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轮椅上的霍金》是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一册上的一篇阅读课文,该课文内容较长,共十二个自然节。面对这样的课文,教者上起课来往往显得力不从心:一是教的时间长,教者累;二是学的时间长,学生烦;三是内容多,目标任务可能无法按课时完成。如何才能让这样的课文上得既轻松又愉快?
于是我做了一个尝试。课堂上,我首先将这个本是属于教师的问题给了学生,请他们共同解决这一问题。
师:同学们,这篇课文太长,我们如果一节一节去学,那样效率太低,我们该怎样学呢?哪位同学有好办法?
生1:老师,给我们自学吧。
师:自学也得有好方法呀!
生2:老师,还是分部分学吧,这样容易把握课文的层次。
师:嗯,这倒是个好办法。那这篇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呢?
生3: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节)讲霍金被称为“宇宙之王”。
第二部分(3~7节)具体叙述瘫痪40年的霍金在受到病魔的残酷折磨下依然顽强地进行科学探索的事迹。
第三部分(8~12节)讲霍金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深深地感动了大众。
师:你分析得很好,说明你课前已经做了充分的预习。
生4:老师,应该抓住关键语句学习。
师:你说得很对,这是一种高效的读书方法i那你能告诉老师,课文中哪些句子是关键语句吗?
学生愣住了。
师:不要紧,请坐下。请大家按照刚才这位同学的方法,再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这些关键句子。
学生读课文。随后,汇报交流开始了。
生5:老师,课文第三自然段的第~句话“命运对霍金十分残酷”是关键句子。
师:它是什么样的关键句子?
生5:它是中心句。
师:全文的中心句吗?
生5:不,是第三自然段的中心句。
师:你的回答完全正确。那为什么说它是第三自然段的中心句呢?
生1:因为整个第三自然段都是围绕它来写的。
师:你说得很正确。
师:课文中还有关键句子吗?
生6:有,第四自然段的开头一句话应该说是第四自然段的中心句。
师:为什么?
生6:因为第四自然段就是讲霍金在那种令人难以想象的艰难中成为世界公认的科学巨人,所以说这一句就是第四自然段的中心句。
师:你回答问题非常完整,同学们应该向你学习。
生2:老师,第八自然段的第一句话也是很关键的句子。
师:什么句子?
生2:是个过渡句。
师:为什么这样说?
生2:因为3至7自然段就是具体讲他成为物理天才的传奇人生,这一句就是承接上文来说的。下半句“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就是引起下文,8至12自然段就是围绕这句话来写。
师:你真了不起!过渡句的作用让你阐述得清清楚楚。
师(小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同学们群策群力,想出了这么多读书的好方法,真让老师高兴。下节课,我们将用这些好方法来学习这篇课文。当然,课后同学们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先行学习,先学习的人或许会成为“先生”呢!
评析:
新课标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文章的阅读与理解权应该属于学生。教者和学生进行拉家常式的自由讨论阅读方法,这不仅可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有助于学生之间的团结互助,有助于找到一种容易被他们接受的好教法和好学法。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只是起到了一个引路的作用。学生的求知欲一旦被激发出来,他们的智慧、他们的思维就像喷薄而出的火山,一发而不可收。这是一种高效的且易被学生接受的学习方法。
于是我做了一个尝试。课堂上,我首先将这个本是属于教师的问题给了学生,请他们共同解决这一问题。
师:同学们,这篇课文太长,我们如果一节一节去学,那样效率太低,我们该怎样学呢?哪位同学有好办法?
生1:老师,给我们自学吧。
师:自学也得有好方法呀!
生2:老师,还是分部分学吧,这样容易把握课文的层次。
师:嗯,这倒是个好办法。那这篇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呢?
生3: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节)讲霍金被称为“宇宙之王”。
第二部分(3~7节)具体叙述瘫痪40年的霍金在受到病魔的残酷折磨下依然顽强地进行科学探索的事迹。
第三部分(8~12节)讲霍金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深深地感动了大众。
师:你分析得很好,说明你课前已经做了充分的预习。
生4:老师,应该抓住关键语句学习。
师:你说得很对,这是一种高效的读书方法i那你能告诉老师,课文中哪些句子是关键语句吗?
学生愣住了。
师:不要紧,请坐下。请大家按照刚才这位同学的方法,再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这些关键句子。
学生读课文。随后,汇报交流开始了。
生5:老师,课文第三自然段的第~句话“命运对霍金十分残酷”是关键句子。
师:它是什么样的关键句子?
生5:它是中心句。
师:全文的中心句吗?
生5:不,是第三自然段的中心句。
师:你的回答完全正确。那为什么说它是第三自然段的中心句呢?
生1:因为整个第三自然段都是围绕它来写的。
师:你说得很正确。
师:课文中还有关键句子吗?
生6:有,第四自然段的开头一句话应该说是第四自然段的中心句。
师:为什么?
生6:因为第四自然段就是讲霍金在那种令人难以想象的艰难中成为世界公认的科学巨人,所以说这一句就是第四自然段的中心句。
师:你回答问题非常完整,同学们应该向你学习。
生2:老师,第八自然段的第一句话也是很关键的句子。
师:什么句子?
生2:是个过渡句。
师:为什么这样说?
生2:因为3至7自然段就是具体讲他成为物理天才的传奇人生,这一句就是承接上文来说的。下半句“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就是引起下文,8至12自然段就是围绕这句话来写。
师:你真了不起!过渡句的作用让你阐述得清清楚楚。
师(小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同学们群策群力,想出了这么多读书的好方法,真让老师高兴。下节课,我们将用这些好方法来学习这篇课文。当然,课后同学们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先行学习,先学习的人或许会成为“先生”呢!
评析:
新课标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文章的阅读与理解权应该属于学生。教者和学生进行拉家常式的自由讨论阅读方法,这不仅可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有助于学生之间的团结互助,有助于找到一种容易被他们接受的好教法和好学法。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只是起到了一个引路的作用。学生的求知欲一旦被激发出来,他们的智慧、他们的思维就像喷薄而出的火山,一发而不可收。这是一种高效的且易被学生接受的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