奥运会历史上的头一遭。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英国海军由于缺乏两栖舰艇,许多装甲车被迫用商船运送,“海洋”号由此诞生。该航母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登陆作战、后勤支援、为直升机提供运载和攻击能力。该航母通常搭载一个直升机中队、一个海军陆战队突击营及大部分装备,包括战车、武器和弹药。在执行紧急任务时,使用简易住舱,“海洋”号还可将载运的陆战队人员扩大到800名左右。
英国海军用最新的“勇敢”级45型驱逐舰为奥运会护驾。该舰目前驻扎在泰晤士河河口处。这是英国皇家海军最强大的战舰,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防空舰。45型驱逐舰是欧洲众多新建的大型防空舰艇中整体性能最先进的,单艘造价达到了约8.5亿美元。45型驱逐舰的续航力7000海里,可以在奥运期间昼夜不停地巡逻而不用靠岸补充燃料。该舰装备有精密的防空导弹系统,装备有48枚防空导弹和80枚远程隐形导弹。如果有被劫飞机或者小型喷气式客机飞近伦敦或奥林匹克奥运会区域准备发动恐怖袭击,驱逐舰可将之击落在伦敦郊区。
空中安保
自从“9·11”事件发生以来,可能来自空中的恐怖袭击就被西方国家视为头号威胁,也是这次伦敦奥运反恐的重中之重。安保人员在空中、地面和水上布置的军用武器,大多是为了打击可能来自空中的恐怖袭击。英国空军为伦敦奥运安保贡献了不少先进武器,包括战斗机、直升机和预警机。
英国防大臣菲利普·哈蒙德表示,在伦敦奥运举办期间,如发现飞机被劫持事件,即便机上有大量无辜乘客,他也会在必要时下达击落飞机的命令,以避免类似“9·11”的惨剧发生。英军中校布莱恩·法伊警告称,恐怖分子可能用携带毒剂的小型无人遥控飞机袭击伦敦。这种生化袭击一旦发生,可能威胁成千上万奥运会参与者的生命安全。为此,英国特种部队正在接受处理炭疽热紧急情况的训练,其他士兵也身穿防化服、手套以及呼吸器准备应对致命细菌武器袭击。根据安保计划,奥林匹克公园周围48公里范围的天空被列为禁飞区。法伊说:“奥运会期间,任何飞过伦敦禁区的飞机都要向民航局报备。”
在伦敦奥运会服役的“台风”战斗机,是英国“快速反应预警”飞机系列中的核心力量。它是英、德、意和西班牙4国合作研制的一种新型单座双发超音速战斗机,可以说开创了军事工业领域多国共同研制飞机的先河。通常,它们部署在位于林肯郡科宁斯比和苏格兰法伊夫的两处军事基地,这次服役奥运是它们首次执行非军事任务。该机是便于组装、高效能、匿踪性、先进航电于一体的多功能战机,与其他同级战机相比,台风驾驶舱的人机接口高度智能化,大大减少了驾驶员的工作量,该机一开始就规划为多用途战机,所以有广泛的空对地轰炸能力,主要用于防空和空中优势任务,兼具对地攻击能力。
为了预先发现可能进入管制空域的违法飞机或被恐怖分子劫持的飞机,伦敦安保部门还动用了E-3预警机。该机是一种全天候远程空中预警和控制机,具有下视能力及在各种地形上空监视有人驾驶飞机和无人驾驶飞机的能力。E-3预警机机背上的雷达罩是E-3在外观上最特别的地方。该雷达罩直径9.1米,厚度1.8米,用两个支柱支撑在离机身3.3米高处。这一雷达系统使E-3能够提供对大气层、地面、水面的远程监视能力,对低空飞行目标探测距离达320千米以上,对中空、高空目标探测距离更远。雷达系统上的敌我识别分系统具有下视能力,并能抗地面杂波干扰。而其他一些雷达在这种条件下无法去除干扰。
“山猫”直升机是奥运安保的主要陆航武器。它是英、法合作生产的双发多用途直升机。该机不仅速度快、机动灵活、易于操纵和控制,还可执行战术部队运输、后勤支援、护航、反坦克、搜索和救援、伤员撤退、侦察和指挥等多种任务,海军型“山猫”还可用于反潜、对水面舰只搜索和攻击、垂直补给等。在20多年前的马岛战争的一次反潜作战中,“山猫”直升机就有过不俗的表现,当时该机和“黄蜂”式直升机将阿根廷的“圣菲”号潜艇击沉。在海湾战争中,英国第一装甲师装备的“山猫”,发现并击毁了伊拉克海军多艘小型舰艇。
陆地安保
在5月的奥运安保演习中,安保人员在6处地点模拟部署导弹系统,其中包括两处居民楼。据路透社报道,伦敦多处已经部署了“轻剑”-2000地空导弹。这些地点筛选自100个最初考虑对象,具体位置高度保密,以防范恐怖分子加以破坏。这些该类型导弹的意图在于防范“9·11”式的恐怖袭击,一旦发生恐怖活动,它的杀伤力能够击落一架波音747客机,以保护人员密集的奥运场馆。“轻剑”近程防空导弹系统在1982年的英阿马岛战争中曾创下了重创阿根廷14架战机的记录。它是英国陆军防空炮兵的主战装备,1971年开始装备英军并外销十几个国家。 “轻剑”导弹在翼尖处有小型控制装置,采用激光跟踪和无线电指令制导。导弹体长2.21米,重68公斤,最大飞行速度为2倍音速,因为弹上配装新发动机,最大射程可达10公里,采用8联装发射架可快速发射 8枚导弹,提高了连续作战能力。该导弹还采用了3坐标脉冲搜索雷达和盲射跟踪雷达组成的雷达系统。搜索雷达中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相控阵天线和频率捷变等先进技术,能迅速发现和分辨各种不同目标的威胁信号,能在杂波中准确地鉴别巡航导弹等小型目标,遇到敌人发射反雷达导弹时,能立刻自动关机以免被敌人摧毁。跟踪雷达采用毫米波技术和新的信号处理技术,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全天候作战能力。
尽管英国军方坚称,导弹只是安保力量中的最后一道防线,但是它的部署仍引起了民众的恐慌。由于部分导弹系统可能隐藏在居民楼里,不少民众担心居民区可能成为袭击目标或者因为发射导弹受到破坏。有关的奥运安保官员表示,除了概率并不大的恐怖袭击外,奥运会最大的威胁来自犯罪和混乱无序。2011年8月,一场抗议警察开枪射击追捕嫌犯的民众集会在伦敦演变为暴力骚乱,打砸抢事件蔓延到英国多个城市,上万人卷入其中,上百名警察受伤,数百人被捕,英格兰经历了几十年来最为严重的骚乱。当时就有不少人担心,类似的事件有可能在奥运年发生,影响伦敦奥运。
为了防止群体性骚乱事件的出现,奥运安保人员都配备了橡胶棒、高压水枪、催泪弹等常规非致命武器。此外,部分安保巡逻车和巡逻艇上还将配备一种高科技非致命武器——声波炮。这种武器将主要用于警告,而非杀伤。这是一种定向发射远程声波的装置,首先用来广播口头警告,比如要求人群散开。如果人群执意不散,该武器能发出接近喷气式飞机般的噪音,造成骚乱者听觉系统不适甚至头痛而停止骚乱行为。这一装置最初被美国陆军在伊拉克战场使用,后来多国警方也装备了这一武器。
伦敦奥运会期间,伦敦的地铁和巴士上并不会安装安检设备,这被诟病为遭到恐怖袭击的薄弱环节。因为就在2005年7月7日,刚刚获得奥运主办权的伦敦就曾遭到可怕的恐怖袭击,地铁和公交车上发生4起爆炸,造成52人死亡。伦敦奥运会安保工作的相关负责人弗莱彻表示,虽然不会对地铁和巴士的乘客进行安检,但是还是会采取神秘的安检措施:“具体什么措施,我们不便透露。”为什么伦敦的公共交通工具不安装安检设备?警方解释说,安全但不让人感受到压力是英国政府对奥运安保提出的目标。不在地铁口对游客的行李进行安检,此举也是为了不造成旅客滞留,给交通带来更大的压力。在奥运期间,巡查的12000名伦敦警察也不会携带枪支。
当然,伦敦安保并非毫无作为,那里正呈现一个外松内紧的状态:伦敦街道上看不到荷枪实弹的警察,但不远处在泰晤士河停泊的航空母舰却随时准备出击,特种部队也在秘密基地里随时待命。为了应付奥运会期间的安保工作,伦敦交通部门广泛地使用监控摄像机。虽然地铁乘客的行李不会接受安检,但进入奥运场馆时,安检是相当严格的。英国国防大臣哈蒙德说,尽管英国出动海陆空三军保卫奥运会的安全,但是他令军队“消失在幕后”,因为“我们不希望成为奥运会的主角,奥运会应该是体育和文化的盛会。但是军队的作用不可或缺,我们希望人们知道军队一直在背后发挥着决定作用。”
场馆安保
奥运会期间,场馆内的安保级别将提升至等同于机场安检的级别。在5月演习中那样规模庞大的军事行动毕竟是用来对付重大恐怖威胁的,而每个人身边的安全隐患才更不可小觑,特别是在奥运会比赛区域之内的安全保障才是根本。伦敦奥组委也表示,奥运会面临的主要威胁有两种:一种是类似“9·11”的高空袭击,为此,空军直升机、地对空飞弹、皇家海军都已各就各位;另一种是奥林匹克公园附近地面以小型目标为攻击对象的袭击,除了对进入场馆区的观众进行安检,连奥林匹克公园附近购物中心运送货的卡车也会受到严格检查。
“如果你随身携带以下物品,你将不被允许进入奥运场馆。”在奥运官网上,普通观赛人群最关心的禁带物品被列了长长的两页,其中包括最基本的,比如刀类利器、火药鞭炮、各类武器、貌似武器的仿真玩具手枪;超过100毫升的液体、胶状喷雾、气体罐装物、玻璃瓶;大于25升容量的各种包袋;各类可能用于抗议活动的帐篷、大型旗帜;手机等通讯工具虽然并不禁止,但可能连接到综合性通讯设施的强大3G中心等有着特殊功能的设备则被严禁带入;就连超过一定面积的大帽子、大伞也不被容忍;如果衣服上印有“侵犯性”的语言或者有隐性广告之嫌,也都会不得不被请出“馆门”。为了防止恐怖分子故意通过普通人的身体传播病菌,奥组委甚至建议奥运观众和运动员尽量不要跟别人握手,因为握手可能会引起病菌的传染,最好改为拥抱或像日本人那样鞠躬。
英国最大安保公司G4S也参与了奥运场馆的安保工作,该公司的马克·汉密尔顿是奥运安保项目负责人。马克表示,安保人员需要对观众做细致入微的安全检查,但这个过程不应该让观众感到很繁琐。这位负责人暗示,如果在奥林匹克公园的小路上看到有人停下车拍照,安保人员可能会上前阻止他,尽管这看起来有点荒唐。除了人身检查,G4S公司的安保人员还采用液体检测器、防爆探测器等多种手段检查进入奥林匹克中心的交通工具,比如公交车。
在伦敦奥林匹克中心内,还隐藏着一个特种部队秘密基地,他们会随时对可能针对奥运场馆的恐怖袭击做出及时的应对。据悉,该秘密基地位于伦敦东区泰晤士河沿岸。如果有紧急情况发生,特勤部队人员可以利用环绕奥运场馆的水网迅速赶到事发地点,因此不会受到陆路交通堵塞的影响。同时,各场馆地下掩体中也将驻有一定数量的防爆人员。在奥运村附近,反恐部门已经进行了多次反恐演练。知情人士表示,“安全部队对任何可能的突发情况都做了预案,奥林匹克中心的保护力度将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如果有任何人愚蠢到试图制造破坏,他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受到装备精良的精英部队的有力回击。”
编辑:郑宾 393758162@qq.com
链接:奥运会历史上最严重的恐怖袭击
近几十年来,针对奥运会的恐怖袭击不时发生,但是危害都不大。然而,1972年德国慕尼黑奥运会的恐怖袭击却很惨烈,是奥运会历史上最严重的恐怖袭击。当年9月5日夜晚,8名全副武装的巴勒斯坦“黑九月”恐怖分子突然闯入以色列代表团驻地。在杀害以色列1名教练员和1名运动员后,恐怖分子劫持了以色列9名运动员和教练作为人质,提出在上午9点前,释放关押在以色列监狱的256名巴勒斯坦政治犯的要求。以色列政府拒绝了释放政治犯的要求,结果9名人质全部被杀害。德国出动军队消灭了8名恐怖分子,也牺牲了1名警察和1名飞行员。在象征和平的奥运会上,发生这样的流血事件,令人痛心。大会被迫停办一天,使原拟9月10日闭幕的奥运会延期至9月11日,这在奥运会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慕尼黑“9·5”恐怖袭击作为奥运会上恐怖的一页被永远载入奥运会史册,并促使以后的奥运会主办国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
2012年伦敦奥运安保面临的压力尤其大,英国国内的激进分子扬言要在奥运会期间搞破坏,国外的恐怖分子则蠢蠢欲动。为了向世人展示强大的安保力量,伦敦奥运安保部门在5月2日至10日进行了长达9天的演习。这次演习代号为“奥运卫士”,从水陆空三个方面进行了反恐演练,多种高科技武器纷纷登台亮相。在伦敦奥运会期间,将超过10万人参加安保工作。英国军情五处透露,伦敦奥运会安保是二战以后英国最大规模的安全行动。
水上安保
伦敦是个水系发达的城市,不仅宽广的泰晤士河穿城而过,伦敦本身也临海,是欧洲第一大港口城市,海轮可直达。因此,如何防范来自海上的攻击也是奥运安保工作的重点,5月的演习也把水域反恐作为仅次于空中反恐的一个重点。
在5月举行的伦敦“奥运卫士”演习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海洋”号直升机航母。用航母来为奥运会保驾护航,这可算是奥运会历史上的头一遭。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英国海军由于缺乏两栖舰艇,许多装甲车被迫用商船运送,“海洋”号由此诞生。该航母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登陆作战、后勤支援、为直升机提供运载和攻击能力。该航母通常搭载一个直升机中队、一个海军陆战队突击营及大部分装备,包括战车、武器和弹药。在执行紧急任务时,使用简易住舱,“海洋”号还可将载运的陆战队人员扩大到800名左右。
英国海军用最新的“勇敢”级45型驱逐舰为奥运会护驾。该舰目前驻扎在泰晤士河河口处。这是英国皇家海军最强大的战舰,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防空舰。45型驱逐舰是欧洲众多新建的大型防空舰艇中整体性能最先进的,单艘造价达到了约8.5亿美元。45型驱逐舰的续航力7000海里,可以在奥运期间昼夜不停地巡逻而不用靠岸补充燃料。该舰装备有精密的防空导弹系统,装备有48枚防空导弹和80枚远程隐形导弹。如果有被劫飞机或者小型喷气式客机飞近伦敦或奥林匹克奥运会区域准备发动恐怖袭击,驱逐舰可将之击落在伦敦郊区。
空中安保
自从“9·11”事件发生以来,可能来自空中的恐怖袭击就被西方国家视为头号威胁,也是这次伦敦奥运反恐的重中之重。安保人员在空中、地面和水上布置的军用武器,大多是为了打击可能来自空中的恐怖袭击。英国空军为伦敦奥运安保贡献了不少先进武器,包括战斗机、直升机和预警机。
英国防大臣菲利普·哈蒙德表示,在伦敦奥运举办期间,如发现飞机被劫持事件,即便机上有大量无辜乘客,他也会在必要时下达击落飞机的命令,以避免类似“9·11”的惨剧发生。英军中校布莱恩·法伊警告称,恐怖分子可能用携带毒剂的小型无人遥控飞机袭击伦敦。这种生化袭击一旦发生,可能威胁成千上万奥运会参与者的生命安全。为此,英国特种部队正在接受处理炭疽热紧急情况的训练,其他士兵也身穿防化服、手套以及呼吸器准备应对致命细菌武器袭击。根据安保计划,奥林匹克公园周围48公里范围的天空被列为禁飞区。法伊说:“奥运会期间,任何飞过伦敦禁区的飞机都要向民航局报备。”
在伦敦奥运会服役的“台风”战斗机,是英国“快速反应预警”飞机系列中的核心力量。它是英、德、意和西班牙4国合作研制的一种新型单座双发超音速战斗机,可以说开创了军事工业领域多国共同研制飞机的先河。通常,它们部署在位于林肯郡科宁斯比和苏格兰法伊夫的两处军事基地,这次服役奥运是它们首次执行非军事任务。该机是便于组装、高效能、匿踪性、先进航电于一体的多功能战机,与其他同级战机相比,台风驾驶舱的人机接口高度智能化,大大减少了驾驶员的工作量,该机一开始就规划为多用途战机,所以有广泛的空对地轰炸能力,主要用于防空和空中优势任务,兼具对地攻击能力。
为了预先发现可能进入管制空域的违法飞机或被恐怖分子劫持的飞机,伦敦安保部门还动用了E-3预警机。该机是一种全天候远程空中预警和控制机,具有下视能力及在各种地形上空监视有人驾驶飞机和无人驾驶飞机的能力。E-3预警机机背上的雷达罩是E-3在外观上最特别的地方。该雷达罩直径9.1米,厚度1.8米,用两个支柱支撑在离机身3.3米高处。这一雷达系统使E-3能够提供对大气层、地面、水面的远程监视能力,对低空飞行目标探测距离达320千米以上,对中空、高空目标探测距离更远。雷达系统上的敌我识别分系统具有下视能力,并能抗地面杂波干扰。而其他一些雷达在这种条件下无法去除干扰。
“山猫”直升机是奥运安保的主要陆航武器。它是英、法合作生产的双发多用途直升机。该机不仅速度快、机动灵活、易于操纵和控制,还可执行战术部队运输、后勤支援、护航、反坦克、搜索和救援、伤员撤退、侦察和指挥等多种任务,海军型“山猫”还可用于反潜、对水面舰只搜索和攻击、垂直补给等。在20多年前的马岛战争的一次反潜作战中,“山猫”直升机就有过不俗的表现,当时该机和“黄蜂”式直升机将阿根廷的“圣菲”号潜艇击沉。在海湾战争中,英国第一装甲师装备的“山猫”,发现并击毁了伊拉克海军多艘小型舰艇。
陆地安保
在5月的奥运安保演习中,安保人员在6处地点模拟部署导弹系统,其中包括两处居民楼。据路透社报道,伦敦多处已经部署了“轻剑”-2000地空导弹。这些地点筛选自100个最初考虑对象,具体位置高度保密,以防范恐怖分子加以破坏。这些该类型导弹的意图在于防范“9·11”式的恐怖袭击,一旦发生恐怖活动,它的杀伤力能够击落一架波音747客机,以保护人员密集的奥运场馆。“轻剑”近程防空导弹系统在1982年的英阿马岛战争中曾创下了重创阿根廷14架战机的记录。它是英国陆军防空炮兵的主战装备,1971年开始装备英军并外销十几个国家。 “轻剑”导弹在翼尖处有小型控制装置,采用激光跟踪和无线电指令制导。导弹体长2.21米,重68公斤,最大飞行速度为2倍音速,因为弹上配装新发动机,最大射程可达10公里,采用8联装发射架可快速发射 8枚导弹,提高了连续作战能力。该导弹还采用了3坐标脉冲搜索雷达和盲射跟踪雷达组成的雷达系统。搜索雷达中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相控阵天线和频率捷变等先进技术,能迅速发现和分辨各种不同目标的威胁信号,能在杂波中准确地鉴别巡航导弹等小型目标,遇到敌人发射反雷达导弹时,能立刻自动关机以免被敌人摧毁。跟踪雷达采用毫米波技术和新的信号处理技术,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全天候作战能力。
尽管英国军方坚称,导弹只是安保力量中的最后一道防线,但是它的部署仍引起了民众的恐慌。由于部分导弹系统可能隐藏在居民楼里,不少民众担心居民区可能成为袭击目标或者因为发射导弹受到破坏。有关的奥运安保官员表示,除了概率并不大的恐怖袭击外,奥运会最大的威胁来自犯罪和混乱无序。2011年8月,一场抗议警察开枪射击追捕嫌犯的民众集会在伦敦演变为暴力骚乱,打砸抢事件蔓延到英国多个城市,上万人卷入其中,上百名警察受伤,数百人被捕,英格兰经历了几十年来最为严重的骚乱。当时就有不少人担心,类似的事件有可能在奥运年发生,影响伦敦奥运。
为了防止群体性骚乱事件的出现,奥运安保人员都配备了橡胶棒、高压水枪、催泪弹等常规非致命武器。此外,部分安保巡逻车和巡逻艇上还将配备一种高科技非致命武器——声波炮。这种武器将主要用于警告,而非杀伤。这是一种定向发射远程声波的装置,首先用来广播口头警告,比如要求人群散开。如果人群执意不散,该武器能发出接近喷气式飞机般的噪音,造成骚乱者听觉系统不适甚至头痛而停止骚乱行为。这一装置最初被美国陆军在伊拉克战场使用,后来多国警方也装备了这一武器。
伦敦奥运会期间,伦敦的地铁和巴士上并不会安装安检设备,这被诟病为遭到恐怖袭击的薄弱环节。因为就在2005年7月7日,刚刚获得奥运主办权的伦敦就曾遭到可怕的恐怖袭击,地铁和公交车上发生4起爆炸,造成52人死亡。伦敦奥运会安保工作的相关负责人弗莱彻表示,虽然不会对地铁和巴士的乘客进行安检,但是还是会采取神秘的安检措施:“具体什么措施,我们不便透露。”为什么伦敦的公共交通工具不安装安检设备?警方解释说,安全但不让人感受到压力是英国政府对奥运安保提出的目标。不在地铁口对游客的行李进行安检,此举也是为了不造成旅客滞留,给交通带来更大的压力。在奥运期间,巡查的12000名伦敦警察也不会携带枪支。
当然,伦敦安保并非毫无作为,那里正呈现一个外松内紧的状态:伦敦街道上看不到荷枪实弹的警察,但不远处在泰晤士河停泊的航空母舰却随时准备出击,特种部队也在秘密基地里随时待命。为了应付奥运会期间的安保工作,伦敦交通部门广泛地使用监控摄像机。虽然地铁乘客的行李不会接受安检,但进入奥运场馆时,安检是相当严格的。英国国防大臣哈蒙德说,尽管英国出动海陆空三军保卫奥运会的安全,但是他令军队“消失在幕后”,因为“我们不希望成为奥运会的主角,奥运会应该是体育和文化的盛会。但是军队的作用不可或缺,我们希望人们知道军队一直在背后发挥着决定作用。”
场馆安保
奥运会期间,场馆内的安保级别将提升至等同于机场安检的级别。在5月演习中那样规模庞大的军事行动毕竟是用来对付重大恐怖威胁的,而每个人身边的安全隐患才更不可小觑,特别是在奥运会比赛区域之内的安全保障才是根本。伦敦奥组委也表示,奥运会面临的主要威胁有两种:一种是类似“9·11”的高空袭击,为此,空军直升机、地对空飞弹、皇家海军都已各就各位;另一种是奥林匹克公园附近地面以小型目标为攻击对象的袭击,除了对进入场馆区的观众进行安检,连奥林匹克公园附近购物中心运送货的卡车也会受到严格检查。
“如果你随身携带以下物品,你将不被允许进入奥运场馆。”在奥运官网上,普通观赛人群最关心的禁带物品被列了长长的两页,其中包括最基本的,比如刀类利器、火药鞭炮、各类武器、貌似武器的仿真玩具手枪;超过100毫升的液体、胶状喷雾、气体罐装物、玻璃瓶;大于25升容量的各种包袋;各类可能用于抗议活动的帐篷、大型旗帜;手机等通讯工具虽然并不禁止,但可能连接到综合性通讯设施的强大3G中心等有着特殊功能的设备则被严禁带入;就连超过一定面积的大帽子、大伞也不被容忍;如果衣服上印有“侵犯性”的语言或者有隐性广告之嫌,也都会不得不被请出“馆门”。为了防止恐怖分子故意通过普通人的身体传播病菌,奥组委甚至建议奥运观众和运动员尽量不要跟别人握手,因为握手可能会引起病菌的传染,最好改为拥抱或像日本人那样鞠躬。
英国最大安保公司G4S也参与了奥运场馆的安保工作,该公司的马克·汉密尔顿是奥运安保项目负责人。马克表示,安保人员需要对观众做细致入微的安全检查,但这个过程不应该让观众感到很繁琐。这位负责人暗示,如果在奥林匹克公园的小路上看到有人停下车拍照,安保人员可能会上前阻止他,尽管这看起来有点荒唐。除了人身检查,G4S公司的安保人员还采用液体检测器、防爆探测器等多种手段检查进入奥林匹克中心的交通工具,比如公交车。
在伦敦奥林匹克中心内,还隐藏着一个特种部队秘密基地,他们会随时对可能针对奥运场馆的恐怖袭击做出及时的应对。据悉,该秘密基地位于伦敦东区泰晤士河沿岸。如果有紧急情况发生,特勤部队人员可以利用环绕奥运场馆的水网迅速赶到事发地点,因此不会受到陆路交通堵塞的影响。同时,各场馆地下掩体中也将驻有一定数量的防爆人员。在奥运村附近,反恐部门已经进行了多次反恐演练。知情人士表示,“安全部队对任何可能的突发情况都做了预案,奥林匹克中心的保护力度将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如果有任何人愚蠢到试图制造破坏,他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受到装备精良的精英部队的有力回击。”
编辑:郑宾 393758162@qq.com
链接:奥运会历史上最严重的恐怖袭击
近几十年来,针对奥运会的恐怖袭击不时发生,但是危害都不大。然而,1972年德国慕尼黑奥运会的恐怖袭击却很惨烈,是奥运会历史上最严重的恐怖袭击。当年9月5日夜晚,8名全副武装的巴勒斯坦“黑九月”恐怖分子突然闯入以色列代表团驻地。在杀害以色列1名教练员和1名运动员后,恐怖分子劫持了以色列9名运动员和教练作为人质,提出在上午9点前,释放关押在以色列监狱的256名巴勒斯坦政治犯的要求。以色列政府拒绝了释放政治犯的要求,结果9名人质全部被杀害。德国出动军队消灭了8名恐怖分子,也牺牲了1名警察和1名飞行员。在象征和平的奥运会上,发生这样的流血事件,令人痛心。大会被迫停办一天,使原拟9月10日闭幕的奥运会延期至9月11日,这在奥运会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慕尼黑“9·5”恐怖袭击作为奥运会上恐怖的一页被永远载入奥运会史册,并促使以后的奥运会主办国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