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理念的深入,使师生课堂的角色开始发生变化,教学的目标从单纯的注重知识传授转为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愿望的培养。
关键词:创新精神 探究实验课
探究式实验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学习科学的有效方式,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如何更好地贯彻新课程标准中的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教师探究式实验课的重要课题。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正因为如此,新课程标准强调过程面将结果放在第二位,注重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在探究式实验课中,我们完全可以打破过去那种教师“教”、学生“学”的单一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开放式、互动武的灵活模式。其中,师生角色的扮演是我们在教学中的一种尝试。
一、设计员
由逻辑推理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当教师在课前布置实验课的目标后,由设计员负责把课题拿到本组与同组成员讨论,集思广益得出较好的设计方案。如探究氧气的工业制法时,老师提醒学生空气中有21%的氧气,并要求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想出如何以空气为原料来制取氧气。学生立即行动起来。并找出了空气中的氮气、氧气的沸点不同,同时提出采用分离液态空气的制氧原理。而探究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时,学生根据课本上的提示,以设计员为主向教师申请实验仪器,并写好实验步骤,教师则在方案的完善上把好关。
二、质疑员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只有多问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燃起学生的思维欲。质疑员可由一些爱动脑、会动脑的学生担任,对设计的方法不断提出问题。教师除对质疑者的问题加以肯定外,同时应及时引导学生抓住时机。区分主要问题和次要问题、关键问题和细节问题。比如我们在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时,为了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产生的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学生会提出疑问,紫色石蕊试液到底是什么,它有哪些化学性质?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其他的酸能否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呢?这本来是在以后的学习中介绍的,但为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可提供少量的稀盐酸或稀硫酸给学生,用实验加以证明。
三、操作员
实验操作是学生提高动手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对于有些学习效果差,但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是一个极好的锻炼机会,可以使他们的这种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他们可以抓住这个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四、讲解员
口头表达能力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重要能力。讲解员的担任可由小组推选,特别要让那些不善言语的学生担任,以便让他们得到锻炼的机会。讲解内容包括本实验方案、方案的实施情况、实验现象解释、实验的注意事项以及实验中所遇困难的解决方法。
五、点评员
此角色一般由教师担任。为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得到更快、更好的方法。教师可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去,充当点评员,对学生的设计方案及实验探究过程加以评论。肯定他们的成果,表扬他们探究过程的优点。指出他们存在的不足。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会高涨许多,同时也让他们体验到合作探究的成功感,丰富了学生的成功体验,使学生的自我价值得到肯定。
科学探究实验多种角色扮演的尝试,既注重创设学习科学的情境,又使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主动地去探究实验与体会实验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之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也促进了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同时,多角色的扮演让全体学生参与,真正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关键词:创新精神 探究实验课
探究式实验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学习科学的有效方式,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如何更好地贯彻新课程标准中的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教师探究式实验课的重要课题。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正因为如此,新课程标准强调过程面将结果放在第二位,注重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在探究式实验课中,我们完全可以打破过去那种教师“教”、学生“学”的单一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开放式、互动武的灵活模式。其中,师生角色的扮演是我们在教学中的一种尝试。
一、设计员
由逻辑推理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当教师在课前布置实验课的目标后,由设计员负责把课题拿到本组与同组成员讨论,集思广益得出较好的设计方案。如探究氧气的工业制法时,老师提醒学生空气中有21%的氧气,并要求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想出如何以空气为原料来制取氧气。学生立即行动起来。并找出了空气中的氮气、氧气的沸点不同,同时提出采用分离液态空气的制氧原理。而探究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时,学生根据课本上的提示,以设计员为主向教师申请实验仪器,并写好实验步骤,教师则在方案的完善上把好关。
二、质疑员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只有多问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燃起学生的思维欲。质疑员可由一些爱动脑、会动脑的学生担任,对设计的方法不断提出问题。教师除对质疑者的问题加以肯定外,同时应及时引导学生抓住时机。区分主要问题和次要问题、关键问题和细节问题。比如我们在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时,为了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产生的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学生会提出疑问,紫色石蕊试液到底是什么,它有哪些化学性质?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其他的酸能否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呢?这本来是在以后的学习中介绍的,但为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可提供少量的稀盐酸或稀硫酸给学生,用实验加以证明。
三、操作员
实验操作是学生提高动手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对于有些学习效果差,但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是一个极好的锻炼机会,可以使他们的这种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他们可以抓住这个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四、讲解员
口头表达能力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重要能力。讲解员的担任可由小组推选,特别要让那些不善言语的学生担任,以便让他们得到锻炼的机会。讲解内容包括本实验方案、方案的实施情况、实验现象解释、实验的注意事项以及实验中所遇困难的解决方法。
五、点评员
此角色一般由教师担任。为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得到更快、更好的方法。教师可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去,充当点评员,对学生的设计方案及实验探究过程加以评论。肯定他们的成果,表扬他们探究过程的优点。指出他们存在的不足。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会高涨许多,同时也让他们体验到合作探究的成功感,丰富了学生的成功体验,使学生的自我价值得到肯定。
科学探究实验多种角色扮演的尝试,既注重创设学习科学的情境,又使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主动地去探究实验与体会实验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之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也促进了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同时,多角色的扮演让全体学生参与,真正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