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井漏油的新发现

来源 :飞碟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d4948959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船“鹈鹕”号上的科学家,探测“深水地平线”油井漏油灾害的情况,发现了在海面下的油柱,也再次评估了潜藏在海面下的问题的严重程度。
  针对“深水地平线”钻油平台漏油区进行的第一次海洋研究探勘,揭露了深海里有个可能是由石油构成,在海面上看不到的油柱,似乎正从破裂的钻油井口冒出来。
  在2010年4月20日“深水地平线”钻油平台爆裂后,大众对环境的忧虑,起初是集中在漏油对于有许多捕鱼小区,以及野生动物保护区所在的墨西哥湾沿岸所造成的效应。现在发现了这个油柱,显示有许多石油可能反而是从海面底下深处冒出来,对于海洋生物可能会造成惨重后果。
  为处理这次漏油事件,广泛使用除油剂可能造成的生态冲击,也因此发现而引发质疑;对于到目前为止,政府研究漏油并准确测定其规模的努力不足,已引发研究者的不满情绪。
  发现深海油柱的研究团队是国家海底科技研究中心,此一团队来自美国密西西比大学与南密西西比大学联手合作,由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资助。研究者原先计划绘制的墨西哥湾海底构造,位置距离“深水地平线”钻油平台只有15千米远;他们原本还打算利用属于路易斯安那大学海洋联合研究所,全长35米的研究船“鹈鹕”号所发射的自动水底载具,调查有历史意义的沉船残骸。
  但是就在研究船预定起航的前几天,爆发了油井爆裂事件,研究团队领导人认为,应该转而研究漏油情况。海洋学家亚思波说,他们觉得本来要做的绘图工作可以缓一缓,把宝贵的出船时间,用来做不比漏油研究更紧急的事情,并不适当。
  出航第一周,团队大部分的工作,是在该地区四处采取沉积样本,以做出可靠的基准线,供未来可能会落在海底的漏油研究所用。在一星期建立起一系列研究地点之后,研究团队短暂地回到港口,另外补充一些装备,还带了一位《自然》杂志的记者上船。
  5月12日,在科学家回到海上第4天后,他们有了惊人的发现。这次带头的科学家迪尔克斯,从船上的主实验室冲出来,叫大家赶快来看看。船上的人聚集在控制室,看着实时传回来的底层取样系统数据。迪尔克斯指着仪器读数:在大约1000米深的地方,似乎找到了漏油。
  研究团队的假设,是根据_-项关键读数做出来的。藉由海水中的分子,或不透明的溶解物质,测量光受阻程度的透程仪,显示阴暗程度突然升高。设定用来测量溶油所散发荧光的荧光计,读数也比正常值多出好几倍。氧含量则有下降,显示微生物在消耗石油及相关有机物质的活动增加。
  亚思波兴奋地说道,他们从来没在大海中看过这样的讯号,这一定得要追根究底。于是研究团队把剩下来待在海上的时间,大部分投注于绘制油柱范围的工作;这条油柱从钻油井口往西南方延伸大约45千米远。在海深1000米~1400米的深度,散布大约10千米宽。研究团队回到先前采样的地点后,指出这条油柱在漂移,不过大致上维持漂在海底上方起码100米的位置。
  
  除油剂的争议
  
  研究团队还在海上时,他们接收到的资料证实了当时的深海洋流确实是往西南方流动,进一步指出他们在测量的那条油柱,就是从油井冒出来的石油。然而在研究小组所采集的海水样本还没经过实验之前,尚无法确认这条油柱的成分。
  随着油柱的新闻传开,在“鹈鹕”号上的研究团队,开始收到记者的卫星查证电话。负责该油井营运的英国石油公司,在5月16日的每日媒体简报会中,对油柱没有发表任何评论。英国石油公司发言人葛渥斯在回答第二个问题时表示,他们没有收到确认有油柱的存在的消息,不过就他一个外行人的角度来看,油比水轻,应该会浮上来才是。
  许多科学家也是这么认为,不过其他人却预测,由于漏油处深度的关系,石油的某些成分会在浮上水面的过程中分离出来,形成一道表面下的分离层。无论怎么说,这条油柱究其规模来看都是个不速之客。
  位于美国华盛顿特区的保育团体的环境化学家薛特等专家指出,直接从油井冒出来的石油,可能会自然裂解成比较没有浮力的小油滴,而在海面下形成这样的油柱。但是在美国环保署于5月15日批准之下,在水下使用除油剂,也可能让石油形成小油滴。研究团队还在研究油柱,消息公布前几天,英国石油公司在环保署认可进行试验期间,已经在海底使用超过1000000立方米的除油剂。
  与研究团队合作,负责分析油柱海水样本的美国佐治亚大学生物地球化学家乔叶表示,光是这二种可能性本身,或是二者合在一起,都能够解释油柱的成因。不过她说,无论那是裂解油还是天然原油,对环境都会有巨大的冲击。
  美国得州农工大学海洋生物学家薛利表示,虽然冲到岸边的石油很少,对海岸生态体系的损害,到目前为止也很轻微,但是海岸线外的生物却可能面临很大的危害。
  浮油释放出来的有毒成分,会威胁到生活在海面附近的生物,包括在商业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渔产及其猎物。水下油柱释放的毒素,则可能同时影响到深海珊瑚等生物,而问题可能因使用除油剂而加剧,因为除油剂将石油裂解成较小粒子,让动物比较容易吸人体内。
  薛利指出像浮游动物等居住在深海的生物,可能会受到油柱里低含氧量的冲击。由于氧气扩散至深海的速度很慢,可能需要经年累月才能复原。油柱还会形成一道屏障,阻挡许多生物平日正常的上下迁移,也会阻碍有机残骸分子从海面流动到深海中,这些是极关键的食物来源。
  薛利说,我们打乱了整个生态体系的效率,但是影响效应有多大,会维持多久,他们可说不准。
  薛利表示,虽然深海漏油的影响明显可见,不过精确评估有多少石油正从井口涌出,才是更重要的事。美国海岸巡防队的正式估计,是每天800立方米,但是有一些团体质疑这个数据,薛特也说水下油柱进一步证明,真正的漏油速率比官方数据要高得多。
  卢布臣科认为估计值很合理,即使有更精确的漏油速率,也不会改变应对策略。不过有些研究者还是觉得,知道漏油的真正规模,对于了解其全面性的生物冲击,判定大规模使用除油剂是否是最佳选项,是相当重要的。
  薛利表示,他认为知道漏油量非常重要,他也会促请英国石油公司,公开所有他们握有的录像带,并且与人们合作以提供所有可能的数据。薛特补充说,英国石油公司所造成损害的最终法律责任,可能与漏油规模直接相关,这在这类案例中是行之有年的原则。美国政府在5月份发了封信给英国石油公司,要求他们澄清其财务调整计划,并重申英国石油公司必须要负担所有清除漏油的成本,以及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英国石油公司拒绝对油柱的潜在关连发表任何评论。
  漏油的情况与美国对是否要继续钻油的政治辩论,目前都还在蔓延当中。英国石油公司在5月16日报告说,他们成功在油井伸出的管线中插进了一根管子,每天大约可以吸走320立方米的原油;该公司也在寻求其他几种攫取漏油的方案,或是在要花上好几个月,钻出另一个替代油井之前,就把漏油油井封闭起来。
  “鹈鹕”号上的研究团队在5月14日,全都聚集在船上的厨房,收看美国总统奥巴马的记者招待会,他表示虽然一切海外钻油的扩张计划都先暂停下来,不过海外钻油依然是美国整体能源政策的重要一环。
  薛特说关于钻油的辩论重心,是在衡量石油所带来的利益,以及对环境所造成的冲击;倘若环境冲击的严重程度,超乎任何人所能想象,那么也许这就会成为辩论的因素之一。他猜英国石油公司也在密切注意舆论的发展。
其他文献
摩索拉斯陵墓是古人类创造的一个沉默的奇迹,它用“沉默”的语言,向后人“娓娓讲述”古人类的杰作是如何诞生的。这座加里亚人民留下的文化艺术遗产以其建筑面积之广、雕刻装饰之华美而无与伦比,在建成后不久即被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希腊化国家”的先驱  一艘来自希腊本土的海船渡过爱琴海来到小亚细亚西南部沿岸。当它绕过明多斯的西南海角,驶入凯拉梅科斯湾的时候,东北方岸边一个上尖下方的黑影便隐约出现
目的比较糖尿病与非糖尿病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病原学以及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细菌性肝脓肿患者60例,按照
目的通过对中西医结合治愈重症肺炎的疗效分析,探讨重症肺炎的中西医结合的救治措施。方法对重症肺炎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实验室检查及胸部影响学检查变化。结果中西医
目的 观察食用油洗胃后持续胃肠减压对救治口服磷化铝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10月至2016年10月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急诊内科收治的78例口服磷化铝中毒患者,依据临
通过对3个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雄性不育突变体(ms1521,st350,st454)的分析,研究了MS1521基因在花药发育过程中的功能。ms1521是通过EMS诱变野生型拟南芥得到的一株突变
"互联网+"作为行动计划成为国家战略,已经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命脉;制造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更应该顺应历史需要,在新技术新理念的引领下,率先实现"互联网+"产业融合,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