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应打造“低碳”课堂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ssil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低碳”这个词成为一个时尚的用语。“低碳”,一言以蔽之就是“绿色、节能、高效”。“低碳”不光是经济、环境领域的追求,也是我们教育领域的期盼。我们需要一个低耗、高效的课堂,需要一个“低碳”的课堂。“生本课堂,也是低碳课堂,”这是有道理的。笔者在物理教学中从教十多年,根据自己平时的课堂教学实践,要让课堂教学有效、低碳,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强化目标意识是打造“低碳”课堂的前提
  
  目标是行动的灵魂。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就会失去意义,教学流程就会没有方向,教学评价就会失去依据。
  在听课的时候感觉到有很多老师,在课堂上真是卖力,一节课下来滔滔不绝。学生也很吃力的配合。但在听者看来,这节课该讲的没讲,不该讲的强调了很多,到底要落实什么目标不清楚,到最后学生收获甚微。课后交谈中得知,教者也不清楚到底要落实什么目标。所以低碳的课堂。首先得有科学准确的目标,目标制定简洁明了可操作。才能真正起到导航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施前。对学生原有的认知条件、情感态度以及对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者意图和学生的需要深入研究之后,制定出教师和学生期待达到的教学目标,课堂上老师心中始终要有目标意识。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追求个性化教学模式是打造“低碳”课堂的关键
  
  传统教学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个弊病:以教师为中心,只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全部教学设计理论都是围绕如何“教”而展开,很少涉及学生如何“学”的问题。按这样的理论设计的课堂教学,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少,大部分时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很难发挥,更不利于创造型人才的成长,为此连云港市教育局教研室在2010年9月下发的《“‘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指要》的通知,在通知中提出“‘六模块’建构式课堂”。六模块是指:自学质疑模块、交流展示模块、互动探究模块、精讲点拨模块、矫正反馈模块、迁移运用模块。
  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是指: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确定适宜的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系统把握教材和适当整合其他教学资源,灵活选择运用自学质疑、交流展示、互动探究、精讲点拨、矫正反馈、迁移运用六模块,建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对话交流、动态生成、合作共享,实现学生知识、能力与情感协同发展的课堂。
  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上课时并不一定要六模块齐全,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不同班级的学情等实际需要,灵活选择、整合与建构,更加突出灵活、实用、科学、有效的原则,更具有易于学生接受和便于操作的优点。从而实现课堂由统一模式到多种变式,从单一到多元的转变,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只有这样,才能使“简约高效”的低碳作风,切实落实在我们的课堂上。
  
  三、关注学生、因材施教是打造“低碳”课堂的生命线
  
  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关注教材内外、课堂内外的知识本身同客体世界状况的对话,还要引导学生注重与教师、其他学生平等的对话,还要实施同自身的对话,探索自我。课堂是动态的、生成的、不断建构的,在建构中师生共同成长。重视关注学生自身学习精神的培养,把教育关系的重心放在孩子而不是知识本身上,因为“只有在孩子成为他自己的教育过程的真正的主动者时他才能获取知识和能力”。这种学习不仅把学习指向外在的知识,也指向自己的内心,进行自我反思,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调动学生课内、课外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对知识真正的理解,促其自我监控、反思、表达、思维能力得到培养,使师生、生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这时,教学也成为“反思性实践”活动。教师也在课堂中展开“意义与关系的重建”,是同教育内容对话、同儿童多样的认识对话、同自身的对话而展开教学的。因而教育的过程是动态发展的。这种动态发展的推动学生能发现问题,并且提出问题,这是他们主动钻研学习的表现。他们提出的问题往往超越了教师的预案,甚至会让你措手不及。遇到这种问题我们应该先对该学生进行鼓励,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在疑中产生问题,在疑中产生兴趣,才能找到学生的增长点。学生有了兴趣才能学得轻松。学得扎实,才能实现了课堂教学的“低耗高效”。
  
  四、注重课后反思是不断提高“低碳”课堂效益的源泉
  
  很多教师在课后无行之有效的教学反思。究其原因,很多老师不知怎么写、写什么,我们知道有效的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不足,查找原因,寻求改进办法,使教学日臻完善。笔者认为,要想写出有效的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第一、教学内容方面:1,确定教学目标的适用性。2,现目标所采取的教学策略做出判断。第二、教学过程方面:1,对教学目标的反思: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2,对学生的评价与反思:各类学生是否达到了预定目标。3,对执行教学计划情况的反思:改变计划的原因和方法是否有效,采用别的活动和方法是否更有效。4,对改进措施的反思:教学计划怎样修改会更有效……第三、教学策略方面:1,感知环节:教师要意识到教学中存在问题与自己密切相关:2,理解环节: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活动与倡导的理论,行为结果与期望进行比较,明确问题根源:3,重组环节:教师要重审教学思想,寻求新策略;
  总而言之一节课下来,课后反思可写成功之处、写不足之处、写教学机智、写学生创新、写再教设计课等。课后反思不但可以获得许多宝贵经验,用以指导教学,而反思过程本身又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研究能力。
  打造低碳、有效的课堂,并不是遥不可及,而“高效率、轻负担”这种二元性的评价标准才是在素质教育中衡量课堂教学真正的科学的标准。打造“低碳课堂,最终实现高效低耗”应该说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永远的追求。
其他文献
针对煤矿瓦斯安全问题,就高瓦斯矿井瓦斯综合治理提出具体方案,介绍了瓦斯发电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行业也在不断发生改革。农村银行是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进行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是新型农村银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举措
先天性心脏病的早期手术治疗有利于患儿生长发育及身心发展,但心脏与生命密切相关,手术过程比较复杂,会使患儿及父母应激反应增强,过强的应激反应必将影响麻醉和手术的顺利进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的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实现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是全面实现化学课程目标的重要保证。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和自主精神,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作为化学教师,要精心策划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如何在竞争激烈凶猛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是摆在煤炭企业管理者面前的一个
从作者、编辑、决策者和营销人员四方面阐述了人力资源在出版业竞争中的重要作用。
培养创新人才是我国现行教育的主要目标.也是当前全国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迁,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不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才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着的社会的新要求。那么,怎样才能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达到创新教育的目的呢?在此。谈谈自己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创设宽松和谐
分析了中国大型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规模优势以及不利因素,并提出企业理性并购的策略。