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海洋法”教学改革探索

来源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imi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德法兼修的高素质法学人才是法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如何在法学专业课程中,巧妙融入课程思政理念,如何在法学专业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引入正确的价值观念,达到显著的育人效果,是急需探讨的问题.“海洋法”作为法学专业的重要特色课程之一,蕴涵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将海洋法知识与思政教育融合,拓宽学生国际视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国际法与主权国家带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现实问题.
其他文献
分析2021年杭州中考科学试卷中情境试题的类型和考查目标,得出该试卷中情境试题具有经验性情境题,测试学科基础;实践性情境题,检验综合能力;陌生情境题,考查创新能力三个特点.根据试卷中情境试题的特点给出了中考复习中情境教学的3条教学启示,生活类情境要重体验,强理解;实践类情境要重分析,强证据;陌生情境要重模型,强推理.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倡导以生为本,努力培养学生学科思维.现从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教学环境这五个方面探讨如何实施人文化课堂教学,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提升化学学科素养,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图形模型作为模型方法的子类之一,在构建学生对物质的微观认识、明确化学变化的本质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材中关于宏观物质和相应微观粒子的模型,存在着模型图示信息不够全面、模型与描述不一致、微观粒子的比例前后不一致的情况,导致模型无法将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紧密联系,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困惑.本篇文章提出的改进后的模型,以模型在教学中的应用为主题,结合学生对微观粒子的认知规律,通过增加图示、展示宏观物质的模型、改进模型比例等方法,将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的抽象概念更加形象地表现出来,以提高课堂效率和降低学生的认知
国家安全是事关国家、民族和人民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内在必然要求.推进国家安全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由大学生群体的自身特征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共同决定的,是宣传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必然要求.在认知层面,高校思政课要重点阐释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在实践层面,要从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引领、课程体系与教学资源整合、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创新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增强国家安全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分析2021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学试题特点,以期充分挖掘学业水平考试对日常教学的价值引领和导向作用.
“工程训练”是高校十分重要的公共实践类课程,课时量多、覆盖面广、影响力大,其开展课程思政的意义重大.高校“工程训练”开展课程思政有一定的缘起背景、必要性和可行性.为深入挖掘“工程训练”课程思政元素,提升“工程训练”教学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育人效果,应建立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引领的“五育融合”的工程训练实践教学体系,采取思政元素融入课程建设标准、课程考核指标和课堂教学设计等“工程训练”教学过程中的有效路径.
教学反思的本质是教师对教学实践的内省.教师在反思过程中既要抓住一闪而过的碎片式感悟,也要学会归纳和整理,使之系统化.随着“互联网+”时代下新媒体的大量涌现,以教师Vlog为载体的教学反思开始打破传统教学反思故步自封的模式,成为助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其应用策略包含使用Vlog拓宽教学反思模式;建立以Vlog为依托的教师新型教学反思电子档案袋;利用Vlog营造良好教学反思环境;通过Vlog构建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等.
“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以下简称POA),是北京外国语大学文秋芳教学团队历经8年构建而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理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自2012年引入我国后已成为近年教学改革的主流方向之一.借力POA的翻转课堂模式能实现二者优势互补,充分发挥POA在教学活动和教学流程上的优势,弥补翻转课堂在此方面的不足.在分析翻转课堂现存问题的基础上,阐释翻转课堂借力POA的理据,进而提出借力POA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并通过教学实践结果探讨此模式的效果.
东北作家群的崛起有着深刻多维的因缘.中华民族抗日救亡事业的战斗催促、20世纪时代历史的呼唤要求、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学习引领、党的外围组织“春潮社”的积极宣传推动、文坛巨匠鲁迅和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热情关怀与全力帮助及当时俄苏革命文学的熏陶和影响,这些因素共同催生了这个在抗日救亡斗争中以笔克敌、风生水起、朝气蓬勃的文学群体.其中,中国共产党的有力领导和因势利导对其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方式,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和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抓手.旅游英语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在日常教学中,任课教师要深度挖掘,所选教材与授课内容应体现出时代特征,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引领学生顺应主流价值观,以培养政治素质过硬、专业知识扎实、道德品格高尚的旅游专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