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亲缘脐带血干细胞移植治疗CD40配体基因突变引起的高IgM综合征三例并文献复习

来源 :中华儿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m01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减低强度预处理非亲缘脐带血干细胞移植(UCBT)治疗CD40配体基因(CD40LG)突变引起的高IgM综合征(HIGM)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9年8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收治的由CD40LG突变引起的3例HIGM患儿的临床特征、实验室资料和UCBT治疗的预后。以“CD40配体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CD40 ligand deficiency”“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为关键词在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中检索建库至2021年2月的文献,总结该病的移植供者选择、干细胞来源、预处理方案及预后因素。

结果

3例男性患儿均以反复呼吸道感染起病,基因检测均为CD40LG突变。3例患儿移植前年龄分别为1.0、1.4及0.5岁,均采用白消安、氟达拉滨及环磷酰胺的减低强度预处理方案。脐带血干细胞与患儿人类白细胞抗原相合度分别为8/10、10/10及9/10。3例患儿在移植后14 d均达到完全供者细胞嵌合,均发生了Ⅰ度皮肤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截至末次随访,3例患儿分别为移植后33、18及18个月,均无病生存。文献检索到中文文献0篇,英文文献24篇。文献报道共258例CD40LG突变的患儿行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供者类型以同胞相合供者[30.6%(79/258)]及非亲缘相合供者[40.3%(104/258)]为主,干细胞来源以骨髓[50.8%(131/258)]为主,预处理方案以清髓性预处理[66.7%(172/258)]为主,移植后总体生存率为70.9%(183/258),移植前存在肺损伤、肝脏并发症是影响患儿预后的不良因素。14例UCBT患儿中2例植入失败、2例混合嵌合、3例移植后死亡。

结论

UCBT治疗CD40LG突变引起的HIGM安全有效,减低强度预处理方案值得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涎腺淋巴上皮癌(LEC)的CT、MRI及功能MRI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3月至2020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初诊并经术后病理证实的75例涎腺LEC患者,分析患者术前CT及MRI影像学表现。通过常规CT、MRI图像获取病灶的位置、大小、形状、边界、密度/信号强度、强化程度等信息。通过DWI及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分别获取病灶的ADC值及时间-信号
目的总结分析风湿免疫性疾病合并内分泌腺损伤患儿的临床特点、治疗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风湿免疫性疾病合并内分泌腺损伤的13例患儿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随访等临床资料。结果13例患儿(男3例,女10例)发病年龄(10±4)岁,平均病程4.1个月,均无相关疾病家族史;13例患儿中系统性红斑
目的探讨婴儿期起病的肾脏肿瘤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和不良预后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9年11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儿童医院、北京同仁医院、北京世纪坛医院收治的婴儿期起病的45例肾脏肿瘤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特征并评估预后。治疗方法采用手术联合放化疗等多学科诊疗模式。预后分析采用Kaplan-Meier分析法计算总体生存率和无事件生存率,不良预后高危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结
目的比较基于计算机体层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I)、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18F-FDG PET-CT)3种图像勾画鼻咽癌(NPC)大体肿瘤靶区(GTV)及淋巴结的差异,并以MRI为参考研究基于PET自动勾画NPC GTV的最佳标准摄取值(SUV)。方法选取拟行放疗的鼻咽癌患者53例,依次获得CT模拟定位、MRI模拟定位及PET图像,在3种图像上分别勾画GTV与阳性淋巴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以睡眠期反复出现上气道完全或者不全塌陷为特征。现代医学对OSA发病机制的认知源于睡眠期上气道开放与关闭两种力量的平衡理论;目前认为,基于解剖和非解剖因素参与的发病机制模型,即PALM模型,包括临界闭合压(Pcrit,P)、低觉醒阈值(arousal threshold,A)、高环路增益(loop gain,L)和上气道肌肉反应性(muscle responsivene
期刊
目的探讨应用腓动脉低位穿支螺旋桨皮瓣转位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医院收治的28例足跟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9例,女9例;年龄13~69岁[(33.8±13.7)岁]。软组织缺损面积为5 cm×2 cm~18 cm×12 cm,皮瓣切取面积为12 cm×4 cm~24 cm×10 cm。根据创
目的总结儿童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IRAK4)缺陷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多次入住深圳市儿童医院神经内科的1例确诊IRAK4缺陷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及诊治经过,并分别以“IRAK4基因变异”“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缺陷症”“IRAK4 gene variation”“IRAK4 deficiency”为检索词分别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及PubMed数据库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